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梁遇春--淚與笑• 匆匆過了二十多年,我自然也是常常哭,常常笑,別人的啼笑也看過無數回了。可是我生平不怕看見淚,自己的熱淚也好,別人的鳴咽也好;對於幾種笑我卻會驚心動魄,嚇得連呼吸都不敢大聲,這些怪異的笑聲,有時還是我親口發出的。當一位極親密的朋友忽然說出一句冷酷無情冰一般的冷話來,而且他自己還不知道他說的會使人心寒,這時候我們只好哈哈哈莫名其妙地笑了,因為若使不笑,叫我們怎麼樣好呢?我們這個強笑或者是出於看到他真正的性格(他這句冷語所顯露的)和我們先前所認為的他的性格的矛盾,或者是我們要勉強這麼一笑來表示我們是不會給他的話所震動,我們自己另有一個超乎一切的生活,他的話是不能損壞我們於毫髮的,或者……但是那時節我們只覺到不好不這麼大笑一聲,所以才笑,實在也沒有閒暇去仔細分析自己了。當我們心裡有說不出的苦痛纏著,正要向人細訴,那時我們平時尊敬的人卻用個極無聊的理由(甚至於最卑鄙的)來解釋我們這穿過心靈的悲哀,看到這深深一層的隔膜,我們除開無聊賴地破涕為笑,還有什麼別的辦法嗎?有時候我們倒楣起來,整天從早到晚做的事沒有一件不是失敗的,到晚上疲累非常,懊惱萬分,悔也不是,哭也不是,也只好咽下眼淚,空心地笑著。我們一生忙碌,把不可再得的光陰消磨在馬蹄輪鐵,以及無謂敷衍之間,整天打算,可是自己不曉得為甚麼這麼費心機,為了要活著用盡苦心來延長這生命,卻又不覺得活著到底有何好處,自己並沒有享受生活過,總之黑漆一團活著,夜闌人靜,回頭一想,那能夠不吃吃地笑,笑時感到無限的生的悲哀。就說我們淡於生死了,對於現實世界的厭煩同人事的憎惡還會像毒蛇般蜿蜒走到面前,纏著身上,我們真可說倦於一切,可惜我們也沒有愛戀上死神,覺得也不值得花那麼大勁去求死,在此不生不死心境裡,只見傷感重重來襲,偶然掙些力氣,來歎幾口氣,歎完氣免不了失笑,那笑是多麼酸苦的。這幾種笑聲發自我們的口裡,自己聽到,心中生個不可言喻的恐怖,或者又引起另一個鬼似的獰笑。若使是由他人口裡傳出,只要我們探討出它們的源泉,我們也會惺惺惜惺惺而心酸,同時害怕得全身打顫。此外失望人的傻笑,下頭人挨了罵對於主子的陪笑,趾高氣揚的熱官對於貧賤故交的冷笑,老處女在他人結婚席上所呈的乾笑,生離永別時節的苦笑──這些笑全是「自然」跟我們為難,把我們弄得沒有辦法,我們承認失敗了的表現,是我們心靈的堡壘下面刺目的降旛。莎士比亞的妙句「對著悲哀微笑」(smiling at grief)說盡此中的苦況。拜倫在他的傑作Don Juan裡有二句: "Of all tales 'tis the saddest—and more sad, Because it makes us smile."這兩句是我愁悶無聊時所喜歡反覆吟誦的,因為真能傳出「笑」的悲刻的情調。淚卻是肯定人生的表示。因為生活是可留戀的,過去是春天的日子,所以才有傷逝的清淚。若使生活本身就不值得我們的一顧,我們那裡會有惋惜的情懷呢?當一個中年婦人死了丈夫時候,她嚎啕地大哭,她想到她兒子這麼早失丟了父親,沒有人指導,免不了傷心流淚,可是她隱隱地對於這個兒子有無窮的慈愛同希望。她的兒子又死了,她或者會一聲不響地料理喪事,或者發瘋狂笑起來,因為她已厭倦於人生,她微弱的心己經麻木死了。我每回看到人們的流淚,不管是失戀的刺痛,或者喪親的悲哀,我總覺人世真是值得一活的。眼淚真是人生的甘露。當我是小孩時候,常常覺得心裡有說不出的難過,故意去臆造些傷心事情,想到有味時候,有時會不覺流下淚來,那時就感到說不出的快樂。現在卻再尋不到這種無根的淚痕了。哪個有心人不愛看悲劇,亞里士多德所說的淨化的不錯。我們精神所糾結鬱積的悲痛隨著台上的悽慘情節發出來,哭泣之後我們有形容不出的快感,好似精神上吸到新鮮空氣一樣,我們的心靈忽然間呈非常健康的狀態。Gogol的著作人們都說是笑裡有淚,實在正是因為後面有看不見的淚,所以他小說會那麼詼諧百出,對於生活處處有回甘的快樂。中國的詩詞說高興賞心的事總不大感人,談愁語恨卻是易工,也由於那些怨詞悲調是淚的結晶,有時會逗我們灑些同情的淚,所以亡國的李後主,感傷的李義山始終是我們愛讀的作家。天下最愛哭的人莫過於懷春的少女同情海中翻身的青年,可是他們的生活是最有力,色彩最濃,最不虛過的生活。人到老了,生活力漸漸消磨盡了,淚泉也枯了,剩下的只是無可無不可那種將就木的心境和好像慈祥實在是生的疲勞所產生的微笑──我所怕的微笑。十八世紀初期浪漫派詩人格雷在他的On a Distant Prospect of Eton College裡說: 流下也就忘記了的淚珠,The tear forgot as soon as shed, 那是照耀心胸的陽光。 The sunshine of the breast. 這些熱淚只有青年才會有,它是同青春的幻夢同時消滅的,淚盡了,個個人心裡都像蘇東坡所說的「存亡慣見渾無淚」那樣的冷淡了,墳墓的影已染著我們的殘年。[!--empirenews.page--]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469539
