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 「乃」字有作「是」的解釋。例如《史記.高祖本紀》:「呂公女,乃呂后也。」下列與此「乃」字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B)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
(C)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D)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A)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B)況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氣
(C)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
(D)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簡單0.940805
統計:A(29),B(1637),C(42),D(32),E(0)
內容推薦
- 18 下列各詩句,描寫楊貴妃的選項是:(A)長安回望繡城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B)毛延壽畫欲通神,忍為黃金不顧人。馬上琵琶行萬里,漢宮長有隔生春(C)腸斷烏騅夜嘯風,虞兮
- 下列何者是個人中心治療法對於移情作用 (transference) 的觀點?(A)治療的充分必要條件 (B)治療歷程的核心所在(C)精神異常的扭曲現象 (D)不是治療的重要因素
- 「子生而母危,鏹積而盜窺,何喜非憂也;貧可以節用,病可以保身,何憂非喜也。故達人當順逆一視,而欣戚兩忘。」文中達人的生命態度是: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C)樂以天下,憂
- 4 韓愈說:「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文中的「師」字,與下列文句中「師」字意義相同的選項是:(A)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B)「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C)惑而不從「師」,其
- 懲罰方式中的剝奪權利,須注意千萬不可剝奪學生何種權利?(A)玩樂(B)學習 (C)準時下課 (D)以上皆是。
- 12 語詞中常見偏重一字而忽略另一字的意義,例如「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諸葛亮〈出師表〉),「異同」即偏重在「異」義。下列文句與此用法相同的選項是:(A)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B)事有「緩急」輕
- 3 下列句子中的「為」字,與李密〈陳情表〉「臣之進退,實為狼狽」的「為」字意義相同的選項是:(A)好人「為」壞人所累,遂令我輩開不得口(B)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C)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 2 下列各組「」內的字,意義相同的選項是:(A)句讀「之」不知/吾從而師「之」(B)六藝經「傳」/師道之不「傳」也久矣(C)古之學者必有「師」/巫、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D)古之聖人,「其」出人
- 1艾裡克森稱那一個時期(年齡)為遊戲年齡(A)信任對不信任(0~1歲)(B)自主行動對羞怯懷疑(1~3歲)(C)自動自發對退縮楫?3~6歲)(D)勤奮進取對自貶自卑(6~青春期)
- 8.「環堵蕭然」和下面哪一句成語意思最接近? (A)家徒四壁(B)富貴浮雲 (C)顛沛流離(D)簞瓢屢空
內容推薦
-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一句中,「放心」的意思為何?(A)愉悅之心 (B)安穩之心 (C)亡失之心 (D)惶恐之心。
- 19 下列對聯所指涉的人物正確的選項是:(A)佛骨謫來,嶺海因而生色/鱷魚徙去,江湖自此澄清──柳宗元(B)報國精忠,三字獄冤千古白/以身作則,一篇詞著〈滿江紅〉──文天祥(C)顧曲有閒情,不礙破曹真
- 24 文學家白先勇曾在小說序文中說:「看__的文章就像翻閱一本舊相簿,一張張泛黃的照片都承載如許沉重的記憶與懷念……。」請問 中所指的作家最有可能的選項是:(A)琦君(B)余光中(C)張曉風(D)徐志
