問題詳情
乙、蘇州園林◎概 況中國東部江蘇省的蘇州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這裏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根據記載,蘇州城內有大小園林將近200處。其中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和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被稱為蘇州“四大名園”,網師園也頗負盛名。 滄浪亭位于蘇州城南,是蘇州最古老的一所園林,始建于北宋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年),南宋初年(公元12世紀初)曾為名將韓世忠的住宅。滄浪亭造園藝術與眾不同,未進園門便設一池綠水繞于園外。園內以山石為主景,迎面一座土山,滄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山下鑿有水池,山水之間以一條曲折的復廊相連。假山東南部的明道堂是園林的主建築。 獅子林位于蘇州城內東北部,始建于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因園內石峰林立,多狀似獅子,故名“獅子林”。獅子林平面呈長方形,面積約15畝,林內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築分布錯落有致。獅子林主題明確,景深豐富,個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獨具,一草一木別有風韻。 留園坐落在蘇州市閶門外,始建于明代。留園佔地約50畝,中部以山水為主,是全園的精華所在。留園內建築的數量在蘇州諸園中居冠,其在空間上的突出處理,充分體現了古代造園家的高超技藝和卓越智慧。拙政園位于蘇州婁門內,是蘇州最大的一處園林,也是蘇州園林的代表作,明正德年間(公元1506~1521年)修建。現存園貌多為清末時(公元20世紀初)所形成,佔地面積達62畝。拙政園的布局主題以水為中心,池水面積約佔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各種亭臺軒榭多臨水而築。拙政園建築布局疏落相宜、構思巧妙,風格清新秀雅、樸素自然。 網師園位于蘇州城東南部。始建于南宋時期(公元1127~1279年)網師園佔地約半公頃,是蘇州園林中最小的一座。網師園的亭臺樓榭無不臨水,全園處處有水可依,各種建築配合得當,布局緊湊,以精巧見長,具有典型的明代風格。 蘇州園林在有限的空間範圍內,利用獨特的造園藝術,將湖光山色與亭臺樓閣融為一體,把生意盎然的自然美和創造性的藝術美融為一體,令人不出城市便可感受到山林的自然之美。此外,蘇州園林還有著極為豐富的文化底蘊,它所反映出的造園藝術,建築特色以及文人騷客門留下的詩畫墨跡,無不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和內涵。
2.以下哪個園林是蘇州最古老的?
(A)拙政園
(B)網師園
(C)留園
(D)滄浪亭
2.以下哪個園林是蘇州最古老的?
(A)拙政園
(B)網師園
(C)留園
(D)滄浪亭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0),B(0),C(0),D(6),E(0)
內容推薦
- 媽媽正值花信之年時嫁給年過而立的爸爸,兩年後生下長女小貝。時光匆匆又過了數年,小貝已屆及笄之年,請問下列何選項的敘述是正確的?(A)及笄之年比志學之年大一歲(B)媽媽已過不惑之年(C)爸爸已屆知
- 【題組】「賜」予
- 七、閱讀測驗(每題 2 分,共 10 分) 甲、噪音對人的傷害從醫學角度分析,噪音往往能引發身體的疲勞和不適,對人的心理也造成一定的傷害。60 分貝以下的噪音一般不會引起人的厭煩。假如在超過 70 分
- 【題組】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N’T the good side of genetic engineering?(A) People can’t control t
- 請問「學而時習之」的「之」,詞性與下列何者相同?(A)擇其善者而從「之」(B)赤子「之」心(C)送孟浩然「之」廣陵(D)天倫「之」樂
- 請問何選項的修辭兩兩相同?(A)垂涎三尺/一絲不苟 (B)如虎添翼/蓊蓊鬱鬱(C)明褒暗貶/歷歷如繪 (D)一帆風順/外強中乾
- 「煙會說話」,是運用轉化修辭,下列選項何者也使用此修辭?(A)涎著臉要媽媽摺紙船(B)我送妳離開千里之外,妳無聲黑白(C)天上風箏在天上飛,地上人兒在地上追(D)你形容我是這個世界上無與倫比的美
- 【題組】Which following is true?(A) The rubber duck was created by Hofman when he was taking a bath.
