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 )在文章摹寫中,作者往往運用聯想力,將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等不同印象,轉移互通,如:我所知道的康橋一文中的「遠近的炊煙,……,在靜定的朝氣裡漸漸地上騰,漸漸地不見,彷彿是朝來人們的祈禱,參差地翳入了天聽」,「炊煙」是視覺印象,「人們的祈禱」是聽覺印象,這是運用了「以聽覺印象表現視覺印象」的摹寫法。根據此法,下列何者分析錯誤?
(A)「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以聽覺表現嗅覺印象
(B)「山與山之間/由蟬鳴拉起的棧道/歌聲/如山花般爆燃」—以視覺表現聽覺印象
(C)「三粒苦松子/沿著路標一直滾到我的腳前/伸手抓起/竟是一把鳥聲」─以聽覺表現味覺印象
(D)「晴天之後仍然是完整無憾飽滿得不能再飽滿的晴天,敲上去會敲出音樂來的稀金屬的晴天」─以聽覺表現視覺印象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