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 <訓儉示康> 節選 司馬光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應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又曰「以約失之者,鮮矣」;又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嘻,異哉!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吾記天聖中,先公為群牧判官,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又聞昔李文靖公為相,治居第於封丘門內,廳事前僅容旋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廳事已寬矣。」參政魯公為諫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奈何飲於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上以無隱,益重之。張文節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掌書記時,所親或規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之譏。公宜少從眾。」公嘆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必致失所。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23.()孔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下列選項何者不符合孔子所謂「志於道之士」的作為?
(A)魯宗道——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
(B)張文節——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掌書記時
(C)士大夫——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
(D)司馬池——客至未嘗不置酒,器用瓷、漆,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
23.()孔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下列選項何者不符合孔子所謂「志於道之士」的作為?
(A)魯宗道——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
(B)張文節——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掌書記時
(C)士大夫——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
(D)司馬池——客至未嘗不置酒,器用瓷、漆,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程先生利用官職之便,官商勾結,以市價的一半購買豪宅,終至官司纏身,鋃鐺入獄。根據這個例子,你會做出以下何種結論? (A)以儉立名 (B)儉,德之共也 (C) 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
- ( )下列「」的國字,何者兩兩相同?(A)中途「ㄔㄨㄛˋ」學/「ㄔㄨㄛˋ」飲一口(B)輕「ㄇㄧㄝˋ」富貴/不可磨「ㄇㄧㄝˋ」(C)「ㄌㄩˇ」試不爽/削足適「ㄌㄩˇ」(D)浸「一ㄣˊ」日廣/富貴
- ( )有關<習慣說>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作者先提論點,再舉例說明(B)採用「夾敘夾議」方式寫作(C)強調習慣對人的影響很大,所以更要「慎始」(D)「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的概念和
- ( )下列文句,何者是造成「習之中人甚矣哉」的關鍵?(A)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B)思而弗得,繞室以旋(C)既久而後安之(D)後蓉履其地,蹴然以驚,如土忽隆起者。
- ()司馬光寫作〈訓儉示康〉一文的目的是什麼? (A)叮嚀子孫寧儉勿奢 (B)講述奢華的後果 (C)提倡節儉運動 (D)批評歷代豪奢之士
- ( )下列何者是<缺憾>一文中所提及的「故意經營的不完美」?(A)出門時,新衣被濺上的第一點污跡(B)新買汽車的第一道刮痕(C)東照宮的一根雕花顛倒的樑柱(D)沙加汗想建黑色大理石的陵寢夢碎。
- ()下列何者使用了雙關修辭? (A)青海長雲暗雪山 (B)東風無力百花殘 (C)蠟炬成灰淚始乾 (D)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 ( )如附圖所示,甲、乙兩相同的錐形瓶裝水,上插玻璃管,甲瓶玻璃管較細,25℃時液面均高於瓶塞1cm。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置入 40℃液體時,甲管液面較高 (B)此裝置是利用物體熱脹冷縮原理
- ()下列古體詩與近體詩的比較,何者正確? (A)均要求一韻到底 (B)均僅有五、七言之別 (C)絕句限四句,律詩多為八句,古詩則不限句數 (D)古體詩又名「古風」,近體詩又稱「今風」
- ( )「對完美的要求,正是人類不斷自我提升的驅動力。」這句話的涵義和下列何者最接近?(A)展望未來才能使人生達到完美(B)追求完美是人類進步的力量(C)在人類提升能力的過程中能見證完美(D)我
內容推薦
- ( )下列文句,何者錯字最少?(A)每到吒紫嫣紅的百花盛開時節,賞花遊客就絡驛不絕(B)受不了對手的畜意挑爨,他俛起袖子出手回擊(C)做人千萬不要好高鶩遠,因為成功絕非一就可幾,需有箭及屢及的