統計:A(89),B(58),C(316),D(73),E(0)
內容推薦
- 儒家大多使用說教的方式以傳播儒學,相對之下,佛教、道教則是透過何種方式向識字率不高的庶民傳教? (A) 戲曲 (B) 歌唱 (C) 儀式 (D) 法律
- □中的商人已擺脫了蠅營狗苟、錙銖必較的傳統形象,而具有嶄新的思想內容,商人的將本求利,被視為正當的謀生與發展手段,他們對於金銀財貨的追求,往往被當作美好的理想願望。□應填入何書? (A)「二拍」
- 中國的茶分為團茶與草茶,當時上貢的茶主要為團茶,但至那一皇帝時下令廢止上貢團茶,改令上貢茶葉,使得團茶製法荒廢,甚至不傳,此後市面上所賣的茶品改以茶葉為主? (A)唐高祖 (B)宋太祖 (C)元
- 下列有關《水滸傳》的歇後語,何者錯誤? (A)孫二娘開的店:進不得 (B)梁山的軍師:無用 (C)潘金蓮給武松進酒:無所不用其極 (D)林沖上梁山:官逼民反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遠行的旅人:曠夫 (B)父亡母存的孩子自稱:哀子 (C)太太過世的男人:獨夫 (D)運用網路通訊在家工作的人:御宅族
-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漁父>一文中,漁父的態度和《孟子》書中所言的「聖之清者」相似 (B)<卜居2>中,表面「不知所從」,其實心中寧與「騏驥亢軛」、「黃鵠比翼」,早有定見 (C)「深厲淺揭
- 朱光潛在<對於一棵古松的三種態度>一文中,將看古松分成「實用」的態度;「科學」的態度;「美感」的態度,由此,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見到美人,不說,「我要去向她求婚,她可以替我生兒子。」祇說:
- ( )「蘇美地處三角洲,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夾帶大量泥沙沉積於此,土壤異常肥沃。但蘇美人到來之前,肥沃的土攘卻毫無用武之地,……蘇美人的成就便是昂然迎接並克服了這項挑戰。他們建立了一套灌溉系統,
- 在宋朝,民間戲曲活動是市民百姓一種普遍的娛樂方式,關於宋朝的戲曲活動,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瓦子是此時重要的娛樂場所 (B)宋朝雜劇的表演者被稱為路歧人 (C)從汴京、臨安等大城市到小城鎮
- ( )下列有關阿利安人的描述,哪些是正確的? (A)他們原是游牧民族,受到哈拉巴文化的影響,才開始過農業生活 (B)種姓制度是他們為了保持政治地位,防止跟土著達薩人混雜所發明的,到吠陀時期,發展
內容推薦
- 有一種排比的句型,是以前兩組句子襯顯主題,此種句子將喻依置於前,喻體置於最末。如「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下列文句,同屬於這種句型的選項是
- 34~35為題組以下是小祥聽完一場關於元代宗教信仰的演講所作的摘要:「他深得皇帝成吉思汗的重視和優寵,使□□□獲得極大的發展。北京○○○被稱為道教□□□龍門派的祖庭,元末毀於戰火,明太祖年間獲
- 有一座城市:「『瓦舍』已遍布東西南北城……每座瓦舍中都有好幾十座『勾欄棚』,說話、雜戲表演俱全」,請問這是哪個城市? (A)東晉的建康城 (B)西晉的洛陽城 (C)唐長安 (D)北宋汴京。
- 【題組】請問□□□指的是道教那一派別? (A)太一道 (B)全真道 (C)正一道 (D)天師道
- 遊褒禪山記一文以說理取勝,下列文義的說明,何者正確?(A)作者說明這座山應稱為「花山」,而非「華山」乃是考證典籍得知(B)「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與「不禁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 朱熹在中國學術史上有其卓越的貢獻,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建立「四書」,後逐漸取代「五經」,使得儒學的整體性質從國家的政治學轉換成強調心性之論 (B) 主張生命修養與知識探求並重,以建立士人
- 下列文句完全沒有錯別字的選項是:(A)「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種M型社會的畸形現象,令人歎息(B) 他的功課一向很好,這次考試居然退步了幾十名,箇中原因令人匪疑所思(C) 由於財務出現危機,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戰於郎>一則,「使之雖病,任之雖重」「使」、「任」分別指徭役、賦稅,都是名詞(B)<不食嗟來食>一則,曾子評論飢者的舉動,認為他過分拘泥,不合乎「禮」通權達變的精神
