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兩板塊互相擠壓,且密度較大的板塊隱沒至地球內部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此處稱為張裂性邊界
(B)此處可發現造山運動
(C)此處可發現中洋脊
(D)附近完全無火山活動
(A)此處稱為張裂性邊界
(B)此處可發現造山運動
(C)此處可發現中洋脊
(D)附近完全無火山活動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你認為虎克觀察軟木栓薄片時,所看到的蜂窩狀的小格子主要是細胞的哪一部分構造? (A)細胞膜 (B)細胞核 (C)細胞質 (D)細胞壁
- 世界史上曾出現數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帝國,以下分別是這些帝國的疆域圖: 試回答第35-40題:【題組】( )聖索菲亞大教堂現今是座博物館,館內的收藏主要是希臘正教與伊斯蘭教的文物,為哪兩個政權
- 若地球上所有的綠色植物皆忽然消滅,大氣中哪種成分將最先用盡? (A)二氧化碳 (B)氮 (C)氧 (D)水蒸氣
- 在海底張裂性板塊邊界處湧出的岩漿,會生成新的海洋地殼,因此越遠離中洋脊,海洋地殼年齡應該為何? (A)越古老 (B)地殼年齡並無古老和年輕之分 (C)都有可能 (D)越年輕
- ( )下列有關蕨類的敘述,何者正確? (A)以種子繁殖 (B)不具有維管束 (C)莖通常埋於地下 (D) 幼葉為羽狀複葉,成熟葉呈捲曲狀。
- 有四組不同倍數的顯微鏡:(甲) 10 × 5;(乙) 10 × 20;(丙) 10 × 30;(丁) 10 × 40。試問哪一組顯微鏡所觀察到同個細胞影像最大? (A)甲 (B)乙 (C)丙 (
- 小軒桌上檯燈的燈泡標示110V、60W;某日小軒為了準備考試而熬夜,因而連續使用10個小時【題組】(1)試問此燈泡消耗多少度電能?(A) 600度(B) 60度(C) 6度(D) 0.60度
- 能夠「將吃進來的食物分解並吸收」,屬於何種生命現象? (A)生長 (B)生殖 (C)感應 (D)代謝
- 對於板塊構造學說的內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新的海洋地殼於海溝處形成 (B)軟流圈分裂成數個板塊 (C)板塊的劃分是依據大陸與海洋的交界 (D)地函的熱對流是板塊運動的動力來源
- 下列何者適合使用解剖顯微鏡來觀察? (A)植物下表皮保衛細胞 (B)紅血球 (C)水中草履蟲 (D)蒼蠅翅膀構造
內容推薦
- 【題組】(2)試問此燈泡消耗多少焦耳的能量? (A) 6×106 焦耳(B) 16×106 焦耳(C) 1100 焦耳 (D) 600焦耳
- 解剖顯微鏡在調整兩眼瞳孔距離,應調整何處? (A)眼焦調整器 (B)眼距調整器 (C)細調節輪 (D)粗調固定器
- ( )目前發現最古老的化石為澳洲的藍綠菌化石,下列關於藍綠菌的敘述何者錯誤? (A)不具有核膜及細胞核 (B)屬於原生生物界 (C)許多種類外部具有黏滑的膠質 (D)具有葉綠素、可行光合作用。
- 下列何者較可能在張裂的板塊交界處見到? (A)火山及最年輕的海洋地殼 (B)火山及最古老的海洋地殼 (C)海溝及最古老的海洋地殼 (D)海溝及最年輕的海洋地殼
- 【題組】乙圖的形勢之所以形成,是受到當時流行的何種思潮影響? (A)民族主義 (B)資本主義 (C)寫實主義 (D)社會主義。
- 【題組】(3)如果每度電的電價為3元,則軒軒連續使用10個小時的燈泡需繳交多少電費?(A) 1800 (B) 180 (C) 7 (D) 8 元
- 某一複式顯微鏡的目鏡為10×、15×,物鏡為4×、10×、60×,使用此顯微鏡觀察口腔皮膜細胞,想在視野下觀察最多數量的細胞,應使用何種放大倍率? (A) 20× (B) 40× (C) 900