- 以下「」中的讀音何者正確?(A)德信因賄「賂」官員,導致丟了飯碗─ㄌㄨㄛˋ(B)那張粗「糙」不堪的紙,怎能用來包裝禮物呢─ㄗㄠˋ(C)媽媽擅長烘「焙」蛋糕,我常因香味而垂涎三尺─ㄅㄟˋ(D)我不
- 【題組】一小「撇」
內容推薦
- 正確的使用標點符號,可以更精確的傳達作者的意思。下列文句,何者的標點符號使用最正確?(A)我們一時一刻的需要。都有無量數的勞動者─無論是勞心或勞力─辛辛苦苦地來供給,而我們坐享其福。(B)一個,
- 有些句子雖然是問句,但它的的答案其實就在問題的反面,下列哪個句子並「非」這種情況?(A)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B)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C)這群清道婦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工作的(
- 【題組】以下哪個園林主題明確、景深豐富?(A)獅子林(B)滄浪亭(C)拙政園(D)留園
- 【題組】功虧一「ㄎㄨㄟˋ」
- 以下敘述何者有誤?(A)〈紙船印象〉一文,是藉詠物來抒情,用冒題法開端,再引出主題,進而寫母愛(B)〈紙船印象〉文末表現薪火相傳之美(C)「母親摺船給孩子,......這種美麗的情感要到年事稍長
- 【題組】蘇州園林內建築數量居冠的是?(A)滄浪亭(B)留園(C)拙政園(D)網師園
- 【題組】炊煙「ㄋㄧㄠˇ」ㄋㄧㄠˇ
- 【題組】敷「一ㄢˇ」
- 【題組】結著厚「ㄐㄧㄢˇ」
- 二、注釋(每題 2 分,共 16 分)【題組】倏忽
- 【題組】「甫」經下水
- 【題組】時習
- 【題組】下列文句,何者可說是本文的主旨? (A)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 (B)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也 (C)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D)營中之事
- 【題組】「慍」怒
- 【題組】儼然
- 【題組】「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根據文意,作者說出這段話的心情最可能為何? (A)一心想飛黃騰達,卻不得志 (B)不為一己之私,只求國家昌盛 (C)只求隱居山
- 「鏡破留餘光,蘭死留餘香。」這句話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A)哲人日已遠,青史字不泯 (B)窮冬百草死,幽桂乃芬芳 (C)曾陪桃李開時雨,仍伴梧桐落後風 (D)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 【題組】必有我師「焉」
- 【題組】娓娓
- 子貢問曰:「有一言( 3 )?」子曰:「( 4 ),己所不欲,( 5 )。」【題組】3
- 【題組】作者運用了很多轉化修辭的詞句,來形容在陽光升起的所在,以下何者「不是」? (A)清洗仰起額頭的山崖(B)土地已展開歡顏揮別陰霾 (C)和風習習,白雲靉靉(D)田溝中的清水沖走了悲哀。
- 一家書店的外牆寫著:「在我看來,托爾斯泰和杜思妥也夫斯基比隔壁鄰居更真實。更奇怪的是,早在我尚未出生以前,杜思妥也夫斯基就在一本叫做《白痴》的書中,寫出了我的人生故事。」根據這段文字,下列推論何
- 二、題組(共10分/每題2分) (一)上帝給我一個任務,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每次總是挪那麼一點點。我催牠,我唬牠,我責備牠,蝸牛用抱歉的眼光望著我,彷彿說:「人家已
- 【題組】冉冉
- 以下「」中的字義,何者兩兩相同?(A)五歲「上」死了母親/蒸蒸日「上」 (B)「尋」來的錢/追「尋」的愛(C)應「諾」/一「諾」千金 (D)不「謀」而合/有勇無「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