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晉書》〈羊祜傳〉記載:祜樂山水,每風景,必造峴山,置酒言詠,終日不倦。嘗慨然歎息,顧謂從事中郎鄒湛等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達勝士,登此遠望,如我與卿者多矣!皆湮滅無聞使人悲傷。如百歲後有知,魂魄猶應登此也。」湛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聞令望,必與此山俱傳。至若湛輩,乃當如公言耳。」……祜寢疾,……尋卒,時年五十八。帝素服哭之,甚哀。是日大寒,帝涕淚沾鬚鬢,皆為冰焉。南州人征市日聞祜喪,莫不號慟,罷市,巷哭者聲相接。吳守邊將士亦為之泣。其仁德所感如此。……襄陽百姓於峴山祜平生遊憩之所建碑立廟,歲時飧祭焉。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為「墮淚碑」。根據文字,「墮淚碑」引發的感慨何者為是?
(A)襄陽百姓之所以墮淚是因為憑弔古蹟,徒增傷感
(B)鄒湛認為襄陽人會遺忘墮淚碑所記載羊祜的政績
(C)襄陽人透過碑刻文字懷念羊祜的仁德而因此墮淚
(D)文旨寄託亭臺樓榭,不可留連,徒然作楚囚對泣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0.916667
統計:A(26),B(24),C(693),D(13),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