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 39~40 題:  《易經》的內容包羅萬象,但其實只用了簡單的符號來象徵豐富的世界。最基本的符號有二:一個是一條不斷的線段「━」,另一個是中間斷開的線段「 ╏」。在《易經》中並沒有「陰」、「陽」二字,《易傳》才把「━」叫「陽爻」,把「 ╏」叫「陰爻」。以這兩個符號為基礎,發展出八卦:「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其卦象依序為「天、澤、火、雷、風、水、山、地」。八卦相重,可得到六十四卦,各有卦名。如:「坤」在上、「艮」在下的「謙」卦( ),又稱為「地山謙」:「地山」為卦象,「謙」為卦名。 萊布尼茨(G. W. Leibniz, 1646-1716)是十七世紀傑出的數理邏輯學家,十七歲時在耶拿大學跟隨魏格爾教授學習歐幾里得幾何學,開始信奉畢達哥拉斯、柏拉圖的宇宙觀,認為宇宙是一個由數理邏輯原則所統馭的和諧的整體,並努力尋找用一個簡潔而且具有美感的數學公式來表達外在世界繁複多樣的現象。1679年,萊布尼茨發明二進制算術,並認為二進制就是上帝創造世界的圖象。他提交一份相關的論文給巴黎皇家科學院,卻因尚未驗證其實用性而被拒絕。 1701 年 2 月,萊布尼茨寫信給法國耶穌會士白晉,分享他的二進制算術。長期在康熙朝廷供職的白晉發現萊氏的二進制與《易經》爻卦之間的相似性,興奮地回信給萊氏,並附上六十四卦〈先天次序圖〉。這封回信在 1703 年 4 月才寄達,萊布尼茨讀後振奮不已,他彷彿從一個異域的古老文化中,印證了自己從年輕時就相信的真理。他將之前未獲刊登的論文增補成題為〈論單純使用 0 與 1 的二進制算術──兼論二進制用途及伏羲所使用古代中國符號的意義〉的論文,隨即被巴黎皇家科學院接受刊登。 另一方面,儘管白晉是嚴謹的數學家,也全力研究、注釋《易經》,他的目的卻不在數學。他希望透過《易經》恢復中國的科學與信仰,證明中國人的祖先在遠古時代就已獲得與猶太人相同的、來自上帝的啟示;並欲以此論點說服康熙皇帝信奉基督教,再影響至整個帝國。 (改寫盧怡君〈創世之道--《易經》索隱思想與萊布尼茨的普遍文字研究〉)

39.根據上文,若占卜時占到「風水渙」,則下列何者為「渙」卦符號的畫法? 


(A) 5ce35fe559696.jpg
(B) 5ce35feeb0f7b.jpg
(C) 5ce3600f098e7.jpg
(D) 5ce3601623b06.jpg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30372
統計:A(39),B(220),C(45),D(22),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