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文章解讀(占 1 8 分 )閱讀框內甲、乙兩段文章之後,請解釋:燭之武為了達到「言資悅懌」的遊說目的,如何掌握「時利」、「義貞」這兩個重要原則?並分(一)「時利」、(二)「義貞」,依序回答。(一)、(二)合計文長約 200—250 字(約 9—11 行)。甲、劉勰《文心雕龍‧論說》的「說」,並不是指今人所謂「說明文」的「說」,而 是 指 先 秦 時 代 縱 橫 家 對 君 主 所 進 行 的「 遊 說 」。他 讚 美「 燭 武 行 而 紓 鄭 」(燭之武出面說服秦伯,解除了鄭國的危難 );認為「說」要「言資悅懌」(說的話要讓聽者欣然接納),要能隨機應變,解決問題,所以必須針對實際情況,分析利弊,講究方法,切合事宜,掌握「時利」(有利時勢)和「義貞」( 持理正大)這兩個重要原則,才能博取君主的認同,以達到遊說的目的。( 改寫自王更生《文心雕龍讀本》)乙、 (燭之武 )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下列有關「記」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A)陶 淵 明 〈 桃 花 源 記 〉 採 倒 敘 手 法 , 從 漁 人 的 角 度 追 憶 自 我 無 意 中 發 現 美 好世界的過程(B)柳 宗 元 〈
-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常會運用獎品、積點等方式來幫助學生學習,這些做法可能是受到下列哪一學派動機理論的影響?(A)行為主義 (B)認知主義 (C)人本主義 (D)現象學派。
- 教學活動的實施必須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此處的「個別差異」是指(A)智力上的差異(B)體質的差異(C)情緒與社會行為的差異(D)以上皆是
- 請問夏山學校係較屬下列何種主義教育的典型?(A)人本主義(B)行為主義(C)認知主義(D)個人主義。
- 目前國中小每節上課時間為?分鐘(A)國小45分鐘、國中45分 鐘 (B)國小40分鐘、國中45分鐘(C)國小45分鐘、國中50分鐘(D)國小40分鐘、國中40分鐘(交大91年中教招考)
- 依教育基本法之規定,下列何者不是中央政府之教育權限?(A)地方教育經費之分配(B)教育制度之規劃設計(C)教育統計、評鑑與政策研究(D)對地方教育事務之適法監督
- 何者是對課程目標意義的界定?(A)對教學對象提出特定要求 (B)課程編制過程的最關鍵準則 (C)一定社會培養人的漗要求 (D)指導、實施和評鑑教學的依據。
- 課程設計依教材難易程度和思考歷程的高低層次編排,主要是考慮下列何者?(A)哲學基礎 (B)社會學基礎 (C)心理學基礎 (D)人類文化學基礎
- 閱讀下文,選出符合文意的選項:舞蹈是一種身體的表現運動,桌球是一種體能運動的辯證舞蹈。杜甫看公孫大娘舞劍,有這麼兩句:「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中國文化傳統中居然還有這種為「身體的表現
- 關 於 上 文 主 旨 的 敘 述 , 最 適 當 的 選 項 是 :(A)生 活 充 滿 危 機(B)感 化 勝 於 強 制 (C)犯 罪 必 須 預 防 (D)妥 協 代 替 對 立
內容推薦
- 歸納課程的定義,可分為四大類。何者是最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定義?(A)科目 (B)經驗 (C)目標 (D)計畫
- 有關我國「五善政策」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進行婚前健康檢查預防不良遺傳,屬於「善生政策」的範圍 (B)社工人員依法安置遭受家暴的幼兒,屬於「善養政策」的範圍 (C)重視胎教讓幼兒獲得良
- 陳老師決定採用創新的統整課程方式,他自編生活小故事,學生自故事中提出問題(questions),再以小組方式設計活動以解決所提的問題,最後各組發表學習結果。陳老師採用的是哪一種統整方式?(A)單科課程
