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適(1)客稷下,方與表兄李篤之對燭飲。忽聞有聲如雷,自東南來,向西北去。眾駭異,不解其故。俄而(2)几案擺簸,酒杯傾覆,屋梁椽柱(3),錯折(4)有聲,相顧失色。久之,方知地震,
    各疾(5)趨出,見樓閣房舍,仆而復起,牆傾屋塌之聲,與兒啼女號,喧如鼎沸。人眩暈不能立,坐地上,隨地轉側(6)。河水傾潑丈餘,鴨鳴犬吠滿城中。
     逾一時許,始稍定。視街上,則男女裸聚,競相告語,並忘其未衣也。後聞某處井傾仄(7),不可汲,某家樓臺南北易向。棲霞山裂、沂水陷穴,廣數畝。此真非常之奇變也。
  
注釋:(1)適:剛好。(2)俄而:不久。(3)椽柱:粗大的柱子。(4)錯折:折斷。(5)疾:急速。(6)轉側:翻轉傾側。(7)仄:傾斜。

29.依據本文,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此次地震發生的時辰同於「三更畫舫穿藕花」 。
(B)以倒敘法記敘地震發生的經過。
(C)空間的描摹是從屋內到屋外再到街上。
(D)作者善用對比法生動描寫人們在地震時的恐懼。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