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威有三:有道德之威者,有暴察之威者,有狂妄之威者。此三威者,不可不孰察也。禮樂則脩,分義則明,舉錯則時,愛利則形;如是,百姓貴之如帝,高之如天,親之如父母,畏之如神明;故賞不用而民勸,罰不用而威行,夫是之謂道德之威。禮樂則脩,分義則明,舉錯則時,愛利則形;然而其禁暴也察,其誅不服也審,其刑罰重而信,其誅殺猛而必,黭然而雷擊之,如牆壓之;如是,百姓劫則致畏,嬴則敖上,執拘則最,得閒則散,敵中則奪;非劫之以形勢,非振之以誅殺,則無以有其下,夫是之謂暴察之威。(《荀子‧彊國》)】
44.下列解說何者正確?
(A) 「舉錯則時」指做事選錯時間
(B) 「愛利則形」指貪利之心表現於外
(C) 「黭然而雷擊之」是形容刑戮嚴厲而快速
(D) 「執拘則最,得閒則散」是形容百姓安居樂業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82485
統計:A(18),B(217),C(572),D(40),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提稱語、《詩經-衛風-碩人》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