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2 針對聽覺口語法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強調人工電子耳的使用,以發展個案的聽覺潛能
(B)適用於習語前失聰者,而不適用於習語後失聰者
(C)強調自然情境的團體教學,與一對一的聽能訓練
(D)聽覺口語法的訓練課程中,父母是主要的學習者
(A)強調人工電子耳的使用,以發展個案的聽覺潛能
(B)適用於習語前失聰者,而不適用於習語後失聰者
(C)強調自然情境的團體教學,與一對一的聽能訓練
(D)聽覺口語法的訓練課程中,父母是主要的學習者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95238
統計:A(5),B(0),C(4),D(25),E(0)
內容推薦
- 21 對於無法回憶儲存訊息位置的溝通者而言,下列那一種系統不適合使用?(A)溝通簿 (B)有隱藏頁面的動態螢幕系統(C)溝通板 (D)以標籤檢索關鍵訊息的溝通夾
- 11 當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患者的說話速率降低到何種程度時,即為應啟動AAC評估與介入的時候?(A)低於正常 80% (B)低於正常 70% (C)低於正常 60% (D)低於正常 50%
- 20 優秀的溝通夥伴可支持協助 PPA 患者達到成功傳達訊息和參與機會,有那些方式可以評量溝通夥伴是否為適任的促進者(facilitator)?①計算由溝通夥伴所提供的溝通機會 ②判定溝通夥伴促進溝通
- 28 依據下圖,下列各組合何者正確?(A)①=嚼肌,④=翼內肌 (B)③=翼內肌,④=翼外肌 (C)②=顳肌,③=翼外肌 (D)①=顳肌,②=嚼肌
- 10 李先生在中風後使用溝通簿(communication notebook)作為主要的溝通方式,請問溝通簿屬於那一類溝通輔具?(A)低科技靜態版面 (B)低科技動態版面 (C)低科技固定版面 (D)
- 19 根據 Rogers 與 Alarcon(1998)的研究,何種評量方式對原發性進行性失語症(primary progressiveaphasia, PPA)患者在說話、語言和認知上的衰退週期和損
- 27 聲帶振動可產生不同的發聲模式(phonatory modes),下列何者不是個體可主動掌控發聲模式變化的條件?(A) 喉部張力(laryngeal tension) (B)向中擠壓的程度(med
- 9 下列何者不屬於 AAC 的構成要素?(A)溝通符號(symbol) (B)溝通輔具(aid) (C)溝通策略(strategy) (D)溝通方法(method)
- 18 下列為創傷性腦傷(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患者決定溝通面板型態的考量何者錯誤?(A)溝通面板應放置在患者的完整視野中(B)伴隨認知混亂的患者面板上的選擇項目應較少
- 77 啟動咽部期吞嚥後會帶動一連串的生理活動,這些生理活動的先後次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喉部三個括約肌的閉合順序是由上而下(B)咽部收縮肌的收縮是由下往上進行(C)環咽括約肌的張力先放鬆,喉部向
內容推薦
- 24 下列那一項能力是 AAC 使用者最需要儘速習得的能力?(A)語文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 (B)操作能力(operational competence)(C)社會能力(
- 33 在聽能訓練的課程當中,小東已能區辨媽媽的聲音和爸爸的聲音是不一樣時,語言治療師所訂定的下一個聽能訓練目標應為下列何者?(A)分辨不同的環境聲音 (B)在噪音環境中定位音源(C)在安靜環境中辨識不
- 42 在聽覺系統中,針對外耳結構與功能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外耳道(external auditory canal)具有放大低頻音的功能(B)耳殼(auricle)具有對周圍聲音辨位的功能(C)
- 25 溝通需求模式(communication needs model)的主要評量目的為何?①記錄個體的溝通需求 ②評量環境性調整的可能性 ③經由系統性的 AAC 介入減少未滿足的溝通需求 ④確定現在
- 34 關於溝通簿(communication notebook)在 PPA 患者身上的應用,下列說明何者錯誤?(A)溝通簿僅是作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基本需求訊息的交換方式(B)溝通簿必須反映個人的特質,
- 33 下列那一個擦音的噪音能量分布頻率受到其相鄰母音的影響最大,甚至在噪音段出現類似共振峰結構?(A)/f/ (B)/s/ (C)/ʃ/ (D)/h/
