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甲】下列哪一個數最小?
(A) (0.999) −3.5
(B) (0.999) −2.5
(C) (0.999) −1.5
(D) (0.999) −3
(E) (0.999) −6 。
(A) (0.999) −3.5
(B) (0.999) −2.5
(C) (0.999) −1.5
(D) (0.999) −3
(E) (0.999) −6 。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閱讀下文,並推斷文中「詩人」主要的特質是什麼?文字對詩人說:「我其實是空洞的。」詩人回答:「我的工作便是將空洞排成豐沛。」(林文月 有所思——擬漂鳥集)(A)把文字排列成整齊的文句 (B)清楚文
- 二、閱讀測驗8%(共4題,每題2分) 最後贏得尹雪豔的卻是上海金融界一位熱可炙手的洪處長。洪處長休掉了前妻,拋棄了三個兒女,答應了尹雪豔十條條件。於是尹雪豔變成了洪夫人,住在上海法租界一幢從日本人接
- 下列文句,何者有錯別字? (A)為了避免讓對方球員輕易帶球長趨直入,攻破球門,我方決定加強防守嚴陣以待 (B)對於上次球賽轉播的失言所引起的諠然風波,此次主播深自儆惕,唯恐再犯 (C)NBA七場
- 凡把形式整齊的修辭格,如對偶、排比、層遞等,故意抽換詞彙、交錯語次、伸縮、變化句式,使其形式參差,詞彙別異,叫做「錯綜」。而其類別中,將詞語的次序,故意安排得前後參差不齊,謂之「交錯語次」。請問
- 下列各組文句「」內的字詞,前後意義相同的選項是:(A)楊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說誣民,充塞仁義也/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孽之生焉(B)不愆不忘,率「由」舊章/民可使「
- 一、翻譯(佔5分):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蘇軾赤壁賦)
- 下列關於「古典散文文體」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A)賦可以分為俳賦、律賦、散賦,如蘇軾〈赤壁賦〉即為散賦代表作(B)記以敘事為主,然亦有雜以議論者,如陶淵明〈桃花源記〉即為夾敘夾議之作(C)書泛
- ( ) 下列關於借代用法的解釋何者正確?(A)假「舟檝」者:船隻 (B)「桮杓」:酒量 (C)「秋娘」:美女 (D)「五陵年少」:不良少年 (E)「春花秋月」:良辰美景。
- 鑲嵌修辭中的配字法,即所謂「偏義複詞」,是指兩字合成的複合詞,只使用其中一個字的意義,下列文句「 」中的詞語,屬於這種性質的那些?(甲)長鋏「歸來」乎,食無魚 (乙)「去來」江口守空船 (丙)「
- ( ) 下列關於狀聲詞的使用何者解釋正確?(A)楓葉荻花秋「瑟瑟」:風聲 (B)無邊落木「蕭蕭」下:落葉聲 (C)「間關」鶯語花底滑:鳥鳴聲 (D)「嘈嘈切切」錯雜談:低沉與輕細 (E) 「嘔
內容推薦
- 【題組】26)下列哪一句,並未使用譬喻修辭 (A)兩三個月的工夫,尹雪豔便像一株晚開的玉梨花,在上海上流社會的場合中以壓倒群芳的姿態綻發起來 (B)看得那些紳士以及仕女們的眼睛都一齊冒出火來 (C)尹
- 二、心得寫作(佔8分):請依上一題翻譯的這段文字,書寫200字左右的體悟或感想。
- 語法中所謂的「聯緜詞」,乃是二字合為一詞,表示一個意思。此類不能進一步分開的複詞,依聲音關係可分三種:(一)雙聲雙音節衍聲複詞,如「玲瓏」,(二)疊韻雙音節衍聲複詞,如「徜徉」,(三)非雙聲非疊
- 老子處春秋混亂世局,他認為混亂的根源,在於人們各出其智、各逞其能,競相追求自認好的事物,逃避自認壞的事物,才會產生許多詐偽,而使天下紛擾不安。其實,宇宙事物,有正的一面,就有反的一面,隨時變化。
- 「同義複詞」在中國語文的使用上,數量相當驚人。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非同義複詞? (A)吳大猷博士在學術界名聞「遐邇」 (B)近拇之指,皆為之痛,若「剟刺」狀 (C)秋冬之隙,致民「田獵」以講
- x R ,下列何者恆為可逆方陣? (15) (多選,全對才給分)
- 一個意念可以用許多不同的詞彙來表達,哪些選項內具有涵藏「死亡」的詞彙?(A)老成凋謝,莫可諮詢;巷議街談,事多不實,則考獻難(B)日月逝於上,體貌衰於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志士之大痛也(C)高皇
