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1.甲、乙、丙三人採西瓜。甲與乙所採西瓜的個數之和比丙少4個;乙與丙所採西瓜的個數之和比甲多12個;丙與甲所採西瓜的個數之和比乙多6個,則他們三人所採西瓜共有多少個?
(A) 12
(B) 14
(C)16
(D) 18
(A) 12
(B) 14
(C)16
(D) 18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如圖(九),已知A、B、C、D為圓O上的四個點, 相互垂直。若∠ADB=29°,則∠ACO的度數為何? (A) 29(B) 32(C) 40(D) 58
- 如圖(八),ABCD與EFGH為兩個相似矩形,其中 。 若 的距離為a, 與 的距離為b, 的距離為c, 的距離為1,則a+b+c之值為何? (A)(B)(C) (D)
- 有甲、乙兩個袋子,甲袋裝有紅球、白球共60顆,乙袋裝有紅球、白球共50顆,且甲袋中的紅球比乙袋中的紅球多1顆。假設同一個袋子中每球被抽出的機會相等,若自甲袋抽出一球是紅球的機率為a自己袋抽出一球
- 如圖(七)為一長方形廣場ABCD,其中 =100公,P、Q分別為的中點。甲、乙兩機器人均從P點同時出發,甲以每分鐘50公尺的速率沿著 走向D點;乙以每分鐘40公尺的速率沿著 走向A點。已知當甲、
- 有6個正數,由小到大排列。已知它們的算術平均數為25,中位數為24,且前2個數的算術平均數為a,後2個數的算術平均數為b,則a+b之值為何?(A) 49(B) 51(C) 98(D) 102
- 坐標平面上有一函數y=ax2+2ax+1的圖形,其中a<0判斷該圖形的頂點在第幾象限?(A) 一(B) 二(C) 三(D) 四
- 依小文家中電費的使用狀況,已知每度電費為5元,且依電力公司的節電方案,只要比去年同期使用總電數少,則依省下的電數每度可減2元。若小文家今年1〜2月的電費超過1000元,但少於1100元,且去
- 小真看到一張2017年某天與家人去某餐廳聚餐的結帳單,如圖(六)所示,有一部份的數字已模糊無法辦認,小真記得當天每人都點了一份主餐,點了主餐還可以選擇是否加價升級為套餐。請根據結帳單內容,判斷當
-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式x2+ax-6=0的兩根皆為整數,且a亦為整數,則下列關於a的敘述,何者正確?(A)a必為質數(B)a可能為偶數(C)a共有2種可能值(D)所有可能的a值之和為0
- 已知△ABC的三內角∠A:∠B:∠C=1:2:3,且 =b。判斷下列a、b、c的關係,何者正確?(A) b2=3a2 (B) c2=2a2 (C)a2=3b2 (D)a2=2c2
內容推薦
- 如圖(十二)每一方格中都有一個數,共有35個數,其中3個數已經寫出來。已知每一橫列的五個數由左至右都是公差為a的等差數列,每一直行的七個數由上至下都是公差b的等差數列,請問方格中代表的數為何?
