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三、閱讀題組(每題2分): 春日結束前,一個薄涼黃昏,我在自由廣場練完馬拉松時遇見他。稱他,而不稱她,是因那隆起的肩胛、寬大的骨架,予人雄性的感覺。他,是一隻西莎流浪狗。 不同於有名的「西莎罐頭」上,那漂亮可愛的狗明星所予人的印象,這頸間戴一只褪色項圈的流浪西莎,腰腹凹扁,長毛灰黃骯髒、糾結成絮,肩背有一塊暗褐潰爛,溼濡的嘴毛則因口涎浸染,一片鏽紅汙漬。只見他步履蹣跚,不時停下搔癢,百無聊賴過街後,轉進騎樓,越過市場邊緣,踅入小巷,漫無目的,又繞回原先騎樓。 由於是垂頭喪氣的髒狗,路人多側身閃避。出門放風的家犬,在主人狗鍊束縛下,撲將過來不成,也齜牙咧嘴朝他猛吠。不過,經過某洗車行,當西莎就著塑膠桶咕嚕咕嚕大口喝水時,那滿身油汙的洗車工,倒很有興趣地微笑看著,沒有趕他。我再次想起罐頭上,那惹人喜愛、吸睛無數的西莎明星。他原也該如此神氣漂亮的,不是嗎? 西莎的故鄉,是遙遠的蘇格蘭高地,他的學名是「西高地白㹴」。這種蘇格蘭犬,據說是一種溫和聰明、服從性很強的狗。由於我曾兩度前往蘇格蘭高地旅行,因此對這來自蘇格蘭的朋友,格外湧生好感與親切。 高緯度且瀕臨北海的蘇格蘭,記憶中,是一處廣布峽灣、丘陵與湖泊的地方。柔緩的矮坡上,終年有悠然吃草的綿羊、溫柔淡紫的石楠花,以及冰河歲月留下的磊磊白石。火車行走於此廣漠乾淨、罕見人煙的北國大地時,天高雲遠,薄霧朦朧,我總幻覺有低吟的風笛聲隔山傳來。那清寂敻遠之感,常令我想起高中上音樂課時非常喜愛的一首歌〈蘿蔓湖畔〉,那美麗的哀愁、高曠的情懷、悠揚的旋律,正是蘇格蘭民謠最令人低迴的特色!若眼前這西莎,還在他美麗的故鄉,該會多麼快樂地跑過滿山遍野的石楠花叢,在那寧靜蒼綠的大地上放肆奔縱。 薄暮時分,天色漸暗,由於與朋友約定見面的時間將至,我不再尾隨西莎流浪路線,逕轉至捷運站出口,和朋友會合。我告訴朋友西莎之事,且想起西莎前額飄下的幾綹長毛所微微遮住的眼睛。那失神失望卻充滿靈性的雙眼,一路覓索,似正在這廣大世界上,尋找一樣非常非常重要的東西,除了這東西,整個世界都不存在,也無關緊要! 我問朋友,那會是什麼呢?朋友不假思索的回答:「當然是他主人啊!他在找他主人!而且一定還很擔心著急,主人怎麼不見了?會不會有危險?我要趕快找到主人保護他!」 唉,是的,這不知何謂拋棄、出賣、欺騙,卻還一心牽掛著主人的忠誠者啊!當主人帶他上車,他興高采烈且完全信任地聽命,終於來到一個陌生城市、從不曾到過的地方,車門打開,主人將他往外一推,引擎啟動,絕塵離去,獨留下茫茫然不知發生了什麼事的孤犬—據說,這便是許多流浪狗的由來。 思索著朋友這令人心痛的回答,陪他走進路旁便利商店買晚報時,迎面一列狗罐頭恰在架上美味紛陳:野菜豬排、鮮蔬起士牛肉、花椰馬鈴薯羊排、義大利肝醬小牛肉……。若再看見那西莎,我想,不能帶他回家,至少,請他吃一客罐頭,也算傳達一種溫暖吧! 走出便利商店時,街燈正逐一亮起,無數行人擦肩而過,但那孤獨落寞的身影卻早不知去向。一隻被棄的髒狗,在這華燈初上的城市,會有怎樣的命運呢? 但願噩夢過後,傷心疲倦的西莎,能幸運遇見愛他直至終老的新主人,並且每晚都夢到自己在故鄉美麗遼闊的蘇格蘭高地上,揚尾奔馳。再見了,西莎! (陳幸蕙 〈再見,西莎〉)
41. 關於做作者和西莎的互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作者會注意到西莎,是因為西莎徘徊在作者腳邊討食
(B)作者同情西莎的悲慘遭遇,臨走前買了狗罐頭給牠吃
(C)作者因要參加馬拉松比賽,只好放棄尾隨西莎的流浪路線
(D)作者尾隨著西莎走了一段路,並觀察路人看到牠的反應
41. 關於做作者和西莎的互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作者會注意到西莎,是因為西莎徘徊在作者腳邊討食
(B)作者同情西莎的悲慘遭遇,臨走前買了狗罐頭給牠吃
(C)作者因要參加馬拉松比賽,只好放棄尾隨西莎的流浪路線
(D)作者尾隨著西莎走了一段路,並觀察路人看到牠的反應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題組】物體在25秒內,共行駛了多遠距離? (A)150m (B) 250m (C)350m (D) 450m。