- 王國維《人間詞話》:「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下列何者符合王國維所說的「無我之境」? (A)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B)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 (C)啼到
- 下列各組成語,何者意思相同? (A)桑間之音/靡靡之音 (B)膏腴之壤/不食之地 (C)鄭衛之女/無鹽之女(D)揠苗助長/盈科後進
- 〈過秦論〉中的「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句中「因」、「乘」同義,在句中交錯使用,乃修辭學中的錯綜用法,下列何者也使用相同技巧 (A)廢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
- 下列文句「 」中的字,意義與前項相同的選項是:(A) 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 / 使君「謝」羅敷,寧可共載不? (B)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 一「善」易修也,一藝易能也 (C) 方
- 道教在東漢中晚期逐漸興起,其興起的背景因素包含那些? (A) 政局動盪不安 (B) 地方豪強出現,並強占經 濟利益與瓜分社會資源 (C) 天災不斷 (D) 疾疫不斷 (E) 儒學不振。
- ( )設 A、B 都是二階方陣,則下列何者正確?(A)若 AB =0,則 A =0或B =0(B) (C) 若 AB =0,則BA =0(D) 若 A2 =I ,且 A-1 存在則 A-1=A (
- 【題組】( )(2)悲苦時高歌一節離騷,/千古的志士淚湧如潮;/那淺淺的一灣汩羅江水,/灌溉著天下詩人的驕傲!
- 【題組】( )(7)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碩鼠>一詩,以「碩鼠」比喻貪婪的剝削者 (B)<蓼莪>一詩,「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和「缾之罄矣,維罍之恥」,其中「蔚」和「缾」都比喻作者自己 (C)<國殤>中,「矢交
- 【題組】( )(3)一個古老的詩國/有一個白髮的詩人/拈一片霜的月光/凝成一首小詩/給所有的孫子們唱/一代一代地唱,會須一飲三百杯/老詩人撈月去了/小詩留在月光裡悠揚/在故鄉悠揚/在他鄉悠揚。
- 【題組】28)下列哪一文句,呈現出色彩美 (A)尹雪豔在人堆子裡,像個冰雪化成的精靈,冷豔逼人 (B)穿著紫貂,圍著火狸,當尹雪豔披著她那件翻領束腰的銀狐大氅 (C)尹雪豔離開洪處長時還算有良心,除了
- 劉銘傳建設臺灣時期,期待「以臺灣本地之財,供本地之用」,因此推動了哪一項措施? (A)清理田賦 (B)加稅 (C)增加釐金 (D)專賣事業。
- 資料:「小說《紅樓夢》中,王熙鳳說林黛玉:『你既然吃了我們家的茶,還不給我們家當媳婦?』」關於這段話,我們可以有怎樣的認識?(A)「吃茶」是中國男女訂婚求愛的別稱 (B)中國人把茶作為女方接受男
- (二).請從參考選項寫出下列古典詩歌所歌詠的人物:(A)屈原 (B)諸葛亮 (C)韓信 (D)張良 (E)項羽【題組】( )(6)天問復招魂,無因徹帝閽。豈知千麗句,不敵一讒言。
- 有關經學,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十三經中,紀錄上古政事之史書是《春秋》 (B)唐代五經中,《禮》指的是《儀禮》 (C)記古代禮儀的是《禮記》 (D)孔子向曾子闡述孝道的是《孝經》 (E)記古
- 臺灣歷史上每一行政區的設置都有其歷史背景與意義,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鄭氏治臺時期以承天府為首府,顯示當時南部地區的拓殖較早 (B)淡水廳、噶瑪蘭廳的設置,顯示民間主導的墾殖,隨之而來才是官方
- 某位清廷官員治臺期間,將開山撫番分北、中、南三路展開,因而進行開通貫穿東西的交通要道,今日蘇花公路、八通關古道與南迴公路的開闢即是此人奠定下來的。請問:這位官員是指何人? (A)鄭成功 (B)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