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9. 下列對車刀側刃角(邊斜角)之敘述何者有誤
(A)側刃角增大,切削面增大,會增加刀面磨耗
(B)控制切屑流向
(C)控制切屑厚度
(D)產生反作用力,減少刀具震動。
(A)側刃角增大,切削面增大,會增加刀面磨耗
(B)控制切屑流向
(C)控制切屑厚度
(D)產生反作用力,減少刀具震動。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2),B(0),C(0),D(0),E(0)
內容推薦
- 若去角為"5×45 度",此"5"係表示 (A)斜面長(B)車刀寬(C)軸線長(D)車刀傾斜角 度。
- 於刀座上安裝車刀,其考慮順序係依 (A)工件形狀(B)加工程式(C)工件材質(D)車床狀況 來決定。
- 裝置車床內孔車刀時,刀口位置較工件中心為高,下列陳述那項為對 (A)與車刀之前隙角,後斜角無關(B)前隙角增加,後斜角減少(C)前隙角增加,後斜角增加(D)前隙角減少,後斜角減少。
- 用碳化物捨棄式刀片高速精削中碳鋼,最佳之切削速度為 (A)20~60(B)100~140(C)250~300(D)400~450 M/min。
- 工件上去角部位一般常採用 (A)30(B)45(C)60(D)75 度。
- 車刀刃口研磨一小槽,其主要目的為 (A)增加刃口銳利(B)增加刀具壽命(C)截斷車屑(D)增加工件表面粗糙度。
- 車削大端面時,若有過多裕量之材料,以下列何種車削方法較為迅速? (A)先以軸向連續粗車削(B)先由軸心向外連續粗車削(C)先將多餘之長度切斷(D)先由外向軸心連續粗車削再作精車削。
- 車削大直徑工件端面,若主軸轉數不變,其內、外側之切削速度 (A)差異甚小(B)差異甚大(C)無差異(D)是固定值無相關。
- 車削中最有利排除切屑之刀角為 (A)前隙角(B)後斜角(C)刀端角(D)邊隙角。
- 車削進給率一般用 (A)R.P.M(B)M/min(C)mm/Rev(D)mm/min 表示。
內容推薦
- 砂輪標籤上註有"A-60-H-m-V-I"標示,則最後之"I"字代表 (A)邊緣形狀(B)磨料(C)內孔(D)結合度。
- 零售業的型態,下列何者為非?(A)購物中心(B)百貨公司(C)商店街(D)小吃店。
- 選用切斷車刀刃口寬度大小係依工件之 (A)長度(B)外徑(C)內徑(D)端面形狀 決定。
- 車削較大端面,為獲得良好之真平度應採 (A)刀具溜座固定於床台(B)尾座頂心頂持工件(C)中心架扶持工件(D)減低轉數。
- a下列何者是斷電延遲式限時電驛延時 a 接點之電路符號?
- 粗車削工件決定車刀斜角與隙角大小,主要因素為工件之 (A)材質(B)直徑(C)長度(D)表面粗糙度。
- 若去角為"3×45 度",係表示 (A)斜面長×√3(B)斜面長度3(C)軸線長×√3(D)軸線長度3 mm。
- 一般切斷時,主軸轉數要比 (A)車削外徑(B)車削內徑(C)車削端面(D)輥花 要高。
- 車削端面上之凹圓弧時,應更改其車刀之 (A)刀面(B)邊斜(C)後斜(D)前間隙 角。
- 對被覆刀具之陳述那項為錯? (A)選取韌性較佳之碳化物,高速鋼刀具為基材(B)被覆耐磨性佳之TiC(C)或TiN提高耐凹陷磨耗(D)切削速率增加,達碳化物之 4 倍以上。
- 碳化物刀片之抗折力單位為 (A)公斤/平方公尺(B)公克/平方(C)mm(D)公克/平方公尺 公斤/平方 mm。
- 車削"M12×5"螺紋,其螺旋線入口處宜去角 (A)12(B)6(C)5(D)0.5 mm。
- 下列何者無法使用兩頂心工作 (A)外徑車削(B)切槽(C)切斷(D)端面車削。
- 兩心間車削端面時,若尾座偏離工作者,所車削之端面成 (A)曲(B)凸(C)凹(D)平 面。
- 前隙角大小,影響刀具磨耗率與使用壽命,前隙角增大,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A)向前進刀阻力增加(B)刀尖強度減弱(C)會增加磨耗面積(D)可延長刀具壽命。
- 車削較長圓桿之端面時,應選用 (A)迴轉(B)傘形(C)半(D)標準 頂心作為尾座頂心。
- 檢查圓稜角之尺寸通常使用 (A)分厘卡(B)環規(C)半徑規(D)量錶。
- 擬以偏置尾座法車削錐度"1:20"的工件,設工件全長為 300mm,而錐度部分長為 100mm,則尾座之偏置量應為 (A)15(B)10(C)5(D)5 mm。
- 車削端面選用夾持方式,首先應考量工件之 (A)形狀(B)精度(C)材質(D)重量。
- 內階級孔去角,應選用 (A)內孔車刀(B)內螺紋車刀(C)內孔去角刀(D)旋轉刀架 45 度。
- 車削速度一般用 (A)R.P.M(B)M/min(C)mm/Rev(D)mm/min 表示。
- 圖面上註明"R3",下列何者是錯誤的 (A)車削圓稜角(B)去角長度3mm(C)車削圓肩角(D)圓弧半徑3mm。
- 錐度 0.045,工件之全長 200mm,則尾座應偏置 (A)0(B)75(C)5(D)25 mm。
- 由外側向中心車削一平面,發現內側稍有突出、粗糙現象,其不可能的原因是 (A)主軸轉數稍快(B)切削速度稍快(C)刀刃磨損(D)進刀量太小。
- 下列對斷屑槽之敘述何者有誤 (A)影響斷屑因素是進給率和切削速度(B)進給率提高,切屑曲捲半徑急速增大(C)進給率一般取在0.1~0.5mm/rev (D)切削深度一般取在 0.4~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