- 創客(Maker) 教育或稱自造者教育,最近成為國內教育熱門的議題及趨勢。以下敘述何者為非?(A)創客教育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迎向改變、主導未來的能力。(B)STEAM 新素養對創客教育是重要
- 在小學的課堂中,常見老師在黑板旁對於答對的學生立即加分給笑臉,違規的學生扣分罰站或指正。以下哪一個理論解釋較為合適?(A)斯金納(Skinner)的行為主義刺激-反應連結論(B)班杜拉(Albe
- 下列有關〈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的寫作手法分析,何者正確?(A)全文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為總綱 (B)首段用「開門見山法」點明主旨,次段則以正反兩面進行論述(C)「徵於色,發於聲,而後
- 維果茨基(Lev S.Vygotsky)所倡議的可能發展區,是介於兒童自己實力所能達到的水平,與經別人給予協助後所能達到的水平,兩者之間的差距。而在這種情形下別人給予兒童的協助,促進兒童發展就
- 【題組】作者讚美李漁是品蟹行家的原因為何?(A)用清蒸方式烹煮螃蟹 (B)堅持自己剝蟹來吃 (C)吃蟹時讓下人隨侍在側 (D)用瓜子、菱角當配菜食用
- 有良好的教學就有良好的班級經營,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愈精采,愈吸引學生注意,那麼學生在上課時出現的偏差或違規行為就會減少。請問以下那一個項目是班級教學管理首要重視事項?(A)教學的準備 (B)動
- 許多公益廣告找當紅偶像明星形象代言、學校公開表揚模範生等,都是期許能藉以強化推廣正向表現。請問以心理學哪個理論說明較為貼切?(A)斯金納(Skinner)的行為主義刺激-反應連結論(B)班杜拉(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孟子論述:「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他想啟示人們什麼道理?(A)脣亡齒寒 (B)天命難違 (C)多難興邦 (D)有容乃大
- 學校校園的規劃、教室的安排、典章儀式及師生互動,都有可能影響學生的態度和學習,此種措施稱為:(A)潛在課程 (B)顯著課程(C)虛無課程 (D)活動課程
內容推薦
- 對於冰山理論的敘述,以下何者為非?(A)美國家族治療大師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提出。(B)每個人就像一座冰山。浮在水面上冰山的一角,是與人相處時展現的言行,冰山下都是
- 常州 蔣用庵御史,與四友同飲於徐兆湟家。徐精飲饌,烹河豚尤佳,因置酒請六客同食河豚。六客雖貪河豚味美,各舉箸大啖,而心不能無疑。 忽一客張姓者,斗然① 倒地,口吐白沫,噤不能聲。主人與群客皆以為中河豚
- 美國心理學家艾瑞遜(Erikson)建立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認為第五個時期正值青年期,是人格發展歷程中多個關鍵中的關鍵,這個時期的發展危機是:(A)自動自發對羞怯懷疑 (B)勤奮進取對自貶自卑
- ( )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者讀音前後相同? (A)壹似「重」有憂者╱預防接「種」 (B)左「奉」食╱西子「捧」心(C)「悶」雷╱「燜」煮(D)「劃」火柴╱「劃」時代。
- 在填答問卷基本資料時,「性別」是屬於哪一種變項?(A)名義變項 (B)次序變項 (C)等距變項 (D)數值變項
- 將班上學生英語學習評量得分繪製成次數分配圖,發現兩側分布次數較高,我們可稱此現象為何?(A)常態分配 (B)矩形分配(C)正偏態 (D)雙峰分配
-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總綱的學習重點係由哪兩個向度構成?(A)能力指標、表現標準 (B)學習表現、學習內容(C)能力指標、學習重點 (D)學習重點、學習表現
