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8.「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句中的「甘、美、安、樂」皆使用了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的意動用法,古漢語中類似這種詞類活用的例子很多,動詞和賓語之間不是支配關係,而是「認為/以……做為」的關係,這種動詞與賓語間的關係叫做意動關係,表示意動關係的動詞叫「意謂動詞」。以下「 」內的字,當作意謂動詞用的選項有:
(A)柳下惠,不「羞」汙君
(B)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孔子「賢」之
(C)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D)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於薛乎?
(E)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
(A)柳下惠,不「羞」汙君
(B)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孔子「賢」之
(C)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D)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為收責於薛乎?
(E)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
參考答案
答案:C[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1),C(4),D(4),E(0)
內容推薦
- 7 9 . 下 列 何 者可 以 用為平 面 放 樣的 工 具或材 料 ? (A)平板儀(B)經緯儀 (C)龍門板(D)塑 膠 水 線。
- 下列何者為假設語氣? (A)雖然,使後之為君者,果能保此產業,傳之無窮,亦無怪乎其私之也 (B)向使無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C)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為天下之大公
- 老子處春秋混亂世局,他認為混亂根源,在於人們各出其智、各逞其能,競相追求自認好的事物,逃避自認壞的事物,才會產生許多詐偽,而使天下擾攘不安。其實,宇宙事物,有正的一面,就有反的一面,隨時變化。下
- 某班數學老師算出學生學期成績後,鑑於學生平時都很用功,決定每人各加5分(加分後沒人超出滿分),則加分前與加分後,學生成績統計數值絕對不會改變的有 (A)算術平均數 (B)眾數 (C)中位數 (D
- 7 8 . 關 於 輔 助線 的 描述何 者 為 正確 ? (A)所畫 出 的 輔助 線 須比完 稿 後 的重 線 還要長 (B) 比 較理 想 的圖面 是 盡 量保 留 輔助線 (C) 輔 助線 的
- 下列敘述中,請選出字義相同者: (A)量而不欲「入」者/風俗「入」人之深(B)固「扃」鐍/余「扃」牖而居 (C)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強」人所難(D)以「博」我一人之產業/「博」我以
- 下列作家及其相關事蹟、作品風格、名篇著述的配對,正確的選項是哪些?(A)曹操/望梅止渴/古樸直言/《短歌行》(B)曹丕/煮豆燃萁/骨氣奇高/《燕歌行》(C)王粲/倒屣相迎/時有齊氣/〈登樓賦〉(
- 18至20題為題組:請閱讀下列文章,回答第18-20題齊白石在一幅白菜畫上題字,言白菜是蔬菜之王,可見齊老是偏愛白菜了。我呢?我偏愛苦瓜。苦瓜形狀美,味道也美。青青的葉子,奮不顧身地爬呀爬的,看了十分
- 一組資料有五個數據,分別為1000,1000,1000,1000,1000,下列何者為這組資料的樣本標準差? (A)0 (B)(C) (D)-1 。
- 7 7 . 下 列 有 關景 觀 水池的 敘 述 何者 正 確? (A) 溢 水 口最 低 點即為 水 池 水面 完 成高程 (B) 景 觀生 態 水池不 會 用 氯錠 除 藻 (C)加 氯 錠 除藻
內容推薦
- 8 0 . 有 關 立 支架 的 敘述下 列 何 者正 確 ? (A)支 撐 架 與樹 木 結合部 位 的 捆綁 應 以軟墊 包 覆 樹幹 保 護樹皮 (B) 支 架的 高 度不會 因 樹 木的 高
- 在工程中,標題欄顯示右側符號時,表示該圖採用何種角法? (A)第一角法(B)第二角法(C)第三角法(D)第四角法
- 21至22題為題組:請閱讀下列短文,回答第21-22題作文之法,意之曲折者,宜寫之以顯淺之詞;理之顯淺者,宜運之以曲折之筆。題之熟者,參之以新奇之想;題之庸者,深之以關繫之論。至于窘者舒之使長,縟者刪
- 寫作論說文時,若能以生動淺顯的比喻來說明不易明白的道理,便能使義理鮮明,印象深刻,而達到「喻巧而理至」的境地。下列哪些選項符合此一寫作技巧的說明?(A)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