- ( )「我們常常迷惑於莫札特、貝多芬等人特殊的天分或資賦,而忽略了絢麗背後更可貴的苦練。」這段話在說明什麼道理? (A)天才是九十九分的天賦,加上一分的努力 (B)成功的背後有悲傷的故事 (C)
- ()下列選項關於近體詩的敘述何者錯誤? (A)體裁可分為絕句、律詩與排律 (B)絕句需講求平仄、對仗 (C)律詩需講求平仄、對仗 (D)第三句皆不押韻
- 【題組】() 「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必致失所。」此句意即:(A)以約失之者,鮮矣 (B)由儉入奢易 (C)奢則不遜,儉則固 (D)由奢入儉難
- ( )對於音樂家與職籃巨星一文的敘述,何者正確?(A)文章開頭,以一位年輕淑女對喬丹的崇拜切入主題 (B)作者以「W」代表過去的我 (C)作者以「M」代表現在的自己 (D) 鼓勵少年像喬丹一樣「
- 【題組】﹙ )關於這則故事的寫作手法,下列何者正確?(A)透過人物舉止對話來凸顯人物個性(B)藉由景物的描寫來寄託人生哲理(C)透過他人的批判來說明事物的道理(D)運用故事情節諷刺奢華的生活態度。
- ( )下列成語的運用,何者錯誤?(A)所謂「月盈則虧」,千萬不要因一時的得意,就盛氣凌人(B)他們倆是「披肝瀝膽」的好友,想離間他們不容易(C)他嚮往「鷗鷺忘機」的生活,為達此目標,日日苦讀(
- 二、閱讀理解題(每題2分,共22分) (一)生命的可以期待,不只因為它經常是「必然」的,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穫;更因為它經常也是「偶然」的,不意出現的機會,使我們的人生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
- ( )「日知其所亡」的「所亡」指的是什麼? (A)損失的財富 (B)已逝去的日子 (C)尚未學得的道理與知識 (D)死傷慘重。
- ( )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可見君子之學應重視哪方面的學習? (A)充實自己,不張揚 (B)廣交朋友 (C)閉門苦讀,獨來獨往 (D)重修行,不重視學習。
- ( )判斷下列詞語所代表的年齡,何者是正確?(A)不惑之年—60歲 (B)耳順之年—50歲 (C)弱冠—女子20歲 (D)而立之年—30歲。
- (二)老鼠意外掉進半滿的米缸,確定沒有危險後,牠開心的猛吃,就這樣,牠在米缸裡吃了睡,睡了吃。當米缸快要見底時,牠仍然擺脫不了誘惑,直到米吃完了,牠才發現跳出米缸已是癡人說夢了。【題組】( )請判
- ( )下列文句的句型判斷,何者正確?(A)缺陷美多半是無意和無奈的意外結果—判斷句(B)滿籬的黃花生氣勃勃—敘事句(C)點秋江白鷺沙鷗—表態句(D)有時不懂又自是另一種快樂—有無句。
- ( )「苦練沒有什麼指望的事情,到頭來也許只是白費心血。這當然有部分的真實性,不過世事往往有出人意表者。」對於這段話的說明, 何者「正確」? (A)只要有希望就一定會成功 (B)不苦練一定不會成
- ( )美美使用部首編排的辭典查閱「眷戀」一詞,她所採取的步驟如下,請問下列步驟何者「錯誤」? (A)步驟一:分析「眷戀」的「眷」字是哪一個部首 (B)步驟二:在部首檢索頁找到「目」在哪一頁 (
- ( )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組讀音前後相同?(A)論」語/「論」文 (B)「拚」命/「拼」湊(C)憔「悴」/精「粹」 (D)不亦「說」乎/遊「說」。
- 【題組】( )根據上文對話,可以推論蓋達爾是怎樣的人?(A)務實去華 (B)洗淨鉛華(C)平易近人(D)華而不實。
- ()「謹身節用」的結構分別是「動詞+名詞+動詞+名詞」,下列何者詞語結構與此相同? (A)枉道速禍 (B)鐘鳴鼎食 (C)簞食瓢飲 (D)深謀遠慮
- 下列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蘇軾屢遭貶謫,幾度賓臨於死 (B)即使遭遇困難,他還是表現出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令人佩服 (C)因長年遊瀝在外,使他見識多廣 (D)他上進認真、負責任的態度,使
- 【題組】( )根據本文,何種生長條件下的植物,更有利於人體健康?(A)過度施肥、日照足、晚採收(B)適度施肥、日照短、早採收(C)適度施肥、日照足、晚採收(D)過度施肥、日照足、早採收。
- (六)硝酸鹽 硝酸鹽是什麼呢?它到底對身體有什麼用處呢?怎麼會變致癌的物質呢?怎麼樣可以降低硝酸鹽的含量?我們怎麼去降低風險呢? 氮元素是植物所需的必要元素之一,它是構成胺基酸與核酸以及蛋白質的重
- 【題組】()下列何者描述符合「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的生活情景?(A)酒酤於市,肴止於脯醢、菜羹 (B)廳事前僅容旋馬 (C)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 (D)酒為內法,果、肴為遠方珍異,數月營
- ()校刊社發出徵稿啟示,來稿律詩者一字五元、來稿絕句者一字六元。秀秀投稿了一首五律、一首七絕,若兩首皆登上了校刊,請問總共可領到多少錢? (A)368元 (B)436元 (C)400元 (D)5
- 【題組】( )兩曲中作者所表現出來的心境,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B)肯與鄰翁想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C)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D)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 下列「 」中的字,何者前後意思相同? (A)「曾」不能以一瞬/曲罷「曾」教善才伏 (B)舉酒「屬」客/舉匏樽以相「屬」 (C)正襟「危」坐/「危」言聳聽 (D)杯盤狼「藉」/相與枕「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