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西元1690年,為了表示鄭重,中國「遣官立碑於界」。界碑名稱為《大清國遣大臣與俄羅斯議定邊界之碑》。根據中俄雙方正式簽訂的條約,用滿文、漢文、俄文及拉丁文,勒石立碑。碑文共七條。其中第一、二條的內容為:「一、將由北流入黑龍江之綽爾納,即烏倫穆河,相近額爾畢斯河為界。循此河上流不毛之地,有石(名)大興安嶺以至於海;凡山南一帶流入黑龍江之溪河,盡屬中國,山北一帶之溪河,盡屬俄羅斯。二、將流入黑龍江之額爾古納河為界;河之南岸屬於中國,河之北岸屬於俄羅斯,其南岸之眉勒爾喀河口所有俄羅斯房舍,遷移北岸。」請問:
22.這是哪一個條約?
(A)《尼布楚條約》
(B)《璦琿條約》
(C)《北京條約》
(D)《恰克圖條約》。
22.這是哪一個條約?
(A)《尼布楚條約》
(B)《璦琿條約》
(C)《北京條約》
(D)《恰克圖條約》。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1),B(0),C(0),D(0),E(0)
內容推薦
- 「主張世界存在的物質都有靈魂,相信可透過裸形與極端苦行與禁慾,來完成修行,餓死是最高尚的死亡方式,認為眾生皆是平等。」上述資料描述西元前六世紀興盛的組織,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指強調世界大同的
- 【題組】(2)另一道派之特色(參閱下列兩則資料):資料一:○○○因吸收內丹修煉之法後,出現新氣象,使得宋廷每逢大事,必延請道士建齋醮、立道場,並成為固定的制度,該道派也因而成為官方指定的道教首領。資料
- 下列關於鄂圖曼帝國統治方式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A)統治階層由蘇丹、丞相、官僚與軍隊構成 (B)所有官員,無論軍職或文職,都授有軍階 (C)以血腥手段統治國家,政權基礎不穩固 (D)是個中央
- 元代雜劇中最膾炙人口的代表作,內容藉一位女性對日月、鬼神、天地的埋怨和苛罵,來表達對不合理封建秩序的懷疑和責難,以及對正義得不到伸張的社會控訴。請問:這是哪齣劇曲?作者為何?
- 位在墨西哥高原上的阿茲提克帝國流傳著一則預言:「白羽神的降臨,是為了懲罰人民,同時也意謂著帝國即將滅亡。」誰想到,這個預言竟然實現了。他們在十六世紀所看到的「白羽神」,應是哪一個領導者所帶領的
- (A)0 (B) -(C) -(D)(E)1。
- 《韓非子.飾邪篇》:「禹朝諸侯之君會稽之上,防風氏後至,而禹斬之」,左傳哀公七年:「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從這兩段資料,我們可以知道 (A)防風氏只因遲到便被斬,可知禹個性殘暴 (B)大
- 下列關於中古歐洲大學的課程,哪一項敘述是錯誤的? (A)大學的課程分為基礎與進階 (B)選擇進一步修習「高級」課程,畢業後可以從事相關行業 (C)課程內容符合人文主義 (D)學生修完七藝,就可
- 日本自古以來和中國來往頻繁,欲了解日本歷史的發展,試問下列有關史實正確為何?(A)十二至十九世紀屬於幕府時代,大權歸屬大將軍,社會階層嚴明 (B)十七至十九世紀雖實行鎖國政策,但仍有西學的傳入(
- 印度史上著名的蒙兀兒王朝,自1526年開始的300餘年間,不論在軍事、政治、藝術等各方面,都有相當傑出的成就,藝術方面更是為後人所推崇,而建築正是集各種藝術精華於一身。請問:是由誰所建立的?
內容推薦
- 資料一:唐代柳宗元:「周代因封建制,使得諸侯強盛,尾大不掉…周之敗端。」資料二:清人李富孫:「封建制…諸侯可驕不可叛,故周室得以久安。」資料三:清人袁枚說:「先王有公天下之心而封建……故封建行而天下治
- 當希臘城邦領袖皮洛士被羅馬軍隊打敗,退出西西里島的時候,曾說:「在這兒,將是我們為兩大強權留下未來的戰場。」請問應如何解讀皮洛士的預言?(A)錯誤,因為羅馬愛好和平不喜戰爭(B)錯誤,因為羅馬帝
- 「我們對歐洲復興的最深關懷……在於歐洲復興是維持美國生活方式根植在其中的文明所不可少的。歐洲復興是一群國家繼續完整獨立的唯一保證,這群國家構成了自由正義和個人尊嚴為原則的一個堡壘。」上述引文是美
- 【題組】當時俄國的沙皇是誰? (A)尼古拉二世 (B)伊凡四世 (C)亞歷山大二世 (D)彼得一世。
- 【題組】新帝國主義狂潮下,奧匈帝國也有意向外擴張以爭回帝國失去的威信。但在西邊受到阻礙 1下,奧匈帝國的發展方向只好指向巴爾幹半島。請問「西邊的阻礙」所指為何?(A)波蘭和荷蘭(B)英國和法國(
- 「這種新的文化理想,事實上雖不一定容易達到,但是卻成為此後歐洲各國人文教育的基本理想,對整個歐洲文化的發展有相當深遠的影響。」請問:人文學者提倡哪一種教育? (A)自由教育 (B)職業教育 (C
- 已知 ,從 S與P中各取一個元素作點的坐標,在直角坐標系中,可做出多少個不同的點數?(A)12 (B)24 (C)23 (D)16 (E)81 。
- 中國第一部煉丹術的理論性專書為何?其作者是何人?