- ( )下列有關阿利安人的描述,哪些是正確的? (A)他們原是游牧民族,受到哈拉巴文化的影響,才開始過農業生活 (B)種姓制度是他們為了保持政治地位,防止跟土著達薩人混雜所發明的,到吠陀時期,發展
- 在宋朝,民間戲曲活動是市民百姓一種普遍的娛樂方式,關於宋朝的戲曲活動,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瓦子是此時重要的娛樂場所 (B)宋朝雜劇的表演者被稱為路歧人 (C)從汴京、臨安等大城市到小城鎮
- ( )「蘇美地處三角洲,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夾帶大量泥沙沉積於此,土壤異常肥沃。但蘇美人到來之前,肥沃的土攘卻毫無用武之地,……蘇美人的成就便是昂然迎接並克服了這項挑戰。他們建立了一套灌溉系統,
- 朱光潛在<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一文中,將看古松分成「實用」的態度;「科學」的態度;「美感」的態度,由此,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見到美人,不說,「我要去向她求婚,她可以替我生兒子。」祇說:
-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漁父>一文中,漁父的態度和《孟子》書中所言的「聖之清者」相似 (B)<卜居2>中,表面「不知所從」,其實心中寧與「騏驥亢軛」、「黃鵠比翼」,早有定見 (C)「深厲淺揭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遠行的旅人:曠夫 (B)父亡母存的孩子自稱:哀子 (C)太太過世的男人:獨夫 (D)運用網路通訊在家工作的人:御宅族
- 下列有關《水滸傳》的歇後語,何者錯誤? (A)孫二娘開的店:進不得 (B)梁山的軍師:無用 (C)潘金蓮給武松進酒:無所不用其極 (D)林沖上梁山:官逼民反
- 中國的茶分為團茶與草茶,當時上貢的茶主要為團茶,但至那一皇帝時下令廢止上貢團茶,改令上貢茶葉,使得團茶製法荒廢,甚至不傳,此後市面上所賣的茶品改以茶葉為主? (A)唐高祖 (B)宋太祖 (C)元
- □中的商人已擺脫了蠅營狗苟、錙銖必較的傳統形象,而具有嶄新的思想內容,商人的將本求利,被視為正當的謀生與發展手段,他們對於金銀財貨的追求,往往被當作美好的理想願望。□應填入何書? (A)「二拍」
- 儒家大多使用說教的方式以傳播儒學,相對之下,佛教、道教則是透過何種方式向識字率不高的庶民傳教? (A) 戲曲 (B) 歌唱 (C) 儀式 (D) 法律
- 【題組】27)「當尹雪豔披著她那件翻領束腰的銀狐大氅,像一陣三月的微風,輕盈盈地□進來時。……以及一些新貴和他們的夫人們都□到眼前來。」上引文句缺空處的動詞,最適合的詞語依序應是 (A)蹬/吸 (B)
- •梁遇春--淚與笑• 匆匆過了二十多年,我自然也是常常哭,常常笑,別人的啼笑也看過無數回了。可是我生平不怕看見淚,自己的熱淚也好,別人的鳴咽也好;對於幾種笑我卻會驚心動魄,嚇得連呼吸都不敢大聲,這些怪
- 1880年代,一位台灣官員向政府指陳:為達「方便商務,振興經濟,貫穿南北,裨於海防,輸送兵員,防止變亂」之目的,希望能進行此一重大建設。請問:此重大建設所指為何?(A)興建貫穿南北的公路系統 (B
- 有一種排比的句型,是以前兩組句子襯顯主題,此種句子將喻依置於前,喻體置於最末。如「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下列文句,同屬於這種句型的選項是
- 34~35為題組以下是小祥聽完一場關於元代宗教信仰的演講所作的摘要:「他深得皇帝成吉思汗的重視和優寵,使□□□獲得極大的發展。北京○○○被稱為道教□□□龍門派的祖庭,元末毀於戰火,明太祖年間獲
- 有一座城市:「『瓦舍』已遍布東西南北城……每座瓦舍中都有好幾十座『勾欄棚』,說話、雜戲表演俱全」,請問這是哪個城市? (A)東晉的建康城 (B)西晉的洛陽城 (C)唐長安 (D)北宋汴京。
- 【題組】請問□□□指的是道教那一派別? (A)太一道 (B)全真道 (C)正一道 (D)天師道
- 遊褒禪山記一文以說理取勝,下列文義的說明,何者正確?(A)作者說明這座山應稱為「花山」,而非「華山」乃是考證典籍得知(B)「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與「不禁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