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 1815年英軍統帥威靈頓公爵率領英、普、俄等國的聯軍,和拿破崙指揮的大軍正面交鋒。一天之內,反覆衝殺之下,法軍陣亡40,000人,而聯軍也損失22,000人,最後拿破崙大敗,而被放逐海外。請問:這場戰役為何?
(A)美國獨立戰爭
(B)征俄之役
(C)清教徒革命
(D)滑鐵盧之役。
(A)美國獨立戰爭
(B)征俄之役
(C)清教徒革命
(D)滑鐵盧之役。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下列事件依發生的先後順序排列,何者正確? (甲)英國光榮革命 (乙)法國大革命 (丙)英國清教徒革命 (丁)美國宣布獨立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甲丁乙 (D)丙丁乙甲。
- 附圖為18世紀的諷刺漫畫,圖中的3個人物分別象徵當時法國的三個階級,其中只占人口不到1%的教士與貴族卻欺凌著絕大多數的平民。這幅漫畫所諷刺的社會現象狀況最後成為當時哪一事件的導火線? (A)法
- 西元18世紀的知識分子會以下列哪項「新知」作為在聚會中的話題? (A)馬基維利的政治理論 (B)百科全書的知識分類 (C)演繹法的案例分享 (D)天體運行說。
- 在1848年的革命之後,被選為法國總統的他,利用人民緬懷過去的心理,改共和為帝制,積極重振法國聲威並擴張海外殖民地,與英國聯手攻打中國。這位人物是下列何人? (A)拿破崙 (B)梅特涅 (C)路易
- 在我國立法院開會期間,常見立委在會場上對於某人某事大肆抨擊,享有言論免責權。請問:上述的意見表達自由,正是下列哪位學者重要的主張? (A)哥白尼 (B)狄德羅 (C)伏爾泰 (D)笛卡兒。
- 英國之所以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是因為它擁有下列哪一條件? (A)最早向海外進行拓殖運動 (B)受啟蒙思想影響 (C)政治安定、煤礦蘊產豐富 (D)人口眾多,勞力充足。
- 18世紀,英國能以較和平的方式進行民主改革,避免了像法國那樣的流血革命,其最主要的原因為何? (A)議會政治的確立 (B)全民普選的落實 (C)成文憲法的規範 (D)國王掌權帶領改革。
- 法王路易十四、俄皇彼得大帝,兩者的共同點為下列何者? (A)為歷史開創出自由和民主的新方向 (B)主張政府的權力都是人民所授與 (C)認為人人有天賦人權 (D)力行中央集權,實行君主專制。
- 小明在圖書館借閱《拿破崙傳》,書中提及拿破崙一生的事蹟中,哪一項不是其令人稱頌的成就? (A)頒布法典 (B)數度擊敗反法聯軍 (C)散布法國大革命的精神 (D)結束共和體制。
- 有關召開「三級會議」的敘述,何者錯誤? (A)路易十四所召開 (B)三級會議指貴族、教士、平民三個階級 (C)目的是為解決財政困難 (D)平民代表要求改革。
內容推薦
- 小美欲繳交有關英國民主政治進展的報告,上網蒐尋找到以下資料: (甲)英國爆發光榮革命後,恢復君主專制體制 (乙)13世紀時,迫使英王簽署《大憲章》 (丙)內閣施政須向國會負責,英王權力逐漸縮小
- 佳佳參加旅行團,導遊介紹:「……隨後參觀最具歷史價值的茶葉號紀念船 Tea Party,此船曾參與因茶葉稅問題所引發的英國與美國殖民地的爭端,更因而促成美國的獨立戰爭。在茶葉號上專人的詳細解說
- 西元1789年,人民攻陷巴士底監獄,揭開革命的序幕,並通過某文件宣示,爭取自由、平等的理念與決心?請問:上述文件應為何者? (A)《大憲章》 (B)《權利法案》 (C)《獨立宣言》 (D)《人
- 人生的最高價值不在於生存的長短,而在於對世界與社會的有益奉獻。下列的典型事蹟與人物的配對,正確為何?(甲)批評政府與天主教教會,並強調言論自由(乙)主張生命、自由與財產是不可剝奪的「天賦人權」
- 俗語說:「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請問:讓拿破崙崛起在法國政治舞臺上的「時勢」為何?(A)科學革命造成的學術界混亂 (B)爭奪海外殖民地造成的挫敗 (C)宗教改革後的思想信仰分裂 (D)法國
- 美國在西元1861年爆發南北戰爭,歷時四年才宣告結束,此戰又稱「美國內戰」,是美國史上一場大規模的軍事衝突。以下是關於南北戰爭的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林肯總統率領北方各州贏得勝利 (B)