- 在坐標平面上有A(6,0)B(6,10)兩點。若圓C通過A、B兩點,其中圓心C的位置在 y軸上,且圓C會與y軸交於E、F相異兩點,則依題意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符合題意的圓C有2個(B)符
- 圖(十三)是一張長方形紙片ABCD,其 =8如圖(十四)的摺法,將D點與B點重合得到摺痕 ,E、F兩點分別在 上,若將圖(十四)中的△ABE與△DCF剪去,再打開紙片,如圖(十五),則四邊形BF
- 圖(十六)的ABC中,D、E、F三點分別在 =8,=5,△ACD的面積:△BAE的面積:△CBF的面積=3:8:3。若 的最簡整數比為a:b:c則a+26+3c之值為何?(A) 22(B) 23
- ()日本治臺初期,臺民不斷發起武裝抗爭活動,拒絕接受日本統治;到1920年代起,漸漸轉變為社會運動,以較溫和的手段向日本政府提出臺人的訴求。請問:下列何者是當時最主要的訴求? (A)改善衛生 (B
- ()皇民化運動時期,臺灣總督府推動國語政策。請問:臺灣總督府所推行的「國語」是指何種語言? (A)臺語 (B)英語 (C)日語 (D)北京話。
- ()二次大戰後,國民政府首先設立哪一個機構,負責臺灣的接收與治理的工作? (A)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B)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 (C)臺灣省政府 (D)臺灣調查委員會。
- ()二二八事件爆發後,國民政府於當年3月派軍隊來臺進行鎮壓活動,稱之為什麼? (A)清場 (B)清鄉 (C)清匪 (D)清敵。
- ()哪個政黨是唯一在戒嚴時期成立而沒有遭政府當局查緝的? (A)中國民主黨 (B)民主進步黨 (C)親民黨 (D)臺灣團結聯盟。
- ()日治時期,由林獻堂等人籌辦,目的在提供臺人就讀的學校為何者? (A)艋舺公學校 (B)嘉義商業學校 (C)長榮中學校 (D)臺中中學校。
- ()日治時期,臺灣中等以上的教育,呈現的是注重什麼樣的原則? (A)升學教育 (B)漢語教育 (C)實用教育 (D)自由教育。
- ()臺灣總督府曾將每年的六月十日頒布為「時的紀念日」,其主要目的為何? (A)鼓勵大家多買手錶刺激經濟繁榮 (B)以維護乘客安全避免火車事故 (C)培養臺灣人有紀律的生活習慣 (D)力求臺灣人改變
- ()吸食鴉片對健康有很大的傷害,因此日治時期總督府便希望革除臺灣人的此項陋習。請問:下列何者是總督府處理鴉片問題方式? (A)施行鴉片專賣 (B)禁止輸入鴉片 (C)控制鴉片煙館的數量 (D)吸
- ()臺灣人民於1920年後,曾發動15次的連署請願運動,希望要求設立什麼機構,爭取更多合法的權力? (A)參議院 (B)臺灣議會 (C)立法院 (D)自治政府。
- ()蔣渭水醫生為臺灣社會開了一份診斷書,認為臺灣人之病是營養不良,要投下何種藥方長期治療? (A)發展經濟 (B)開發交通 (C)文化運動 (D)休閒娛樂。
- ()日治前期,總督府對臺的教育政策是採取下列哪一原則? (A)南進政策 (B)日臺完全平等 (C)文科與法律教育優先 (D)差別待遇,隔離政策。
- ()民視電視臺曾推出《浪淘沙》一劇,頗受好評,劇中女主角雅信曾到日本就讀「女子醫學專科學校」回臺後即成為臺灣第一位女醫師。從雅信的求學歷程,推測當時臺灣教育的概況為何? (A)臺灣沒有醫學學校
- ()總督府在哪一年取消「小學校」、「公學校」的稱呼,一律統稱「國民學校」? (A)1895 (B)1911 (C)1941 (D)1965。
- ()西元1920年起,臺灣啓蒙運動群英如林獻堂、蔣渭水、蔡培火、賴和等,從事政治、社會、文化運動,喚起了臺灣人的自覺。此思想啓蒙運動,在哪一個歷史事件之後展開? (A)甲午戰爭 (B)日俄戰爭
- ()在臺灣人以政治、社會運動爭取權力的年代,當時總督府的統治方針為何? (A)實施皇民化運動 (B)以文官來擔任總督 (C)處於無方針主義時期 (D)以武官來擔任總督。
- ()在戒嚴時期,臺灣有所謂的萬年國代,指的是下列何者? (A)立法委員、縣市議員 (B)國大代表、考試委員 (C)立法委員、國大代表 (D)考試委員、監察委員。
- ()日治時期,獲得總督府允許,台灣人成立的第一個政黨名稱為何? (A)中國民主黨 (B)民主進步黨 (C)臺灣共產黨 (D)臺灣民眾黨。
- ()臺灣在日本統治期間,人口數由近300萬增加到600多萬。下列何者是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原因? (A)日本地狹人稠,眾多日人移民來臺謀生 (B)為提高蔗糖產量,日人招募華南居民來臺 (C)糧食充裕
- ()臺北市有「自來水博物館」,現被列為三級古蹟。依你的歷史知識判斷,臺灣開始有現代化的供水系統應始於何時? (A)清領前期 (B)清領後期 (C)日治時期 (D)中華民國時期。
- ()日治時期,有些地方每週六會舉辦文化講座,期待藉由演講以改良社會風氣。請問:這應該是當時哪一個團體所舉辦的活動? (A)臺灣文化協會 (B)臺灣團結聯盟 (C)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D)臺灣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