- 下列有關老子的敘述,何者錯誤?(A)認為道是萬物的主宰與根源,因此道具有賞罰的意志(B)其書《道德經》乃為一韻散結合的作品,《四庫全書》列為經部(C)其政治理想以「小國寡民」為代表,〈桃花源記〉
- 焦點 F(3,5),準線 L:y= 1 的拋物線方程式為
- 【題組】下列有關本文的說明何者正確?(A)內容、構思、篇幅、文詞、寫作技巧等等皆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B)「理之」、「參之」、「深之」、「文之」等詞語的組成皆為動賓結構(C)作者認為平庸的題目要寫
- 關於〈原君〉一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文中分別闡發了「公天下」與「家天下」的見解,前者如「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後者如「不以一己之害為害,而使天下釋其害」(B)旨在探討設立君王的道
- 蘇格拉底說:「我們需要的愈少,就愈接近上帝。」雨果也說:「對物質過於熱情,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罪惡。」而在中國,不論是儒家或道家,都反對物質生活的耽溺,請問下列哪些選項符合此意旨?(A)君子憂道不
- 下圖之影像中,箭號所指的高回音區為下列何者? (A)lateral shadow artifact(B)reverberation artifact(C)acoustic enhancement
- 10右圖為某班50位學生體重的以上累積次數分配曲線圖:根據右圖,體重55公斤以下的有(A)32人 (B)55人 (C)18人 (D)10人
- 下列選項「 」內的字,以另一字代替後,意義不同的選項是:(A)「若」何為生我家?→「你」(B)不以隱約而弗務,不以康樂而「加」思→「移」(C)常人貴遠賤近,向聲背實,又患闇於自「見」,謂己為賢→
- (25)中醫傳統有手術、推拿、針灸與本草等。不過到宋代之後,儒醫興起,把中醫傳統純化成本草。此後,有名的醫家大體也以本草著名。試問以下哪一觀念最適合解釋此變遷?(A)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B)文獻
- 某次考試共有15題,任選10題,但前4題必須要做答,問有幾種選法? (A) (B) (C) (D) (E) 。
- 下列有關建安文學的說明,依序填入的內容,何者正確?「建安是 (甲) 的年號,所謂的建安文學是指東漢末年至三國曹魏年間的文學作品,此時在政治上雖動盪未安,但文學上卻蓬勃發展,成果豐碩。在辭賦方面,
- 下列哪些組別使用了相同的修辭格? (A)有無相生,難易相成/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 (B)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C)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將不勝其
- 將 化成循環小數【1】。
- 請依文意推論此篇是出自《世說新語》哪一門類?(A)德行(B)言語(C)文學(D)雅量二、多重選擇題(50%)說明:每題5分,答錯一個選項扣1分,該題未作答者扣5分。共20題,計50分。
- 建安文學富於時代精神,充分反映出當時的社會現實。在內容方面,以反映戰爭亂事的實況、表達建功立業的理想、吟詠自身悲涼的境遇等三類主題內容為多。試問下列選項哪些是表達作者希冀「建功立業的理想」?(A
- 所謂「比較關係」是在文句中指出二種以上相互較量的事物。下列選項何者含有比較關係?(A)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司馬光〈訓儉示康〉)(B)無故而動民,雖有小恐,然孰與夫一旦之危哉?(蘇軾〈
- 請選出下列詩文中,正確的人物配對:(A)「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柳下惠(B)「薄世臨流洗耳塵,便歸雲洞任天真」:許由(C)「逍遙漆園吏,冥沒不知年,世事浮雲外,閒居大
- 今有一書信,起首的稱謂字跡模糊,努力辨識之後只能看清楚提稱語「膝下」二字,若僅考慮書信提稱語的常識以及人物間的稱謂關係,此信有可能是哪些情況?(A)杜甫寫給李白的信(B)蘇轍寫給蘇洵的信(C)曹
- 若以歷史的角度解讀文學作品,下列詩句所運用到的人物典故,正確的選項是:(A)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坐看紅樹不知遠,行盡清溪不見人──王維(B)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含光混世貴
- (26) 試問左圖呈現中醫的何種觀點?(A)機械論(B)有機論(C)整體論(D)宇宙論
- 下列各組「」中的字音,何組完全不同?(A)天「涯」海角/懸「崖」勒馬/「睚」眥必報(B)「靡」靡之音/何不食肉「糜」/上山採「蘼」蕪(C)「僭」越禮節/乃「簪」一花/奸佞讒「譖」(D)晨昏定「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