- 依據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授課節數之基本原則,為配合九年一貫課程之推動,國中一、二年級彈性學習節數,國民中學每週以排課幾節為原則?(A)1─(B)2─(C)4─(D)7─9
- 2關於創意思考,以下何者為非 (A)接納學生任何奇特的問題 (B)鼓勵學生多創造思維 (C)對於學生所提問題,如果不合理,一定要當面糾正他 (D)在測驗中多增加無固定答案題
- 6 下列各組詞語,意義相同或相近的選項是:(A)真知灼見/芻蕘之見(B)總角之交/忘年之交(C)戶限為穿/門庭若市(D)鶉衣百結/履絲曳縞
- 13 下列文句,沒有「被動語態」的選項是:(A)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B)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C)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D)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
- 下列有關幼兒語言發展的敘述,何者錯誤?(A)約一歲時,嬰兒的接納語言多於產生語言 (B)語言發展有其大腦的生理基礎 (C)初生嬰兒的聽覺辨識能力很敏銳 (D)約4∼6 個月大的嬰兒就不再能區別非
- 「吾觀四時,寒來暑往,往來如奔;吾觀萬物,秋落春榮,榮落相續;吾觀人事,禍福倚伏,則維其常。」意謂:(A)天地運行有其常道,人能安時而處順,則無入而不自得(B)大自然的寒來暑往,人事的禍福吉凶,互相牽
- 25 下列各文句,與「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的意旨最相近的選項是:(A)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B)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C)獲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獲乎上矣(D)泰山崩於前
- 文化教育學派的創始者是(A) 洛克 (B)康德 (C)杜威 (D)史布郎格
- 15文中多處使用「之」字。下列解釋何者正確:(A)曾子之妻「之」市→的 (B)捕彘殺「之」→了(C)妻止「之」曰→之後 (D)今子欺「之」→他
- 「背誦古文可以增進記憶力」,這種看法符應何種教育哲學觀點?(A)行為主義,(B)心靈狀態說,(C)心靈實體說,(D)實驗主義。
- 有關精熟學習的敘述,下列何者為非? (A)班級教學與回饋校正結合 (B)通常以80-85%為精熟水準 (C)期末測驗成績不分派等第 (D)易忽視整體學習經驗
- 7 用以指稱父喪的成語是:(A)失恃之痛(B)失怙之痛(C)折翼之痛(D)西河之痛
- 14 如果要製作一份關於「先秦時代的寓言」的專題報告,下列那部書籍可列為最優先的選擇?(A)《詩經》(B)《老子》(C)《莊子》(D)《易經》
- 「甲.胼手胝足 乙.怙惡不俊 丙.別出機杼 丁.膾灸人口 戊.吞舟式漏 己.焚膏繼晷」。上列詞語,有錯別字的選項是?(A)甲丁戊 (B)乙丙己 (C)乙丁戊 (D)甲丙己
- 20 孟母三遷為歷史上的著名故事。下列文句最能表達孟母三遷原因的選項是:(A)里仁為美(B)德不孤,必有鄰(C)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D)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 下列各語詞,何者不是比喻形容音樂或歌聲的美妙動聽:(A)流魚出聽 (B)新鶯出谷 (C)沉魚落雁 (D)珠落玉盤
- 測驗的功能在提供學習進步的回饋給教師與學生的是下列哪類成就測驗?(A)安置性測驗(B)形成性測驗(C)診斷性測驗(D)總結性測驗。
- 老人想起那次他在一對馬林魚中釣起其中一條的事來。雄魚總是讓雌魚先進食,所以他釣起來的那條是母的。她狂野驚慌地掙扎,不久就筋疲力盡了。那條雄魚一直不離她的左右,在釣絲旁邊穿來穿去,躍出水面,繞著她打圈子
- 我國目錄學之始祖,下列選項何者為是?(A)林西仲(B)劉向(C)司馬遷(D)司馬光
- 下列對青少年休閒活動的陳述何者較為正確? (甲)休閒是青少年紓解升學壓力的方式(乙)青少年休閒行為之一是打電玩 (丙)台灣青少年的休閒生活時間充裕且自主 (丁)台灣父母、家長大都配合青少年的休閒
- 巴特雷(Barrett,1970)提出統合成員需要及組織目標的幾種領導模式,請問「透過組織提供成員某些誘因以滿足個人的需求,而個人亦以時間和精力回報組織,為組織工作達成組織目標。」此種方式屬何種模式?
- 8 下列文句「」中的成語,何者使用最恰當?(A)安和樂利的生活中,人人「食不暇飽」,和樂融融(B)旅遊可以增廣見聞,讓人「百廢俱興」,心曠神怡(C)儒家思想博大精深,雖歷數千年,仍能「老當益壯」(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