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題一、碳-14定年法簡介碳-14放射線同位素定年法常常被應用在化石生存年代的鑑定,但碳-14究竟來自何處呢?它又怎會跑到化石中呢?下文將做一簡單介紹。在自然界中,碳是極重要且量極多的一種元素,它有三種同位素,即碳-碳-13與碳-14;其中碳-12占絕大部分,約為99.89%;碳-13占0.11%;而碳-14所占比率極少,只有全部碳的一兆分之一。三者中,只有碳-14具有放射性,其半衰期為5730±40年。碳-14是大氣中的某種氣體( 31 )受到外太空的「宇宙射線」不斷地照射而產生的,而碳-14會不斷衰變,最終不再有放射性。碳-14產生的速率與衰變的速率極為接近,所以,亙古以來,地球上碳-14的含量一直沒甚麼改變。生物體在活著的時候會因呼吸、進食等不斷的從外界攝入碳14與碳12,最終體內碳14與碳12的比值會與環境達到一致 (該比值基本不變)。當生物體死亡時,碳14的攝入停止,之後因遺體中碳14的衰變而使遺體中的碳14與碳12的比值發生變化,所以通過測定碳14與碳12的比值就可以測定該生物的死亡年代。不過因為碳14定年法會受限於殘存碳14含量不能太少,所以只能定10個半衰期以內物質的年齡。請參考上文回答下列問題。
31.請問這種氣體最可能是?
(A)氧
(B)二氧化碳
(C)氮
(D)氫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