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3.一電鍋標示的規格為電壓 110 伏特、功率 880 瓦特(功率即單位時間內所作的功)。今接於 110 伏特的電源上(1 度電=1 仟瓦小時),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通過電線上的電流為 4 安培
(B)電鍋的電阻為 27.5 歐姆
(C)使用 1 分鐘產生熱能為 45000 焦耳
(D)使用 5 小時消耗 4.4 度電。
(A)通過電線上的電流為 4 安培
(B)電鍋的電阻為 27.5 歐姆
(C)使用 1 分鐘產生熱能為 45000 焦耳
(D)使用 5 小時消耗 4.4 度電。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將質量相同的金、銀、鉛和鋁分別做成正立方體,則何者的邊長最小?(金、銀、鉛、鋁的密度分別為 4 及 7 g/cm3)(A)金 (B)銀 (C)鉛 (D)鋁。
- 在中國遠古的傳說中,堯、舜、禹這三位君主雖然彼此皆無血緣關係,但均因「傳賢不傳子」,而沿襲成為君主。這種中國歷史初期的君主傳位方式,其名稱為何?(A)察舉(B)世襲(C)禪讓(D)家天下。
- 下列有關地質作用的敘述何者錯誤 ?(A) 冰川具有強大侵蝕力,其挾帶的沉積物常在所經之處底 層 岩 石 上 留 下 刮 痕 , 並 將 山 谷 侵 蝕 成 U 形 谷(B) 風夾帶的沙粒,可對
- 某分子的結構模型如下圖所示,黑球表碳原子,白球表氫原子。下列有關此分子的敘述,何者錯誤? (A)此分子是有機化合物 (B)此分子的分子式是 C3H8 (C)此分子在常溫常壓下是液體 (D)此分
- ( ) 在某介質中一連續週期波的波形,如右圖所示。假設甲、乙兩點相距90公分,波源做一次完整振動需3秒,則下列何者是這個週期波在此介質中傳遞時的速率? (A)10cm/s (B)20cm/s (
- ( ) 自然界的氧有三種原子: ,下列有關此三種原子的敘述何者正確?(A)三者之中子數相等 (B)三者之質子數,以為最多 (C)三者之化學性質有很大的差異 (D)電中性時,三者之電子數相等。
- ( )小城在整理實驗室時,發現三罐標籤脫落的液體甲、乙、丙。經過測試後,三瓶均能使石蕊試紙呈現紅色,甲液體有刺激性氣味;乙液體照光後會產生紅棕色氣體;丙液體呈油狀,且沸點最高。則甲乙丙三瓶分別可
- 【題組】( )若使白紙與平面鏡垂直如圖放置,則在平面鏡內由左而右排列情形,下列何者正確? (A) (B) (C) (D)
- ( )關於鹽類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一定易溶於水 (B)水溶液都呈中性 (C)都是電解質 (D)可藉由酸鹼中和反應得到。
- ( )下列哪一項因素會影響有機化合物的性質?甲.組成元素的種類;乙.組成元素的個數;丙.組成元素的排列方式;丁.組成元素的來源 (A)只有甲 (B)只有甲、乙 (C)甲、乙、丙 (D)全部。
內容推薦
- 下列何者是純物質?(A)雨水 (B)汽水 (C)自來水 (D)蒸餾水。
- ( )某物體從起點向東運動,速度(v)-時間(t)關係如下圖,則 4至 秒時,物體的位移為何?(A)20m、向東 (B) 20m、向西(C) m、向東 (D) m、向西
- 世上運動員莫不以取得奧運金牌為無上榮耀,體育精英齊聚一堂較勁的奧運會,實則早在西元前776年,即因酬謝天神宙斯而舉辦。請問:當時比賽地點是在右圖中的何處? (A)甲(B)乙(C)丙(D)丁
- 若電力經電線輸送至用戶端的過程中,輸送功率維持不變,發電廠供電的功率亦不變,則當發電廠將電壓升高 10 倍時,輸送過程中所消耗的電能將為原來的幾倍?(A)1/10 (B)1/100 (C)1/1
- 西漢在武帝即位後國勢雖然興盛,但仍然無法避免滅亡的命運。導致西漢滅亡的主要原因為何?(A)幼主登基(B)外戚奪權(C)民變(D)宦官亂政。
- 下列何種性質可用來區分純物質與混合物? (A)沸點是否固定 (B)是否具有導電性 (C)是否具有延展性(D)常溫常壓是否為固態。
- 硬度可表示礦物或岩石抵抗磨損能力的高低,今使A、B、C三種礦物彼此互相刻劃所得結果如附表所示,若V表示受損、×表示未受損,試問其中何者的硬度最排在中間? (A) A (B) B (C) C (
- 小慧的歷史老師希望大家以目前的臺灣經濟及社會發展為主題,上網蒐集資料完成作業。以下是她所收集的資料,請你從內容判斷,哪一項內容才是完全正確的?(A)目前臺灣的出口商品,以電腦主機板、螢幕顯示器、
