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1閱讀下文,選出符合內容的選項:  我們說建築總是根植於一定的文化土壤和文化背景中,宋代的建築風格也深深的烙上了宋型文化的痕跡。首先是建築的尺度縮小。不管是北宋首都,還是南宋首都,其城池和宮殿的規模都遠遠小於唐代長安。至於陵墓建築尺度趨小,也很明顯。這種建築布局雖然與當時的國力貧弱有關,但主要還是受到當時理學思想的影響,理學提倡「存天理、去人欲」,因此當時的中國文人學子及整個民族的文化心態,都有「向內轉」、「內斂」、「內傾」的特性,在物質層面上不求其宏大,而在精神象徵意義上具有深廣的蘊意。正如宋代理學家邵雍言「心安身自安,身安室自寬」、「氣吐胸中,充塞宇宙」。  其次是建築布局隨意。完全打破了「坊」、「市」界限,商業活動不再限制在特定的區域,住家和商業貿易、手工業作坊等直接面對街道,形成了臨街設店的平面布局,並且取消夜禁制度,體現了城市市民意識和實用觀念的甦醒,也體現了宋代文化的世俗化、平民化傾向。  再次是建築風格改變。宋代的宮殿不論是群組建築還是個體形象都是清雅柔逸之風采,尤其是屋頂形象,屋脊、屋角有起翹之勢,給人輕靈、柔美、秀逸的感覺。宋代的園林建築更是纖巧秀麗,融自然美與人工美於一體。建築的這種風格和宋代的繪畫、雕塑都有相似之處。另外,宋代還產生了大量的書院建築,這與宋代教育制度密切相關,因為宋代重文輕武的國策,以及擴大科舉取士名額的政策,使大量寒門學子奔求功名有望,極大地刺激了各類書院的發展,也促進了書院建築的發展。(改寫自高偉〈宋代建築的特點及影響〉)
(A)宋代建築物規模小於唐代,完全是因為國力較唐代貧弱的緣故
(B)宋代因理學興起,對建築體的要求,重精神意涵而輕規模大小
(C)宋代因應庶民需求,形成住商合一的建築布局,反映實用概念
(D)宋代建築風格導致繪畫、雕塑等藝術作品往輕巧秀麗方向發展
(E)宋代重視科舉,刺激書院大量興起,間接形成重文輕武的國策

參考答案

答案:B,C
難度:非常困難0.181818
統計:A(4),B(56),C(42),D(31),E(28)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