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5.原處分機關依職權撤銷行政處分時,該「撤銷」之性質為下列何者?
(A)行政指導
(B)行政處分
(C)觀念通知
(D)程序行為
(A)行政指導
(B)行政處分
(C)觀念通知
(D)程序行為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依照行政程序法規定,關於行政處分之附款,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行政機關作成行政處分有裁量權時,得為附款 (B)行政機關作成行政處分無裁量權時,不得為任何附款(C)附款內容應明確 (D)附款應與
- 依照行政程序法規定,行政機關調查證據之原則為何?(A)當事人協力 (B)當事人調查 (C)職權調查 (D)職權協助
- 比較根和莖,下列哪些正確?
- 依照行政程序法規定,於應受送達處所不獲會晤應受送達人時,將文書付與有辨別事理能力之同居人者,為何種送達方法?(A)補充送達 (B)囑託送達 (C)寄存送達 (D)留置送達
- 依照行政程序法規定,關於行政機關處理人民之陳情案,下列何者並非法定得不予處理事由?(A)未具真實姓名者(B)陳情之重要內容不明確者(C)同一事由,經予適當處理,並已明確答覆後,而仍一再陳情者(D
- 依照行政程序法規定,授予利益之行政處分,其內容係提供一次金錢給付者,經行政機關撤銷而有溯及既往失效之情形時,受益人應返還因該處分所受領之給付。此時,行政機關應如何請求返還?(A)應向行政法院起訴
- 依照行政程序法規定,下列何人不具閱覽卷宗申請權?(A)與行政機關締結行政契約之相對人 (B)依本法規定參加行政程序之人(C)申請人 (D)鑑定人
- 依據行政程序法規定,人民之陳情有下列何項情形,受理機關處理時,應不予公開?(A)有保密必要者 (B)有政治動機者 (C)有關國際交流者 (D)有損政府威信者
- 依照行政程序法規定,行政機關將違法行政處分轉換為其他行政處分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轉換不符作成原行政處分之目的者,不得轉換 (B)轉換法律效果對當事人更為不利者,不得轉換(C)羈束處分不得
- 依照行政程序法規定,行政處分如有誤寫、誤算或其他類此之顯然錯誤者,其效力為何?(A)得更正 (B)得補正 (C)效力未定 (D)無效
內容推薦
- 下列何者並非行政處分?(A)兵役體位之判定 (B)大學教師升等通過與否之決定(C)都市計畫之特定區域個別變更 (D)都市計畫之定期通盤檢討變更
- 依照行政程序法,行政機關原則上是否「應」給予人民陳述意見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行政機關基於調查事實及證據之必要,「應」以書面通知相關之人陳述意見(B)行政機關作成限制或剝奪人民自由或權
- 依照行政程序法規定,行政處分未經撤銷、廢止,或未因其他事由而失效者,其效力繼續存在。下列敘述中的行政處分,何者並未「因其他事由而失效」?(A)A 於禁止臨時停車處所停放汽車,主管機關以行政處分命
- 依照行政程序法,行政契約關係之進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行政契約當事人之一方為人民時,如該契約締結後,因情事重大變更,非當時所得預料,而依原約定顯失公平者,行政機關得逕行終止契約(B)行政契
- 下列何者非行政罰之種類?(A)罰鍰、沒入 (B)停止營業 (C)罰金、沒收 (D)廢止許可
- 下列有關行政罰法之立法原則,何者錯誤?(A)處罰法定主義 (B)從新從輕有利原則 (C)無過失責任 (D)屬地原則
- 設 13 歲之七年級國中生某戊,在公園有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依行政罰法第九條之規定,原則上:(A)仍予處罰 (B)得加重其處罰 (C)得減輕其處罰 (D)不予處罰
- 行政罰之裁處權,因幾年期間之經過而消滅?(A) 3 年 (B) 4 年 (C) 5 年 (D) 10 年
- 依行政罰法第十九條之規定,違反行政法上義務應受法定最高額新臺幣幾元以下罰鍰之處罰,其情節輕微,認以不處罰為適當者,得免予處罰?(A)一千元 (B)三千元 (C)五千元 (D)七千元
- 設行為人某庚,對於行政機關依行政罰法第三十四條,指他為現行行政犯並強制他到指定處所查證身分之行為不服,依法得向該行政機關執行職務之人員,當場陳述理由表示:(A)訴願 (B)異議 (C)請願 (D
- 1 小花主訴在吵雜環境下聽人說話,反而比在安靜環境下來得容易些,此現象極有可能為:(A) decruitment,常見於 SNHL (B) recruitment,常見於 cochlear heari
- 依行政罰法第十四條之規定,故意共同實施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者,依其行為情節之輕重,如何處罰?(A)連帶處罰之 (B)不予處罰之 (C)合併處罰之 (D)分別處罰之
- 依行政罰法之規定,一行為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及其他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而應受處罰,如已裁處何種處罰者,不再受罰鍰之處罰?(A)罰金 (B)拘役 (C)拘留 (D)沒收
- 設某公司被政府主管機關行政處罰,下列何者為剝奪或消滅其資格、權利之處分?(A)吊扣證照 (B)限制營業 (C)吊銷證照 (D)公布公司名稱
- 下列有關行政罰與刑罰競合規定之敘述,何者錯誤?(A)一行為同時觸犯刑事法律及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者,原則上優先依刑事法律處罰之(B)行為如為無罪之裁判確定者,仍得依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裁處之(C
- 依行政罰法第二十四條之規定,一行為違反數個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而應處罰鍰者,原則上如何裁處?(A)依法定罰鍰額最低之規定裁處 (B)依法定罰鍰額最高之規定裁處(C)將所有罰鍰額加總裁處 (D)均不予
- 判決實務見解認為,違章建築所有權人亦負有狀態責任,依行政罰法第十條之規定,對於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事實之發生,依法有防止之義務,能防止而不防止者,如何論處?(A)不予處罰 (B)視法律風險程度而定(
- 依行政罰法之規定,一行為違反同一行政法上義務,數機關均有管轄權者,其競合原則上如何管轄?(A)由處理在先之機關管轄 (B)由最後處理之機關管轄(C)逕由共同上級機關指定之 (D)抽籤決定之
- 依據行政罰法規定,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處罰,以行為時之法律或有下列何者明文規定者為限?(A)自治條例 (B)行政規則 (C)司法院大法官解釋 (D)自治規則
- 不屬於受處罰者所有之物,因所有人之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使該物成為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行為之工具者,仍得裁處:(A)扣留 (B)假扣押 (C)沒入 (D)假處分
- 扣留物於案件終結前無留存之必要,或案件為不予處罰或未為沒入之裁處者,應作下列何項處置?(A)變賣之 (B)發還之 (C)拍賣之 (D)銷毀之
- 物之所有人對扣留不服者,得向扣留機關提出聲明異議,扣留機關認有理由者,應發還扣留物或變更扣留行為,而認無理由者,應加具意見,送下列何者決定之?(A)該管地方法院簡易庭 (B)直接上級機關 (C)
- 行政機關對現行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人確認其身分時,其拒絕或規避身分之查證且亦不願隨同到指定處所接受身分查證者,得會同下列何者強制為之?(A)檢察官 (B)警察人員 (C)政風人員 (D)消防人
- 依行政罰法規定,得沒入之物,有毀損之虞或不便保管者,得為下列何項行為而保管其價金?(A)出租 (B)拍賣或變賣 (C)借用收取規費 (D)抵押
- 依照行政罰法規定,下列何者「不是」裁罰性之不利處分?(A)禁止行為之處分 (B)消滅資格之處分 (C)影響名譽之處分 (D)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