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 甲與妻子吵架心情不佳,走在街上遇鄰居所養的狗對他狂吠,一時火起將狗打死。問甲應論以(暫不考慮動物保護法問題):
(A) 傷害罪
(B) 竊盜罪
(C) 毀損罪
(D) 僅構成違反社秩法問題
(A) 傷害罪
(B) 竊盜罪
(C) 毀損罪
(D) 僅構成違反社秩法問題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行為人對於犯罪事實,預見其發生,而其發生並不違背其本意者,稱此類型為:(A) 間接故意 (B) 直接故意 (C) 無認識過失 (D) 有認識過失
- 下列何者為具有刑法意義的行為:(A) 因觸電而生的痙攣 (B) 情感衝動下的反應 (C) 受催眠下的行動 (D) 夢遊中的動作
- 下列何者屬於刑法學理上所謂「繼續犯」的性質:(A) 傷害罪 (B) 搶奪罪 (C) 妨害自由罪 (D) 公然侮辱罪
- 設有一名日本人在其日本國內有下列何種情形者,得適用我國刑法制裁:(A) 施用毒品 (B) 傷害台灣人 (C) 侮辱我國元首 (D) 買賣質押菲勞
- 根據警察勤務條例整體條文之架構,有關「勤務規劃」事項係緊接在下列何者之後規範?(A)勤務方式 (B)勤務時間 (C)勤前教育 (D)勤務督導。
- 警察行使職權之方法、應遵守之程序或其他侵害利益等情事,規定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得表示異議所考量之事由,下列何者不屬之?(A)為使義務人或利害關係人對於警察行使職權時,能有表示意見之權利 (B)強
- 警察職權行使法第 18 條第 3 項明文之「除法律另有特別規定者外」,所指法律,下列何者不屬之?(A)家庭暴力防治法 (B)檔案法 (C)警察法 (D)少年事件處理法。
- 下列何者非屬治安顧慮人口曾犯之罪名?(A)觸犯製造槍砲彈藥刀械之罪 (B)觸犯運輸毒品之罪 (C)觸犯組織犯罪之罪 (D)受毒品戒治人。
- 下列何者非為警察機關主管長官地區分局長之職權事項?(A)指定公共場所、路段及管制站供查證身分者(B)核定有事實足認其有觸犯最輕本刑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之虞者進行觀察及動態掌握之資料蒐集 (C)
- 警察遴選第三人時,應以書面敘明那些事項,陳報該管警察局長或警察分局長核准後實施,下列何者不屬之?(A)蒐集對象之基本資料 (B)蒐集對象之犯罪事證 (C)第三人個人資料及適任理由 (D)指定專
內容推薦
- 下列案例何者是屬於誤想防衛的情形:(A) 相約談判,發現對方伸手掏槍,乃以防衛的意思,開槍射擊而擊斃對手,事後發現對手僅是伸手拿菸(B) 勇壯的行為人對瘦小的竊盜現行犯施以勒頸壓制,使其缺氧斃命
- (續前題)誤想防衛的案例,依通說如何處斷:(A) 可阻卻違法性 (B) 按情形討論是否成立過失犯(C) 應論以加重結果犯 (D) 依法律錯誤之例免責
- 甲在街道旁與朋友烤肉飲酒,忽然聽聞女子的呼救聲,見義勇為的甲立即跨上機車追捕,終於協助警察逮捕搶奪的現行犯,然其酒駕行為也被警察發現。問甲的酒駕行為應如何處斷:(A) 構成正當防衛,阻卻違法
- 甲實施竊盜行為中,被乙當場逮捕,甲為脫離逮捕對乙攻擊,將其打昏,問依實務見解甲應成立:(A) 得主張緊急避難而不罰 (B) 成立強盜罪 (C) 成立準強盜罪 (D) 成立竊盜罪與傷害罪,兩罪併
- 警察甲逮捕擄人勒贖的嫌犯乙,但乙對肉票的藏放處拒不吐實,甲恐時間拖延致肉票生命危害,乃對乙施以刑求,終問出地點而解救出肉票。依通說見解,甲的行為:(A) 可主張正當防衛阻卻違法 (B) 可主張
- 下列有關刑法責任能力的敘述,何者正確:(A) 十四歲以下人之行為,不罰 (B) 瘖啞人之行為,減輕其刑 (C) 滿七十歲人之行為,減輕其刑(D) 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
- 甲欲殺乙,持槍朝乙射擊,因槍枝卡彈而未擊發。問:甲之殺人未遂,係屬於:(A) 障礙未遂 (B) 不能未遂 (C) 中止未遂 (D) 準中止未遂
