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3嘉祐四年蘇軾、蘇轍赴汴京途中,經過三峽各寫了一首〈江上看山〉,下列關於這兩首詩的說明,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船上看山如走馬,倏忽過去數百群。前山槎牙忽變態,後嶺雜沓如驚奔。 仰看微徑斜繚繞,上有行人高縹緲。舟中舉手欲與言,孤帆南去如飛鳥。(蘇軾〈江上看山〉)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榛赤如赭。暮行百里一回頭,落日孤雲靄新畫。 前山更遠色更深,誰知可愛信如今?唯有巫山最穠秀,依然不負遠來心。(蘇轍〈江上看山〉)
(A)二詩均情景交融,在秀麗景物的描繪中,表現出詩人忘懷得失、超脫世俗的情懷
(B)蘇軾側寫船行之速,並以「飛鳥」形容之;蘇轍藉由眾山朝、夕景色的變化凸顯巫山之美
(C)蘇軾運用「如走馬」、「如驚奔」的譬喻句來寫所見的山景;蘇轍則對巫山景色細部摹寫,譽之「最穠秀」
(D)二詩既寫山景,又提及人的活動,蘇軾寫人在山徑上行走,蘇轍寫遠來之人在山中流連忘返
(E)蘇軾著重動態描寫,善於以動寫靜,節奏輕快迅捷;蘇轍注重靜態描寫,善於寫景繪色,層層鋪墊烘托

參考答案

答案:B,E
難度:非常困難0.0724638
統計:A(28),B(36),C(29),D(13),E(38)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