- 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之規定,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下列哪一項是「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的內容?(A)情感教育;(B)性教育;(C)
- 「父母改變對子女問題的認知」,這是早期介入「3R」中的哪一項? (A)復健rehabilitation (B)再確認redefinition (C)補救remediation (D)再教育ree
- 第6條規定,下列何者是教育應保持中立原則的?(A)家庭與交友(B)學習與行為(C)政治與宗教(D)社會需求學派
- 下 列 文 句 , 前 後 最 不 能 互 相 呼 應 的 選 項 是 :(A)至 以 相 訾 謷 / 既 噤 不 得 施 用(B)其 下 主 簿 、 尉 / 力 勢 反 出 主 簿 、 尉
- 引導寫作(占 2 7 分 )《論語》:「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因材施教,指導子貢以「恕」作為終身奉行的一個字。魯迅則以「早」字來
- 根據課程先驅泰勒所提出的課程理論,課程設計的第一個步驟應先:(A)澄清社會與學校之文化脈絡 (B)確立學校教育目標 (C)統整學校內外資源 (D)進行行政教育人員的自我反省
- 下列何種課程定義最常見且影響學生最大?(A)視課程為學科 (B)視課程為目標 (C)視課程為計畫 (D)視課程為經驗
- 胎兒出生前的排泄物由何處而出(A)母體的羊水(B)胎兒的排泄器官(C)母親的血液(D)母親的子宮
- 皮亞條所謂認知結構的暫時平衡稱為(A)適應(B)調適(C)順應(D)融貫
- 下列何者是教育基本法所賦予各縣市教育審議委員會之職責?a.評鑑 b.協調 c.審議 d.諮詢。(A)abc(B)abd (C)bcd (D)abcd。
- 下列關於《論語》章句或內涵的解說,何者不正確?(A)孔子所謂「恕」道,就是「同理心」,也正是「推己及人」之道(B)「有教無類」一語,體現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C)「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說明因優柔寡
- 下列事件之管轄,何者不屬於專屬管轄?(A)再審之訴(B)支付命令之聲請(C)第三人撤銷之訴(D)不動產之債權涉訟者
- 課程編制必須顧及那兩種要素?(A)一是兒童,一是社會 (B)一是教師,一是兒童 (C)一是環境,一是兒童 (D)一是教材,一是社會
- 下列何者不屬於後現代哲學的課程觀點?(A)強調課程的動態循環 (B)主張課程發展的草根模式 (C)主張學科統整與跨越 (D)強調課程展的目標模式
- 提供某種行為的基礎什麼?(A)環境。(B)遺傳。(C)語言。(D)情緒。
- 高齡百歲的國寶級音樂大師-黃友棣,曾到那一國家學習作曲,譜出中西合璧膾炙人口的藝術歌曲? (A) 奧地利 (B) 義大利 (C) 匈牙利 (D) 西班牙
- 學校教育中,教師的「身教」是屬於何種課程?(A)空白課程(B)潛在課程(C)活動課程(D)正式課程。
- 在我國社會之中,依據個人學歷、權力、財富、聲望、牞族等因素的差異,排成在社會中高低不同 的序階,這是教育社會學所稱的哪一牞概念?(A)社會流動(B)社會不平等 (C)社會階層化 (D)社 會階級
- 下列那一項敘述是對的?(A)課程計畫應後於課程設計或編制 (B)課程計畫包含課程設計或編制 (C)課程計畫與課程設計或編制的內涵沒有差別 (D)課程計畫與課程設計或編制沒有順序之分
- 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方法時,行政機關應選擇對人民權益損害最少者,此為何種法律原則之內涵?(A)平等原則 (B) 比例原則 (C)信賴保護原則 (D)誠信原則
- 課程發展方向取決於下列那一選項?(A)知識與技能 (B)技能、知識與情意 (C)社會之價值與評量 (D)社會之價值與學生身心發展之潛在能力
- 兒童在哪一階段,同儕的重要性開始逐漸增加?(A) 學前兒童(B) 兒童前期(C) 兒童中期(D) 青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