- 一位年輕的旅行家敘述自己的生活經驗:「小時候,每天走過一個廣場上學,可以看到馬克思與列寧的銅像,後來銅像拆了,國歌換了,就連使用的錢也改了。原本哪裡都不可以去,現在可以在世界各地旅行。倒是最近又
- 【題組】(2)文中所述「有一教會」是指教派中哪一種教會?
- 印地語及巫獨語迄今仍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通用語言,其由來是 (A)這是葡萄牙語與印度河流域土語所融合而成的語言 (B)英國在進入印度後,利用羅馬拼音讀北印地方方言所出現的新語言,情況猶如臺灣在十
- 「在尼羅河上的一場水戰,雖終止他侵略的野心。但在出兵時,為要掌握該地的一切資源和歷史文化,因此他帶去一批學者,這些人因繼續留下研究,完成了著名的巨著<<埃及圖說>>,此奠定學術的研究基礎。」請問
- 在歐洲人海外探險的風潮中,什麼叫做「高貴的野蠻人」? (A)指的是中國人,雖然中國宗教觀念淡薄,但道德水準不輸歐洲人 (B)這是歐洲人自我省思後的認知,自慚跟不上亞洲的文明 (C)這是部分歐洲
- 針灸療法的基本操作方法以及治療理論,是由中國歷代醫家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累積寶貴的經驗,使這項傳統的針灸醫術,內容日益豐富而更加充實。請問:針灸與哪兩種理論有關?
- 「當雅典人是在僭主的統治之下的時候,雅典人在戰爭中並不比他們的鄰人高明,可是一旦他們擺脫了僭主的桎梏,他們就遠遠地超越了他們的鄰人。但是當他們被解放的時候,每一個人就都盡心竭力的為自己做事情了。」【題
- 義大利是文藝復興運動的發源地。請問:下列相關敘述何者不正確? (A)隨處可見羅馬古蹟文物,易引發思古之幽情 (B)伊斯蘭學者前來講學,更把希臘語文的研究帶進義大利 (C)城邦之間互相競爭,爭奇
- 哪一種人在十一世紀中葉掌握了阿拔斯王朝的實權,以伊斯蘭教護法自居,讓好不容易得到舒緩的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的關係再陷緊強,逼使教皇發動十字軍東征? (A)鄂圖曼土耳其人 (B)塞耳柱土耳其人 (C
- 「臣謹案《春秋》之中,視前世已行之事,以觀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
- 【題組】承上題,關於此位史家的描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親身四處探訪並且蒐集史料(B)主張應服膺理性且鄙視預言(C)近乎醫師般地檢索調查真相(D)認為救世主將終結歷史發展
- 蒙古人稱基督教為十字教,基督徒為耶里可溫,他們與教廷呈現怎樣的關係? (A)極端對立,基督教遭到打壓 (B)採寬容態度,教廷多次派教士到中國傳教 (C)雖然准在中國流通,但洋人教士不得傳教 (
- 【題組】(2)此一論點使政府採行哪一項措施?
- 資料一:據說,有一天蘇格拉底站在街上,注視著一個販賣各種商品的攤子。最後他說:這些東西中有太多是我根本不需要的啊!資料二:生病與死亡,不是原子現象,是大自然的法則,因此人必須學習接受自己的命運,服從宇
- 崑曲於 2001 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意味著她受到世界共同的維護、監督。請問:明代嘉靖年間,何人改良南戲中的崑山腔,稱之為「崑曲」?
- 【題組】承上題,請問下列何者,是上述思潮流行的重要背景?(A)抽籤任官制的確立(B)貧富差距問題嚴重(C)君主提倡一神信仰(D)河流氾濫無法預料
- 「他打敗波斯人和米底亞人的王大流士,而成為了第一個君臨全希臘的君主,並且打許多仗,佔領了許多堅強的據點。……這些事情過後,他病倒了,他知道自己要死,於是就把那些尊貴的、和他一同從小長大的臣僕們召來,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