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 有關「維也納會議」的敘述何者正確?
(A)維也納會議是一個以「保守」為原則的國際會議
(B)這是為了討論如何抵制拿破崙軍隊入侵歐洲各國而召開的會議
(C)美國總統華盛頓在維也納會議中扮演重要角色
(D)維也納會議後,法國恢復君主專制,不再爆發革命運動。
(A)維也納會議是一個以「保守」為原則的國際會議
(B)這是為了討論如何抵制拿破崙軍隊入侵歐洲各國而召開的會議
(C)美國總統華盛頓在維也納會議中扮演重要角色
(D)維也納會議後,法國恢復君主專制,不再爆發革命運動。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十七世紀被喻為『天才的世紀』,這句話要作何解釋? (A)人文主義的精神推翻中古基督教神學的迷信 (B)歐洲科學人才輩出,研究成果豐碩 (C)學者著重理性,不畏傳統威權,提出不少以民為主的政治原
- 17世紀中期之後,西歐有一個國家因國勢強大,在政治、軍事上都有長足的發展,首都成為世界性大都會,該國的語言、服飾和禮儀都成為各國上流社會模仿的對象。請問:當時這個國家的君主建立起的絕對君主制,
- 美國在西元1861年爆發南北戰爭,歷時四年才宣告結束,此戰又稱「美國內戰」,是美國史上一場大規模的軍事衝突。以下是關於南北戰爭的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林肯總統率領北方各州贏得勝利 (B)
- 俗語說:「時勢造英雄,英雄造時勢。」請問:讓拿破崙崛起在法國政治舞臺上的「時勢」為何?(A)科學革命造成的學術界混亂 (B)爭奪海外殖民地造成的挫敗 (C)宗教改革後的思想信仰分裂 (D)法國
- 人生的最高價值不在於生存的長短,而在於對世界與社會的有益奉獻。下列的典型事蹟與人物的配對,正確為何?(甲)批評政府與天主教教會,並強調言論自由(乙)主張生命、自由與財產是不可剝奪的「天賦人權」
- 西元1789年,人民攻陷巴士底監獄,揭開革命的序幕,並通過某文件宣示,爭取自由、平等的理念與決心?請問:上述文件應為何者? (A)《大憲章》 (B)《權利法案》 (C)《獨立宣言》 (D)《人
- 佳佳參加旅行團,導遊介紹:「……隨後參觀最具歷史價值的茶葉號紀念船 Tea Party,此船曾參與因茶葉稅問題所引發的英國與美國殖民地的爭端,更因而促成美國的獨立戰爭。在茶葉號上專人的詳細解說
- 小美欲繳交有關英國民主政治進展的報告,上網蒐尋找到以下資料: (甲)英國爆發光榮革命後,恢復君主專制體制 (乙)13世紀時,迫使英王簽署《大憲章》 (丙)內閣施政須向國會負責,英王權力逐漸縮小
- 每年的7月4日是美國國慶日,這是為了紀念下列哪一件史事? (A)英國清教徒的移民船登陸北美大陸 (B)美國第一任總統依據憲法就職 (C)北美13州殖民地代表發表《獨立宣言》 (D)哥倫布抵達美
- 1815年英軍統帥威靈頓公爵率領英、普、俄等國的聯軍,和拿破崙指揮的大軍正面交鋒。一天之內,反覆衝殺之下,法軍陣亡40,000人,而聯軍也損失22,000人,最後拿破崙大敗,而被放逐海外。請問
內容推薦
- 1640年英王為籌措軍費任意徵稅,而收到抗議書如下列所示,但英王卻置之不理,導致英王與國會議員發生內戰,最後英王被處死,由克倫威爾取得政權。請問:下文中的英王為下列何人?許多其他沉重捐款仍繼續
- 西元1775~1783年間,英國為了防止殖民地企圖獨立而展開戰爭,但後來歐洲幾個國家紛紛加入戰局,殖民地政府在列強援助下,終於贏得勝利。請問:文中援助殖民地政府的歐洲國家不包括下列何國? (A
- 下文字摘自於雨果作品《九三年》:法國大文豪雨果,以西元1793年來作為小說的背景。請問:根據文字敘述,應該可以判斷西元1793年,法國大革命進入了哪一階段? 十八世紀最末幾年是特殊的年
- 「殖民地人民對母國的態度在1763年以前是世界上最良好的,所以英國……要統治殖民地的人,除了筆、紙和墨水以外,什麼都不需要。可是還不到三年,殖民地的人民卻有了不平的情緒,這是因為母國國會漠視他
- 二、題組 〔一〕12歲的奧利佛在19世紀的英國礦場擔任小童工,每天工作10幾個小時,穿梭在狹窄汙穢的環境中,只能領微薄的 薪水,同礦場裡,如同奧利佛這樣的童工還很多。請問:【題組】造成奧利佛這
- 【題組】當時的社會學者約翰教授,站出來為這些弱勢的貧童發聲,同時譴責礦場老闆的惡劣行徑,要求給予社會中弱勢群體活下去的權利。約翰教授的主張是屬於哪種範疇? (A)啟蒙思想 (B)社會主義 (C)