- 從評量資料的解釋的觀點而言,通過教師資格檢定考試,屬於何種評量?(A)常模參照評量 (B)標準參照評量(C)總結性評量 (D)形成性評量
- 特殊教育法對「推展身心障礙兒童之早期療育」,其特殊教育之實施,應從幾歲開始?(A)一歲開始 (B)二歲開始 (C)三歲開始 (D)四歲開始
- 關於身心障礙學生個別化教育計畫(IEP),以下敘述何者正確?(A)學校應於新生及轉學生入學後二個月內訂定完成。(B)在學學生之個別化教育計畫,應於開學後一個月內訂定完成。(C)學生個別化教育計
- 校長及每位教師每學年應在學校或社群整體規劃下,至少公開授課一次,並進行專業回饋。明定在:(A)九年一貫課程網要 (B)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C)教師法 (D)國民教育法
- 特殊教育與支持服務,不包括以下哪一項?(A)學習輔導 (B)生活輔導(C)諮詢服務 (D)指定選班
- 教師知悉服務學校發生疑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者,應如何正確作為?(A)找資深的老師請教討論。(B)立即通報學務處。(C)先找當事人了解清楚,儘可能不張揚。(D)校內儘快處理,不要讓事
- 「民本主義與教育」一書中提及,人類幼稚期具有依賴性與可塑性兩大特性。依賴性顯示幼兒具有生長可能的性質;可塑性印證人類有受教育的可能性。請問此書的作者是哪一位?(A)皮爾斯(G.S.Pierce
- 黃老師常常勉勵自己:「教育是改變生命的力量,教師是靈魂的工程師。」黃老師的理念呼應了哪一個教育原理?(A)教師效能感 (B)自我增強(C)社會學習論 (D)認知建構論
- 下列有關直流電動機和發電機的敘述,何者錯誤? (A)直流電動機是種將電能轉變成力學能的裝置 (B)發電機的原理是電磁感應定律的應用 (C)發電機線圈中,應電流總是以阻止磁場發生變化的方式來流動 (
- 強調學生親自操作、活動為基礎的教與學,以發展學生自己的思考架構,並認為教師應該花時間在教學情境的設計,而不是知識的傳授,真正的學習是來自於學習者主動建構其架構,而不是教師提供架構,因此鼓勵學生
- 聽一場冗長的演講,通常演講之初的內容,比較容易被記住。此現象為何?(A)初始效應 (B)時近效應(C)順攝抑制 (D)到攝抑制
- 二、進階思考題30%(每題2分、共十五題)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使用正確? (A)夜市人潮洶湧,各種攤位「滄海桑田」,滿足每一個人衣食住行的各種需求 (B)他穿上那套衣服「儼然」像個運動員 (
- 當聲源移動時漸趨近聽者,聽者所聽得之聲音為 (A)頻率較聲源所發之頻率為大,響度也變大 (B)頻率不變,響度變大 (C)頻率較聲源所發之頻率為小,但響度變大 (D)頻率不變,響度不變。
- 小學中低年級的學生,在皮亞傑(J.Piaget)的認知發展理論是屬於哪一個階段?(A)感覺動作期 (B)前運思期(C)具體運思期 (D)形式運思期
- 學校依「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條例」,就學校事項進行整合性實驗之教育,但項目內容不包括下列哪一項:(A)校長資格與產生方式 (B)學生修業年限(C)教職員工之資格與進用方式 (D)學校制度與行政
- 清儒「沒有人會否認磨鍊的重要性」這句話的意思與下列何者相同? (A)誰都會否認磨鍊的重要性 (B)人人都否定磨鍊的重要性 (C)有誰能否認磨鍊的重要性 (D)否定磨鍊重要性的人是誰。
- 下列文句的修辭敘述,何者不正確? (A)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排比 (B)或列隊而出,或千里單騎,或比肩齊步,或互相追逐—設問 (C)屋頂上的雨
- 關於實物對單一面鏡的成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凸面鏡所成的像皆為正立縮小虛像 (B)凹面鏡成實像時,像比原物體大 (C)凸面鏡所成的像皆為倒立放大實像 (D)凹面鏡成虛像時,像比原物體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