- 甲開槍殺乙,見乙哀求突心生不忍,將乙送醫救治,但乙因失血過多身亡。甲之行為應成立:(A) 殺人罪之障礙未遂 (B) 殺人罪之中止未遂 (C) 殺人罪之不能未遂 (D) 殺人罪既遂
- 甲與鄰居結怨,某日見鄰居家幼兒乙獨自在外遊玩,甲擬殺害乙,以高壓電線碰觸乙,使乙被電死,甲應論以:(A) 殺人罪之直接正犯 (B) 殺人罪之間接正犯 (C) 殺人罪之教唆犯 (D) 無罪
- 甲乙兩人共謀行竊,由甲在外把風,乙入室內竊取財物。甲乙成立竊盜罪的:(A) 共同正犯 (B) 教唆犯 (C) 從犯 (D) 間接正犯
- 關於刑法褫奪公權之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A) 褫奪公權為從刑,於裁判時併宣告之 (B) 褫奪公權者,褫奪為公務員或為公職候選人之資格 (C) 宣告六月以上有期徒刑,依犯罪之性質認為有褫奪公權
- 關於刑法沒收之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A) 沒收為從刑之一種,除有特別規定者外,於裁判時併宣告之 (B) 違禁物,不問屬於犯罪行為人與否,沒收之。違禁物得單獨宣告沒收 (C) 供犯罪所用、犯罪
- 日前行政院院會通過刑法修正草案,擬將殺人致死重大犯罪取消追訴期限規定。問修法前現行刑法最長追訴期限(不考慮時效停止進行之問題)為:(A) 40 年 (B) 30 年 (C) 25 年 (D)
- 甲與其繼母不睦,欲殺害之,乃購得毒物一包,密藏於廚房內,待機行事,為其生父發覺報警。甲成立:(A) 刑法第 272 條殺直系血親尊屬罪預備犯 (B) 刑法第 272 條殺直系血親尊屬罪未遂犯
- 甲教唆乙自殺,乙拒絕之。甲應成立:(A) 加工自殺罪未遂犯 (B) 加工自殺罪預備犯 (C) 加工自殺罪既遂犯 (D) 無罪
- 警察甲為求績效,於派出所內因受詢問之犯罪嫌疑人乙拒不供出毒品來源,對乙刑求,造成乙多處瘀傷。甲應成立:(A) 刑法第 125 條意圖取供而施強暴脅迫罪 (B) 刑法第 126 條淩虐人犯罪 (
- 甲某日因有急事,亟需用車,其自用車又適故障,見並非十分熟稔之鄰居乙開車返家,不分青紅皂白,即將其拉下車,並強行開車而去,俟辦完事後,始將該車開回返還予乙。甲應成立:(A) 強制罪 (B) 竊盜
- 設甲父乙子,某日乙駕車將丙撞死,甲聞悉後,將乙藏匿,又出面頂替乙之罪行。甲應成立:(A) 頂替罪 (B) 藏匿人犯罪 (C) 頂替罪、藏匿人犯罪,併罰 (D) 頂替罪、藏匿人犯罪,想像競合
- (續前題)甲所犯之罪:(A) 須告訴乃論,應減輕或免除其刑 (B) 不須告訴乃論,應減輕或免除其刑 (C) 須告訴乃論,得減輕或免除其刑 (D) 不須告訴乃論,得減輕或免除其刑
- 甲為某銀行經理,因為該銀行發生金融危機,有大量民眾來提領,甲用彩色影印機大量影印紙鈔後放在銀行之櫃臺前,民眾看到後覺得放心,不搶著提領,甲應論以:(A) 偽造紙幣罪 (B) 行使偽造紙幣罪 (
- 甲乙為碩士班同學,某日因故衝突,甲竟掄起球棒將乙電腦砸毀,乙即將完成的論文檔案也因此損毀。甲應論以:(A) 第 352 條之毀損文書罪 (B) 第 354 條之一般毀損罪 (C) 第 359
- 甲以竹籤綁上黏膠方式伸入某寺廟功德箱內黏取紙鈔數張,實則寺廟負責人因近日頻頻遭竊,已將真鈔收起而擺入玩具鈔充扮。問甲成立:(A) 竊盜罪既遂 (B) 竊盜罪不能未遂 (C) 竊盜罪普通未遂 (
- 甲為依某市中小學校學生家長會設置自治條例設立的某國小家長會會長,依據制定的家長會財務處理辦法保管來自家長之會費、各界捐款、政府及其他補助款等經費,卻意圖不法所有將經費挪作私用。問依實務見解,甲
- 甲意圖不法所有,對未滿 18 歲的乙施用詐術使其為財物之交付,甲成立:(A) 第 339 條普通詐欺罪 (B) 第 339 條之 4 加重詐欺罪 (C) 第 341 條準詐欺罪 (D) 第 3
- 依實務見解,意圖勒贖而擄人,在未取得贖金前,因經談妥條件(尚未履行),而釋放被害人,有無刑法第 347 條第 5 項前段減輕其刑規定之適用:(A) 未經取贖而釋放被害人,應即減輕其刑。不因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