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8. 下列那一項放樣符號是表示角及轉角?
。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1),B(0),C(0),D(1),E(0)
內容推薦
- 研磨碳化物車刀應該選用 (A)白色(B)褐色(C)綠色(D)黑色 砂輪。
- 切斷黃銅材料,宜選用 (A)大後斜角(B)具有斷屑槽(C)小後斜角(D)負後斜角 之切斷刀。
- 下列代號,何者為研磨高速鋼刀具最佳之砂輪磨料 (A)WA(B)GC(C)C(D)SD。
- 車刀的各種刀角中,具有引導切屑排出作用的為 (A)刀頭尖角(B)前間隙角(C)邊間隙角(D)邊斜角。
- 一般不能研磨邊斜角之車刀為 (A)切槽(B)右手(C)左手(D)內孔 車刀。
- 研磨碳化物刀具之綠色砂輪,其磨料代號為(A)(B)A(C)WA(D)C GC。
- 高速鋼車刀在砂輪機研磨時,應選用 (A)黑(B)綠(C)褐(D)青 色砂輪。
- 研磨高速鋼車刀,選用砂輪之結合劑應為(A)樹脂(B)(B)蟲漆(E)(C)金屬(M)(D)黏土(V)。
- 在車削中若鐵屑呈小片飛散時,應將車刀之斷屑槽 (A)改淺(B)改窄(C)加深(D)加寬。
- 車刀之各種間隙角主要須視 (A)車床種類(B)切削材料(C)車床性能(D)工作方法 而定。
內容推薦
- 選擇適宜的切削速度,可增加車刀之 (A)壽命(B)強度(C)精度(D)硬度。
- 碳化物刀片之銲接方式以 (A)電弧(B)鋅(C)錫(D)銀銅 熔接較佳。
- 左圖構件 L 部常留 10~15mm 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美觀(B)增加強度(C)使電銲圍繞完美(D)使切割容易。
- 在砂輪機研磨高速鋼車刀應選用 (A)黑色(B)綠色(C)褐色(D)藍色 砂輪。
- 下列之切削速度最慢之車刀材質為 (A)高速鋼(B)陶瓷(C)工具鋼(D)碳化物。
- 高速車削中碳鋼圓桿外徑,應選用 (A)P(B)M(C)K(D)H 類材質,為最佳車刀。
- 不必研磨後斜角之車刀,適宜車削的材料是 (A)白合金(B)低碳鋼(C)鑄鐵(D)鋁。
- 研磨高速鋼鑽頭鑽削鋼料之鑽唇間隙角以 (A)1~3(B)8~12(C)18~22(D)28~32 度為佳。
- 一般研磨切斷刀,其後斜角度是依工件之 (A)直徑(B)長度(C)形狀(D)材質 而定。
- 高速鋼刀具中最耐熱之材料元素為 (A)鉻(B)釩(C)鎳(D)鎢。
- 研磨碳化物車刀車削鋼料之前隙角以 (A)-1~-3(B)1~3(C)6~8(D)12~15 度為宜。
- 粗車削車刀,應先研磨 (A)邊斜角(B)前間隙角(C)斷屑槽(D)後斜角 較佳。
- 高速鋼車刀具有硬度高等特性,其耐熱溫度可達攝氏 (A)200~300(B)400~500(C)600~700(D)800~900 度。
- 車削進給率一般用 (A)R.P.M(B)M/min(C)mm/Rev(D)mm/min 表示。
- 車削中最有利排除切屑之刀角為 (A)前隙角(B)後斜角(C)刀端角(D)邊隙角。
- 車削大直徑工件端面,若主軸轉數不變,其內、外側之切削速度 (A)差異甚小(B)差異甚大(C)無差異(D)是固定值無相關。
- 車削大端面時,若有過多裕量之材料,以下列何種車削方法較為迅速? (A)先以軸向連續粗車削(B)先由軸心向外連續粗車削(C)先將多餘之長度切斷(D)先由外向軸心連續粗車削再作精車削。
- 車刀刃口研磨一小槽,其主要目的為 (A)增加刃口銳利(B)增加刀具壽命(C)截斷車屑(D)增加工件表面粗糙度。
- 工件上去角部位一般常採用 (A)30(B)45(C)60(D)75 度。
- 用碳化物捨棄式刀片高速精削中碳鋼,最佳之切削速度為 (A)20~60(B)100~140(C)250~300(D)400~450 M/min。
- 裝置車床內孔車刀時,刀口位置較工件中心為高,下列陳述那項為對 (A)與車刀之前隙角,後斜角無關(B)前隙角增加,後斜角減少(C)前隙角增加,後斜角增加(D)前隙角減少,後斜角減少。
- 於刀座上安裝車刀,其考慮順序係依 (A)工件形狀(B)加工程式(C)工件材質(D)車床狀況 來決定。
- 若去角為"5×45 度",此"5"係表示 (A)斜面長(B)車刀寬(C)軸線長(D)車刀傾斜角 度。
- 切斷工作選用切削劑,最主要目的為 (A)保護刃口(B)切屑流暢(C)增加表面粗糙度(D)防止振動。
- 下列對車刀側刃角(邊斜角)之敘述何者有誤 (A)側刃角增大,切削面增大,會增加刀面磨耗(B)控制切屑流向(C)控制切屑厚度(D)產生反作用力,減少刀具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