- ( )苗栗 通宵鎮發現有貝殼化石山,其中化石甲和化石乙位在同一岩層中。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A)化石山靠近海邊,貝殼被海浪沖上岸而成化石(B)化石山因遊客多,丟棄大量貝殼垃圾而成化石(C)生
- ( )氧的原子量為 16,其意思為下列何者?(A) 個氧原子的質量是 公克 (B) 公克氧原子有 莫耳氧原子 (C) 莫耳氧原子的質量是 公克 (D)每莫耳氧原子的
- 根據推測關於地球上最早起源的生命,下列何者錯誤? (A)出現於海洋中 (B)綠色植物是最早出現的生命體 (C)生存在沒有氧的環境中 (D)可能以岩石中的成分維生
- 5計算 之後可以得到多少?(A) (B) (C) (D)
- 用顯微鏡觀察細胞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先使用低倍率的物鏡找到細胞 (B)由低倍換成高倍時,視野內的細胞數目變多 (C)由低倍換成高倍時,視野內亮度變暗 (D)若其他條件不變,則接物鏡愈長
- ( )生物演化的過程中,是否需要突變的過程?為什麼? (A)需要,因為可以產生個體的差異,或許更能適應環境的變化 (B)不需要,因為生物的特徵會漸漸適應新的環境 (C)不需要,因為突變的物種難
- ( )下列哪一種元素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燒? (A)鐵 (B)鋅 (C)鉛 (D)鎂。
- 請依時間先後描述地球環境的演變:(甲)大氣層中開始出現並增加氧氣;(乙)地球呈現熾熱的熔融狀岩漿球體;(丙)地球上出現了生命;(丁)火山活動非常活躍;(戊)地球表面出現了海洋、湖泊及河流。 (A)
- 利用鉛蓄電池為電源進行電解水的實驗【題組】(1)為幫助純水導電,可加入下列何種物質?(A)蔗糖(B)酒精(C)沙拉油(D)硫酸
- 使用顯微鏡觀察細微材料時,下列哪一項組合有因果關係? (A)縮小光圈—視野變小 (B)放大光圈—視野變暗 (C)改成高倍鏡—視野變亮 (D)改成低倍鏡—視野變大
- ( )H1N1病毒所引起之疾病,造成許多人死亡。下列有關引起此疾病病原的敘述,何者錯誤? (A)體內有遺傳物質 (B)和引起愛滋病的病原屬於同類 (C)一定要在活細胞內才能繁殖 (D)外有細胞
- ( )下列關於真菌界生物的敘述,哪一項是正確的? (A)個體多由菌絲構成 (B)多為單細胞生物 (C)具細胞壁和葉綠體 (D)利用種子繁殖。
- 下列何種氣體不是地球原始的大氣成分之一? (A)氧氣 (B)氮氣 (C)水氣 (D)二氧化碳
- 附圖為小楓使用解剖顯微鏡觀察被麻醉的蜜蜂時,視野中所見的景象。小楓想將蜜蜂移至視野中央,應將蜜蜂往哪個方向移動? (A)右上 (B)右下 (C)左上 (D)左下
- ( )下列關於裸子植物的敘述,何者正確? (A)蘇鐵會開花 (B)松子是松樹的果實 (C)柏樹的毬果有雌雄之分,雌毬果較大 (D)雲杉的雌毬果內有胚珠,成熟後會隨風落在花粉粒上,受精發育成種子
- ( )關於「學名」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國際學術交流時以拉丁文書寫,在國內則以本國文字書寫 (B)可以表達出生物的體型與食性關係 (C)組成學名的兩個字,字首都需要大寫。 (D)由屬名與
- 生物圈的最大範圍是海平面上下各約多少公尺? (A) (B) (C) (D) 10000
- [題組]請閱讀下列兩則資料,回答相關問題:【題組】由資料一的內容來看,這應該是下列何人的主張與期待? (A)俾斯麥 (B)威爾遜 (C)勞合喬治 (D)克里蒙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