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何者是在說明「為學應當持之以恆」?
(A)有教無類
(B)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C)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D)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A)有教無類
(B)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C)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D)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0.916667
統計:A(3),B(14),C(15),D(352),E(0)
內容推薦
- 以下何者不是「《大學》三綱領」之一?(A)止於至善 (B)平天下 (C)明明德 (D)親民
- 「〈康誥〉曰:『如保赤子。』心誠求之,雖不中,不遠矣」,意謂:(A)愛莫能助 (B)愛人以德 (C)相親相愛 (D)愛民如子
- 下列關於孟子和告子的言論介紹,何者為是?(A)孟子以水可經由疏導而東西流之比喻人性 (B)告子以水天生具有向下流之的天性比喻人性 (C)告子以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比喻後天環境的影響 (D)孟
- 「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這句話的意思是:(A)對於愛護自己的人,人們常不知珍惜 (B)人們常對親人苛求,對外人寬厚 (C)人對於己所親愛的人,會造成偏袒 (D)人們常因親人反目,而遠走他鄉
- 孔子認為禮的實質內容,比表面形式更重要。下列何者可以佐證?(A)喪,與其易也,寧戚 (B)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C)不學禮,無以立 (D)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
- 「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此意與下列何者相近?(A)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B)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 (C)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
- 孟子曰:「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者然也。」缺空應為:(A)功敗垂成 (B)至大至剛 (C)羊質虎皮 (D)陷溺其心
-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這段話的意思是什麼?(A)忠信誠實也不能夠在蠻夷行之 (B)言而有信,行而得宜,蠻夷之國亦能如此 (C)忠信篤敬,放諸四海皆準 (D)忠誠守信,最為蠻夷之國所
-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孔子這段話所要傳達的精神,下列何者不包含在內?(A)若能工夫深,鐵杵磨成針 (B)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
- 子夏與孟懿子問孝,孔子告訴他們的答案都不一樣,請問孔子這樣做的用意是什麼?(A)孔子要讓他們明白孝的意義是很抽象的 (B)孔子希望他們能依照自身的情況來盡孝 (C)孔子意欲說明孝的意義會隨著時代
內容推薦
- 下列何者與「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的意思相近?(A)天地位焉 (B)萬物育焉 (C)率性之謂道 (D)天命之謂性
- 「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孟子以「牛山之木」為喻,所要表達的思想為何?(A)人性本善,所以為不善,乃因其放失了本有的善心 (B)人性本善,所以為不善,乃因無良師益
- 「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可見孔子論「禮」的重點何在?(A)外表 (B)實質 (C)進退 (D)文飾
-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大學〉中引用此段文字主要是用來證明以下何者推及於國的效用?(A)以「忠」行於家 (B)以「恕」行於家 (C)以「信」行於家 (D)以「義」行於家
- 下列關於「王道之始」一篇的敘述,何者錯誤?(A)文中,孟子提出了行仁政方能使百姓歸心的主張 (B)起首,孟子就發揮其善用譬喻的論說手法,進而揭示王道之始乃以得民為本 (C)孟子在詳述推行王道的具
- 下列選項,何者不是孝順父母的良好態度?(A)父母唯其疾之憂 (B)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C)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D)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
-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句中的「不忍人之心」所指為何?(A)耐心 (B)仁心 (C)善心 (D)決心
- 「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的原因是什麼?(A)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B)莫見乎隱,莫顯乎微 (C)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D)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 「子華使於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請益。曰:『與之庾。』冉子與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
- 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由上文可知,孔子認為事親最難做到的是什麼?(A)使父母維持整潔莊嚴的外貌 (B)讓父母飽嘗心目中的美食 (C)服事時保持和顏悅色的
- 接地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感電事故 (B)提高功率 (C)防止地層下陷 (D)節能減碳
- 「其儀不忒,正是四國」。這句話的意思是:(A)人亡政息 (B)上行下效 (C)痌瘝在抱 (D)以義為利
- 《詩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句話比喻什麼?(A)教學當盡己所能,為學生解惑 (B)做學問應當精益求精 (C)老友促膝長談,甚為愉悅 (D)比喻做學問應堅持己見,絕不妥協
- 下列《論語》的文句,不屬於討論「朋友之道」的是:(A)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B)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無自辱焉 (C)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D)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
- 因郵件之性質所致之損失,得否請求中華郵政公司補償?(A)視郵件之種類而定(B)視郵件之價值而定(C)視郵件之數量而定(D)不得請求補償
- 「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此句涵義與下列何者相同?(A)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B)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C)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D)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 孟子所謂「仁、義、禮、智」的美德表現,依序應是基於人的何種「本心」?(A)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 (B)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 (C)羞惡之心、惻隱之心、是非之心
- 「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於衡也。」這段話的意思是什麼?(A)禮義廉恥,存在天地之間 (B)仁義禮智,不可片刻離開 (C)忠信篤敬隨其所在,常若有見而不離 (D)天地正氣,無所不在
- 由聚乙烯製成,具高抗酸、高抗鹼功能的絕緣膠帶是 (A)油布帶 (B)皮黑膠帶 (C)橡皮膠帶 (D)PVC 絕緣膠帶
- 郵件遞交收件人時,因時間關係而減損其價值者,收件人可否主張損失補償?(A)不得主張損失(B)可以主張損失(C)報由交通部核示(D)報公平交易委員會核示
-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下例有關此句的說明,何者為是?(A)中節──中間的篇章 (B)「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的主詞是「喜怒哀樂」(C)二個「中」的字音相同 (D)發而皆中
- 「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黨乎!』」由上文判斷,下列何者不是孔子要求原思要收下九百粟的原因?(A)孔子體恤原思家境貧困 (B)原思家有老母親要奉養 (C)九百粟為「宰
- 子張問行。孔子對子張說明通行天下的準則是什麼?(A)言忠信,行篤敬 (B)主忠信,徙義 (C)篤信好學,死守善道 (D)君子固窮
- 維生素 C(分子量= 176)又名抗壞血酸,其結構如圖 1 所示。維生素 C 易 被氧化,若以 0.200M 的碘溶液滴定 76g 維生素 C 時 ,須加入 00 毫升碘溶液,才能使
- 以運送為業之鐵路、長途汽車、船舶、航空器,無正當理由拒絕載運郵件時,應受何懲處?(A)處2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鍰(B)處5萬元以上25萬元以下罰鍰(C)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鍰(D)處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