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2. 丞懋某天的日記內容如下:「屋外的綿綿細雨已經下了兩個星期,討厭的鋒面不知道還要滯留多久?明天雖然放假,看樣子又無法跟同學一起去吃雞排了。」請問:這最可能是下列哪一天的日記?
(A)1 月 10 日
(B)12 月 23 日
(C)5 月 19 日
(D)8 月 20 日。
(A)1 月 10 日
(B)12 月 23 日
(C)5 月 19 日
(D)8 月 20 日。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下列關於世界氣候類型與降雨季節的配對,何者錯誤?(A)熱帶沙漠:終年少雨 (B)溫帶海洋氣候:全年有雨 (C)熱帶雨林氣候:全年有雨 (D)溫帶地中海型氣候:夏雨冬乾。
- 位於北美的阿拉斯加、南美洲的智利、祕魯,以及亞洲的日本、印尼都曾發生大規模地震,造成傷亡。請問:上述地區地震發生頻繁的原因和下列哪一地理條件最為相關?(A)板塊擠壓 (B)冰河侵蝕 (C)風力侵蝕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近年來因其豐富的天然資源而吸引眾多臺商前往投資設廠,但是下列哪一類型的臺商在當地無法獲得充分的原料供應,比較容易倒閉? (A)石油公司 (B)棉襪紡織公司 (C)哈密瓜牛奶飲料公司
- 【題組】正常情況下,關於血流方向的描述何者正確?(→代表血流方向) (A)甲→e (B)乙→b(C)丙→d (D)丁→a。
- ◎ 圖 10 和圖 11 為具有競爭關係的甲、乙兩種生物,分別在相同條件之不同燒杯中培養的族群生長曲線;圖 12 為兩種生物混合在同一燒杯培養時的族群生長曲線,請依此回答 38 題:【題組】37
- 下表是臺灣海岸地形的比較表。請問表格中的敘述何者是完全正確的? (A)甲 (B)乙 (C)丙 (D)丁。
- 俄羅斯工業發展條件甚佳,卻不如中國獲得全球各地企業的大量投資,以下哪一因素並非相關的原因?(A)政治局勢不穩定 (B)氣候太乾、冷(C)宗教複雜 (D)土地面積太大,基礎設施不足。
- 小森出國遊玩,在當地「洋蔥式屋頂」教堂前打卡紀錄,這應該是哪ㄧ國的獨特建築?(A)法國 (B)俄羅斯(C)希臘 (D)荷蘭。
- 右圖(一)為中國河套地區簡圖。請問:以下哪一位同學對此地區的敘述完全正確?(A)小黃:河套平原位於季風氣候區、農業發達(B)小綠:甲地利用渠道灌溉、盛產稻米,有『塞上江南』之稱(C)小紅:乙地為古
- (六)、圖十一是人體心臟剖面圖,請依據圖中代號回答第 38~40 題。圖十一【題組】請問哪些血管內是充氧血? (A)a、b、 c (B) a、b、e (C) b、c (D) c、d。
內容推薦
- 下表為臺灣東、西部海岸的比較,其中何者正確?
- 下列哪一項地理條件不是促成西歐河運發達的原因?(A)鄰近海洋,氣候濕潤,河川流量穩定(B)地勢平坦,河川流速和緩(C)河道間有東西向運河聯繫(D)地勢南高北低,多冰河地形。
- 3某一本歷史著作有如下的敘述:「在萬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學士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對其中一人諮詢較為頻繁,但從名義上說,他和另外的幾位大學士仍處於平等的地位。這以後的情況發生了變化,張居正名為首輔或
- 2明太祖曾經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廟。《孟子》一書中哪一句話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對孟子的不滿? (A)「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B)「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 (C)「非其君不事,非其民
- 4幾位同學討論某一主題時,各自發表意見如下: (甲)中國皇帝權力來自上天,不受監督與制衡 (乙)時代愈晚,相權愈輕,皇帝直接掌理朝政 (丙)中央政府設有言官,提出建言,針砭朝政 (丁)地方長官有一定任