- 【題組】當時有另一位學者,同樣關心社會底層的勞工朋友,不過他傾向於比較激烈的作法,主張要發動階級鬥爭,打倒有產階級,平分有產階級的財產,以達成共產的目標。請問:這位學者是何人? (A)笛卡兒 (
- 〔二〕下列文字是18世紀某一文件的主旨,根據此內容,回答問題:甲、大不列顛現任國王的統治,是一連串的傷害和掠奪的紀錄,這些暴行的唯一目標,就是想建立一個專制的虐政,橫壓在我們各邦之上。乙、任何人都生而
- 【題組】文中乙的主旨,是源自於啟蒙運動思想家的哪一主張? (A)天賦人權 (B)主權在民 (C)三權分立 (D)契約論。
- 【題組】上文中丙的主旨是受下列何人思想的影響? (A)盧梭 (B)孟德斯鳩 (C)亞當斯密 (D)伏爾泰。
- 〔三〕某本百科全書寫道:「此法案淵源於1688年,英國國會為迎立公主新教徒瑪莉(Mary,詹姆士二世之長女)及其夫婿荷蘭威廉(William Orange)親王入主英國,遵奉為王之條件而制定的法案。
- 【題組】請問英國在此事件後頒布哪一項法案,規定爾後英國天主教徒都不能擔任英國國王? (A)《大憲章》 (B)《權利法案》 (C)《人權宣言》 (D)《改革法案》。
- 【題組】這條法案明令天主教徒不能繼承為王,主要是因為先前英國國王曾企圖恢復天主教的信仰,請問:這位國王是下列哪一位? (A)亨利八世 (B)路易十六 (C)查理一世 (D)詹姆士二世。
- 【題組】英國的議會政治相當久遠,最早可追溯至西元13世紀。當時的英國國王在貴族的要求下,簽署一項重要的文件,這份文件的精神甚至影響到而後的美洲殖民地。請問:這份文件禁止在沒有議會同意下,國王不得
- 西亞地區氣候乾燥,全年少雨,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請問此地區形成沙漠的主要原因為何?(A)深居內陸,距海遙遠(B)沿海地區涼流流經(C)副熱帶高氣壓籠罩(D)位居西風的背風側。
- 2 .從明到盛清,中國人口迅速成長,乾隆時期已達三億。促成明清中國人口成長的主要原因是下列何者?(A) 傳教士引進西方醫學,克服許多疾病,降低死亡率(B) 版圖遼闊,禮遇色目人,使外族人口激增(C)
- 3 .明朝官員錢宰,公餘之暇感慨吟詩:「四鼓咚咚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次日錢宰上朝,朱元璋一見他便說,「昨日作的好詩,不過我並沒有嫌啊,改作憂字如何?」錢宰嚇得磕頭
- 家豪觀賞清朝劇集--後宮甄嬛傳時,發現有些劇情與史實有些出入,請問幫他找出下列台詞何者較符合史實?(A) 雍正:最近查嗣庭出了一考題「維民所止」正是我的雍正去頭,為了收攬民心還是甭跟他計較了(B
- 西元13世紀時,有位歐洲人馬可波羅(Marco Polo)口述自己在東方的經歷與見聞:「我隨著叔父來到富庶的東方國家,被稱為『色目人』,後因『擅長領兵打仗』而受到重用。當年我從此國第一大港『南京』
- 南宋時,一位居住在臨安的張姓大商人,他會有哪些生活遭遇?(A) 他與朋友集資在城中開 設酒樓、茶館,但營業時間按規定只能到晚上六點(B) 他可以在勾欄中欣賞唱戲、說話、雜技等表演(C) 他進行商貿
- 7 .近來「日常生活與大眾文化」成為文化史與社會史研究的趨勢之一,請問下列哪一組選項最能凸顯宋朝庶民社會的特徵?(A) 科舉、清明上河圖 (B) 飲茶、瓦子與聽說書(C) 理學、王安石變法 (D) 資
- 8 .「強幹弱枝」是宋初的立國政策,以「集權中央」與「文人政治」為其方法。請問:此國策訂立的用意是為防止什麼禍患的重演?(A) 宦官與外戚 (B) 宗室與外戚(C) 宦官與禁軍 (D) 藩鎮與禁軍。
- 9 .紫雲回憶小時候至京城,看見城內建築十分雄偉,街道旁盡是青樓畫閣,寶馬奔馳在御路大街上。店舖裡陳列海外的奇貨珍寶,茶坊酒肆人聲鼎沸,夾雜說書聲,餐館夜間也常高朋滿座。紫雲父親說:這是「百年無戰爭」
- 以下是三個不同時代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情景:(甲)考試時,試卷的姓名處被遮住;作答完畢,試卷內容會由專人重新抄寫;(乙)作答時,字數有所限制,起承轉合也有規定,內容必須是「代聖人立言」;(丙)礙
- 奇美實業創辦人許文龍說:「最近我很多日本朋友都在問我,郭台銘是何方神聖,為何能在如此短的時間佈局全球,我認為郭台銘就是當代的成吉思汗……」承學看到上則新聞後,上網查詢有關成吉思汗這位歷史人物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