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一、文章解讀(占 9 分:第1題 3 分,第2題 6 分)  閱讀框線內的文字後,回答下列問題: 答案必須標明2分列書寫。2合計文長約 150∼200 字(約 7∼9 行)。  在明代王祖嫡的《師竹堂集》中,有一篇〈缺陷說〉認為「缺陷」是世界的本質,因此天地間一切不能圓滿,乃勢之必然,人只有隨著缺陷而順受,才能清心省事,才能惜福保身。如果必求人生的圓滿,是逆勢和造物者相爭了!他舉例說:已做官的人,想求仕途更圓滿,第 7 頁共 7 頁 國文考科就會急切地生出覬覦之心;已暴發的人,想求財富更圓滿,那造物者會笑他太勞心,連路人也會批評他的非分了。因此,除了在「德業」上不能視缺陷為當然外,人生百事,不接受缺陷的現實,都違反了自然的原則。不過,依我看,缺陷之所以美,並不是圓滿不美,而是圓滿不可得。在無可奈何中,人以不甘雌伏的生命力,逆勢與造物者或自身的難點相爭,積極進取以求超越,明知其不可而為之。所追求的圓滿愈具價值,則逆勢抗爭的意志就愈堅定;所遭遇的事件愈悲切,則企求超越的情操就愈壯烈。所謂缺陷美應該就是悲壯美,它是建立在積極的、反宿命的、盡其在我以求超越的人的價值之上,而不全是消極認命的清心省事,更不是非分貪婪的獨占滿足,它是以缺陷、遺憾當作砥礪道行的方策,「轉禍為福」,「因敗立功」。在煩惱中證菩提,缺陷之美,該在這裡吧! (改寫自黃永武〈缺陷世界〉)
1請說明王祖嫡對「缺陷」的看法。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
統計:A(0),B(1),C(4),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