- ※題組二:下圖是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分布圖,請問:【題組】下列有關中國新石器文化遺址的敘述,何者正確?(A)甲是出土黑陶的仰韶文化(B)乙是出土彩陶的龍山文化(C)丙是最早發現稻米遺址的河姆渡文化(
- 孔劉在書上看到一幅敦煌壁畫,畫中的內容呈現出邊疆民族與中原地區貿易往來的景象,有載著絲綢、鐵器的馬匹與駱駝,忙著交易的商人。請問:此種景象最早出現在何時?(A)西周末年,戎攻破鎬京後(B)秦王嬴政
- 下列何者屬於物理變化?(甲)巧克力在手中軟化;(乙)巧克力在手中遇熱變成液態;(丙)巧克力在胃腸內被消化吸收。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三者都是。
- 蛋白質、澱粉、纖維素、耐綸等,是由數千個到數十萬個分子重複排列連接而成的巨大分子,我們可統稱為什麼?(A)元素 (B)化合物 (C)有機化合物 (D)聚合物。
- ( )右圖是甲、乙兩車在直線道路行駛的位置與時間關係圖,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甲車做加速度運動,乙車做等速度運動(B)甲、乙兩車在第10秒時相會(C) 0~10秒內,兩車的平均速度相同(D)
- 小明家的冷氣機使用 220 伏特的電源,其功率是 1200 瓦特。此冷氣機的專用電錶在 7 月 6 日和 7 月 9 日的讀數如附圖所示,則此段期間,冷氣機約運轉多少小時?(A)25 (B)50
- 秦漢帝國都致力於對外的開拓,下列描述,何者錯誤?(A)秦始皇修萬里長城防禦匈奴(B)漢初對匈奴採和親政策(C)漢武帝為籌措攻打匈奴的經費,實施專賣制度(D)西漢初期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
- 文文利用簡單的方法將食鹽與細砂分離,利用濾紙過濾後,將濾液置於蒸發皿中加熱,最後得到白色顆粒的食鹽,這是利用食鹽的什麼特性將其分離出來?(A)顏色白 (B)沸點高 (C)溶解度大 (D)密度大
- 有關植物纖維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植物纖維製成的衣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 (B)燃燒植物纖維時,有類似紙張燃燒時的氣味 (C) 棉、麻等屬於植物纖維 (D) 主要成分元素為碳、氫、氧、氮、硫
- 小野在圖書館看到一本內容豐富有趣的臺灣歷史圖冊,請你根據圖片中所呈現的經濟產業或建設成果,判斷它們出現的時間先後,並排列順序: (A)甲乙丙 (B)丙乙甲 (C)甲丙乙 (D)丙甲乙。
- 圖(一)為美洲某地的氣候圖。請問該氣候圖所代表的區域內,最常遭遇下列何種自然災害? (A) 颶風 (B)地震 (C)暴風雪 (D)龍捲風
- 秦初曾為封建制度或郡縣制度,有過一番爭論。下列哪一種說法最能夠說服秦始皇,成為採行郡縣制度的理由?(A)祖宗之法不可改變(B)周代採行此制度,享國長久(C)中央集權,不易產生叛亂(D)地方分權,
- 如圖10個物體可能分屬幾種物質? (A) 2種 (B) 3種 (C) 5種 (D)10種。
- 有關蛋白質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 蛋白質遇熱之後會凝固成白色固體,但放在酸或鹼的環境中穩定沒有反應 (B)黃豆、米、麥中含有植物性蛋白質,皮膚、毛髮、肌肉等含有動物性蛋白質 (C) 由各
- 【題組】承上題,這是利用所收集的氣體具有哪一種性質?(A)易溶於水(B)不易溶於水 (C)與氣體是否易溶於水無關(D)氧氣具有助燃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助燃性
- 荷蘭人在探知西班牙人裁減臺灣北部的駐兵後,於西元1642年出兵,將西班牙 人逐出臺灣,獨占全臺。請問:當時西班牙人大量減少駐臺守軍的原因為何?(A)明朝實施海禁政策 (B)日本實行鎖國
- 華陀被後世讚頌醫術高明,因其在醫學上有重大的突破與貢獻。下列有關華佗成就的敘述,何者正確?(A)使用麻醉藥進行外科手術(B)著有《傷寒雜病論》(C)被後世尊稱為醫聖(D)最早使用疫苗進行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