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8.根據本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在訂立實施細則後,巴黎協定因而生效,將在二○二○年如期上路及落實
(B)由於舊的碳排放制度有明顯的缺失,目前已經廢除
(C)有一些氣候變遷的議題尚未有明確方向,日後還有研議的空間
(D)美國對於巴黎協定的內容有所疑慮和不滿,已於本次的聯合國氣候高峰會退出該協定空服員的美麗與哀愁(改編自新聞報導)一般人看得到空服員的光鮮,卻看不見他們的辛苦。美貌加上高薪,是第一印象,也是不少年輕男女嚮往的對象。多數人報考空服員,都是想藉著飛行到處去旅行。有多少工作可以讓一個人在最年輕、最缺乏資源時,免費走遍全世界呢?所以,競爭激烈成為必然。空服員要在狹小空間中迅速完成繁重的服務工作。以長榮為例,一個經濟艙的空服員平均需要服務二十五位乘客,一趟十幾個小時的旅程,要供餐兩到三次。為了快速的供應熱騰騰的餐點,許多空服員的手臂上,都有燙傷的疤痕。長程飛行中,休息時間少,空間更少。疲倦,幾乎是他們的常態。根據排班表,他們每個月的飛行時數以六十到七十個小時為基準,但人力不足時,被抓飛是常事,有時候甚至飛到破百。空服員的生活看似多采多姿,其實跟社會與人際都很疏離。別人休假時,空服員可能正在值勤;等到自己休假,可能正是別人的上班時間。久而久之,朋友就不再聯絡。除了跟外界環境產生隔閡,在公司內部也難獲得情感上的支持。空服員的班表由電腦決定,每次飛行,遇到的都是不同組員,同事間很難建立長久的關係。所以,「獨立的能力特別重要。」一般普遍認為,空服員見多識廣,朋友一定很多,然而,「在機上,認識的人都當是乘客,很難當朋友。」一位日亞航的空服員說。現在飛行需求大幅增加,停留外站的時間僅僅三兩天,「空服員最常看到的是旅館的風景,」一名長榮的空服員說。空服員有些福利還勝過一般上班族。他們的休假多,比如長榮,一個月就有十二天的休假。此外,航空公司也會提供免費的機票來慰勞他們。以新航為例,每位空服員每年也都會給一張環球免費機票,想去任何地點,隨他們選擇。在這個行業的學習有限,空服員在工作中學到最多的,就是與「人」相關的事情,除此之外,少有社會所需的工作技能,如果對飛行失去興趣,想轉業並不容易。「空服員並不是個可以當成終身職的行業,」一位轉任為地勤人員的前空姐這麼說。每當三、五年後,空服員與航空公司合約到期,就是他們開始思考轉業的時候。空服員想轉業,一個原因是薪水不夠高。空服員的基本薪不高,每個月五、六萬的收入,是算上飛行加給的結果。幾年過後,其他行業具有同樣年資的工作者,收入很快就超過空服員。另一個理由是職業倦怠。空服員的工作內容非常機械化,熟練基本操作後,學習曲線就停滯了,一旦飛行的新鮮感過去,很多人就開始想離職。想當空服員,首先要具有服務的熱忱。空服員畢竟是服務業,如果不喜歡接觸人群,根本無法適任。應變能力也很重要。空中發生狀況,沒有人能支援。服從性高、經常面帶笑容、守時、守紀律、有體力,也是各家航空公司的基本要求。考上了,並不表示一定當得成空服員。在此之前,必須先通過一段觀察期。「訓練期就等於是觀察期。」從基本訓練到進階訓練,為時長達四個月至半年,無法通過考試,仍是會被航空公司刷掉。就算是正式的空服員,每年仍要接受不斷的複訓。華航每年訓練人次就高達七、八千次。特別是安全複訓,每個空服員都特別戰戰兢兢,一旦沒考過,都要接受處分,嚴重者甚至停飛。成為空服員是許多人的夢想,了解空服員這個行業後,你是否依然有毅力與決心,飛上青天翱翔呢?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