- 5此一時期,君權高張,對於大臣、高官並不尊重。官員如觸怒天子,可能當眾遭到責罰,甚至押到午門外杖刑,年紀大的官員往往死於杖下。這本不是當時法典規範的刑罰,皇帝卻藉此樹立威望,壓抑大臣。這場景應發生於何
- 6一本書的作者批評當時的社會現象,指出:世人喜歡利用祖先彰顯自己,例如王家已經遷居本地數代,但王某詩文集中卻仍標示百年前的祖籍,以證明家世顯赫。這本書最可能是 (A)漢朝《風俗通義》 (B)唐朝《氏族
- 9以下是一位學者對太平天國的評價:「太平天國……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收到了『耕者有其田』的效果……而地主階級經過革命的打擊,不少人『視田業為畏途』,把部分資金投入工商業,成為民族資本的一個來源
- 8西元19世紀40至50年代,部分中國知識分子提出「制夷」的主張,其方法應該是下列何者? (A)製作槍砲 (B)發揚儒教 (C)君民共治 (D)改良官制。
- 7明清時期,政府允許普遍建立宗祠,要求族長依據家法管理族人及族產、主持祭典、教化和獎懲族眾、處理糾紛與爭端、監督完納賦稅等。請問:這些作為體現政府的用意為何? (A)貫徹圈地制度 (B)落實地方自治
- 10康有為表示「布衣改制,事大駭人,故不如托之先王,既不驚人,又可避禍。」由這段說法可知:「改制」 (A)是眾望所歸的行動 (B)必須避免保守派反彈 (C)是復古而不切實際的事 (D)將使國家陷入危機
- 11一位學者指出:「19世紀第三個四分之一期間的社會大動盪,給中國一個喘息的機會,以作一些地區性的經濟調整,但就全國而言,基本的人口土地關係依然故我,變化很小。」以下關於這段論述的說明,何者最為恰當?
- 有關臺灣海岸類型與離島成因的敘述,請問下列何者正確? (A)大陸島形成最主要原因是因為海水面下降的關係 (B)岩岸主要是因為山地與丘陵逼近海岸而形成 (C)火山島的形成主要是因為火山作用,臺灣
- 下列關於地形、降水量和氣溫三者的關係的敘述,何者正確? (A) 阿安:「迎風坡比較多雨。」 (B)阿順:「背風坡比較多雨。」 (C) 阿任:「地勢愈高,氣溫愈高。」 (D)阿哲:「緯度愈低,氣
- 右圖(二)為某家旅行社的中國之旅路線。請問:若要給這段行程做介紹廣告,哪一詞句最適合﹖ (A)甘甜瓜果齒留香,維族姑娘裙飛揚 (B)走進黃河源頭,探訪世界屋脊(C)豪情塞上江南遊,高原風情威風鼓
- 下列哪一個國家因位於板塊交界處,多地震、火山活動?(A)甲 (B)乙 (C)丙 (D)丁。
- 坎井工程的設計有暗渠、豎井等,其主要考慮的因素為何? (A)順應當地複雜的地形(B)防止水分蒸發的損失 (C)防止牲畜掉入坎井 (D)增加灌溉的安全性。
- 素有塞上江南之稱的河套平原,在乾燥的環境中創造了大片的農田景觀,其灌溉主要是引自下列哪種水源? (A)地下水 (B)高山雪水 (C)青海湖湖水 (D)黃河河水。
- 「……為中國最高的盆地,毫無水氣,難以發展農業,但因天然資源十分豐富,如石油、池鹽、煤等,因此成為人們口中的聚寶盆。」上述這段話是在描述哪個盆地?(A)準噶爾盆地 (B)哈密盆地 (C)柴達木盆
- 中國「西部大開發」是希望將西部區域提升為現代的地區,其中包括四個重要工程,以下選項何者不屬於此工程建設? (A)南水北調 (B)京廣鐵路 (C)西氣東輸 (D)西電東送。
- 關於世界七大洲、三大洋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非洲的面積最大 (B)因紐特人是居住在南極的原住民(C)美洲與歐洲之間的海洋為印度洋 (D)大洋洲主要散布在太平洋上。
- 【題組】設 的距離可以是下列何者?(A) 0(B)2 (C)4 (D)6 (E)8 。
- 12下圖是出現於清代的某種證明文件,持有此文件的人最有可能是: (A)傳教士 (B)洋商 (C)地方生員 (D)朝廷漢官。
- 捷克在計畫經濟時期以軍火工業為主,後來更藉此優勢發展哪一類型的產業?(A)石化業(B)造船工業(C)高科技工業(D)汽車工業。
- 13史載某一軍種的特色是「各有宗派,故上下相親」、「將卒親睦,各護其長,其將死,其軍散,其將存,其軍完」。其軍,「兵為將有」,服從主帥一人,形成地方武方。請問:此軍種為下列何者? (A)太平軍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