- 17世紀中期之後,西歐有一個國家因國勢強大,在政治、軍事上都有長足的發展,首都成為世界性大都會,該國的語言、服飾和禮儀都成為各國上流社會模仿的對象。請問:當時這個國家的君主建立起的絕對君主制,
- 十七世紀被喻為『天才的世紀』,這句話要作何解釋? (A)人文主義的精神推翻中古基督教神學的迷信 (B)歐洲科學人才輩出,研究成果豐碩 (C)學者著重理性,不畏傳統威權,提出不少以民為主的政治原
- 這兩年因中油實施浮動機制而使臺灣油價不斷發生波動,許多民眾因此怨聲載道,但部分學者與企業經營者卻支持此種做法,他們認為商業活動本應回歸市場機制,政府不可介入太多。上述論點出自何本著作? (A)
- 有關「維也納會議」的敘述何者正確? (A)維也納會議是一個以「保守」為原則的國際會議 (B)這是為了討論如何抵制拿破崙軍隊入侵歐洲各國而召開的會議 (C)美國總統華盛頓在維也納會議中扮演重要角
- 1640年英王為籌措軍費任意徵稅,而收到抗議書如下列所示,但英王卻置之不理,導致英王與國會議員發生內戰,最後英王被處死,由克倫威爾取得政權。請問:下文中的英王為下列何人?許多其他沉重捐款仍繼續
- 1640年英王為籌措軍費任意徵稅,而收到抗議書如下列所示,但英王卻置之不理,導致英王與國會議員發生內戰,最後英王被處死,由克倫威爾取得政權。請問:下文中的英王為下列何人?許多其他沉重捐款仍繼續
- 西元1775~1783年間,英國為了防止殖民地企圖獨立而展開戰爭,但後來歐洲幾個國家紛紛加入戰局,殖民地政府在列強援助下,終於贏得勝利。請問:文中援助殖民地政府的歐洲國家不包括下列何國? (A
- 下文字摘自於雨果作品《九三年》:法國大文豪雨果,以西元1793年來作為小說的背景。請問:根據文字敘述,應該可以判斷西元1793年,法國大革命進入了哪一階段? 十八世紀最末幾年是特殊的年
- 「殖民地人民對母國的態度在1763年以前是世界上最良好的,所以英國……要統治殖民地的人,除了筆、紙和墨水以外,什麼都不需要。可是還不到三年,殖民地的人民卻有了不平的情緒,這是因為母國國會漠視他
- 二、題組 〔一〕12歲的奧利佛在19世紀的英國礦場擔任小童工,每天工作10幾個小時,穿梭在狹窄汙穢的環境中,只能領微薄的 薪水,同礦場裡,如同奧利佛這樣的童工還很多。請問:【題組】造成奧利佛這
- 【題組】當時的社會學者約翰教授,站出來為這些弱勢的貧童發聲,同時譴責礦場老闆的惡劣行徑,要求給予社會中弱勢群體活下去的權利。約翰教授的主張是屬於哪種範疇? (A)啟蒙思想 (B)社會主義 (C)
- 【題組】當時有另一位學者,同樣關心社會底層的勞工朋友,不過他傾向於比較激烈的作法,主張要發動階級鬥爭,打倒有產階級,平分有產階級的財產,以達成共產的目標。請問:這位學者是何人? (A)笛卡兒 (
- 〔二〕下列文字是18世紀某一文件的主旨,根據此內容,回答問題:甲、大不列顛現任國王的統治,是一連串的傷害和掠奪的紀錄,這些暴行的唯一目標,就是想建立一個專制的虐政,橫壓在我們各邦之上。乙、任何人都生而
- 【題組】文中乙的主旨,是源自於啟蒙運動思想家的哪一主張? (A)天賦人權 (B)主權在民 (C)三權分立 (D)契約論。
- 【題組】上文中丙的主旨是受下列何人思想的影響? (A)盧梭 (B)孟德斯鳩 (C)亞當斯密 (D)伏爾泰。
- 〔三〕某本百科全書寫道:「此法案淵源於1688年,英國國會為迎立公主新教徒瑪莉(Mary,詹姆士二世之長女)及其夫婿荷蘭威廉(William Orange)親王入主英國,遵奉為王之條件而制定的法案。
- 【題組】請問英國在此事件後頒布哪一項法案,規定爾後英國天主教徒都不能擔任英國國王? (A)《大憲章》 (B)《權利法案》 (C)《人權宣言》 (D)《改革法案》。
- 【題組】這條法案明令天主教徒不能繼承為王,主要是因為先前英國國王曾企圖恢復天主教的信仰,請問:這位國王是下列哪一位? (A)亨利八世 (B)路易十六 (C)查理一世 (D)詹姆士二世。
- 【題組】英國的議會政治相當久遠,最早可追溯至西元13世紀。當時的英國國王在貴族的要求下,簽署一項重要的文件,這份文件的精神甚至影響到而後的美洲殖民地。請問:這份文件禁止在沒有議會同意下,國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