- 43 有關飛機從空中降落,常造成乘客耳朵脹痛的原因,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卵圓窗(oval window)內外壓力不平衡 (B)中耳內的空氣壓力較外耳道小(C)內耳半規管功能發生異常 (D)鐙骨肌(
- 26 針對助聽器(hearing aids)與人工電子耳(cochlear implant)的描述,下列何者正確?(A)兩者的組成部件當中,均包括語言處理器(speech processor)(B)助
- 37 塞音後接母音的第二共振峰轉接(formant transition)之起始頻率稱為:(A)定位點頻率(locus frequency) (B)沖直條頻率(burst frequency)(C)噪
- 48 下列對於耳聲傳射(otoacoustic emissions, OAE)的敘述何者正確?(A)由於耳聲傳射儀器操作快速方便,因而可取代聽性腦幹反應(ABR)進行新生兒聽力篩檢(B)使用自發性耳聲
- 35 使用聽覺說話法(aural / oral approach)進行聽損兒童的聽能復健時,語言治療師會利用下列那些管道進行語音的辨識?①讀話 ②文字 ③聽覺 ④自然手語 ⑤肢體觸摸(A)①②③⑤ (
- 44 對於耳蝸中柯氏器(organ of Corti)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較寬厚的基底膜部位對低頻音的反應較敏銳 (B)是聽覺系統中最終端的感覺接受器(C)頂端的蓋膜與基底膜是以不同的方向互動
- 27 人工電子耳的組成要件當中,何者是依個別使用者的需求而設定?(A)體外傳送器(transmitting cable) (B)傳送線圈(transmitting coil)(C)語言處理器(spee
- 54 若團隊成員將目標視為相對的獨立地位來進行設定,則此為下列何種目標設定模式?(A)競爭的目標設定 (B)個人的目標設定 (C)合作的目標設定 (D)聯合的目標設定
- 49 針對中耳鼓室圖(tympanogram)可能對應的中耳疾病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 C 型鼓室圖代表中耳呈現負壓,鼓膜緊繃,常見於歐氏管功能不佳(B) AS型鼓室圖類似正常的鼓室圖形,代表中
- 36 當 3 歲小西的聽能訓練目標剛進入「辨識」(identification)階段。聽能復健師應以下列何者為首要的辨識訓練內涵?(A)超語段 (B)常用片語(C)母音相同,子音不同的詞彙 (D)母音
- 29 承上題,圖中這四塊肌肉的神經支配情形為何?(A)編號①、②由三叉神經支配,編號③、④由舌咽神經支配(B)編號①、②由顏面神經支配,編號③、④由舌咽神經支配(C)均由三叉神經支配(D)均由
- 28 對於調頻系統(FM system)的使用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麥克風放置的位置,不受與音源距離的限制(B)訊號的傳送是以變頻的方式(C)藉由音靴連接接受器與耳掛式助聽器(D)只適用於小團體而
- 55 在「特殊教育支援服務與專業團隊設置及實施辦法」第 5 條中規定,專業團隊之合作方式及運作程序為:由專業團隊成員共同先就個案討論後再進行個案評估,或由各專業團隊成員分別實施個案評估後再共同進行個案
- 50 5 歲的小夏未通過幼兒園的聽力篩檢而被轉介至醫院進行聽力檢查評估,請問聽力師應使用下列何種方法為小夏進行聽力檢查評估?(A)行為觀察聽力檢查法(behavioral observation au
- 37 小易具有先天性聽小骨異常而未有其他聽覺系統受損,請問下列何種介入措施較為適當?(A)配戴耳掛型氣導助聽器 (B)接受醫療手術重建聽小骨(C)接受醫療手術植入人工電子耳 (D)配戴耳內型助聽器
- 30 承 28 題,這四塊肌肉的共同功能屬性(角色)是?(A)形成口腔共鳴 (B)控制腭咽閥門(velopharyngeal port)(C)進行吞嚥食物後送 (D)咀嚼食物
- 29 患有聽覺處理異常(auditory processing disorder, APD)的學齡兒童,在尚未被確診前,經常被鑑定為特殊教育類別中的那一類?(A)智能障礙 (B)情緒行為障礙(C)自閉
- 56 根據右圖圖示的專業團隊模式,下列何者不是此團隊模式的特徵? (A)能將績效評估和介入功能整合在一起(B)團隊成員需要共同工作為兒童設計評估活動(C)採用舞臺評量(arena assessmen
- 34 鼻音的反共振峰(antiformant)頻率與構音位置有關,請問下列那一個音的反共振峰頻率最低?(A)/m/ (B)/n/ (C)/ŋ/ (D)/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