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第一部分:天文展今年是2009國際天文年,也是小辰成為成功高中新鮮人重要的一年。適逢中國天文學會在中正紀念堂舉辦【仰望蒼穹四百年】特展,地科老師帶領小辰全班同學一起走路到中正紀念堂參觀。原本小辰的同學說:「要搭遊覽車!」「要搭捷運!」後來才發現原來學校離中正紀念堂是這麼近啊!看來學校附近真的有許多「寶藏」等著小辰去發掘!走入大廳就看到「敬天步道」璀璨的星空旗幟高掛其上,迎接同學的到來。展覽室入口旁有「東方天文意象」四面大大的玻璃刻畫著「四象」美麗的圖案。
1.為何定2009年為國際天文年?
(A)哥白尼提出「日心說」
(B)哈柏提出「哈柏定律」說明宇宙正在膨脹,星系遠離地球,而且愈遠,遠離速度愈快
(C)伽利略使用望遠鏡觀察木星的4顆衛星
(D)克卜勒發現太陽系行星軌道不是正圓,而是橢圓。
1.為何定2009年為國際天文年?
(A)哥白尼提出「日心說」
(B)哈柏提出「哈柏定律」說明宇宙正在膨脹,星系遠離地球,而且愈遠,遠離速度愈快
(C)伽利略使用望遠鏡觀察木星的4顆衛星
(D)克卜勒發現太陽系行星軌道不是正圓,而是橢圓。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1),B(0),C(0),D(0),E(0)
內容推薦
- 【題組】事件爆發後,產生的影響為何? (A)蔗農放棄對資本家的抗爭 (B)資本家退讓,接受蔗農的所有要求 (C)農民成立「臺灣農民組合」持續抗爭 (D)日本政府下令解散農民組合。
- ( )勞動力係指在資料標準週(每月中含有15日之那一週稱標準週)內,年滿15歲,具有工作能力及意願之民間人口,包括就業者及失業者。對於有關失業率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失業率的升降與景氣榮
- 在首都舉行了冊封儀式後,受封者率領軍隊、人民前往東方的封地,結果受到封地上的土著軍隊攻擊,好不容易才將土著征服。接著首要工作是築城,以作為未來統治這個封地的基地。請問這是哪一時期的政治情勢?(A
- 【題組】(2)「當時某地之主要房屋,大部分為他所有。」某地應是指北部哪一地區?(2分)
-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為加強皇權,鞏固皇位,使其統治神聖化,以秦為水德之始,以十月為正月,規定衣服、旄旌、節旗都用黑色,數以六為紀,符、法冠都長六寸,車輿寬六尺,六尺為步,車用六馬。請問:以上作為是
- ⊙《臺灣民報》:「(1925年)是日會社原料主任矢島軍治……便抓起一把鎌刀親自動手割蔗,蔗農見警察未見公平的處理,反袒護會社,於是大聲叫喊︰『未發表價格不能採取甘蔗』。阻止採收……北斗郡接獲報告立即召
- ( )全球化讓世界各大經濟體間的貿易往來更加頻繁,也同時讓貨物、資金與人才的流動幾乎朝向無國界的方向發展,在這樣的前提下,下列哪一個指標才能較能真確衡量一國國民的生產力? (A)GNP (B)G
- 某個石器時期遺址出土以下遺物:堆積如山的獸骨、許多遭外力砍斷手腳的人體骨骸、眾多的小型房舍、破碎的陶器堆。根據你的歷史知識,學者應如何判斷這個遺址可能的時代? (A)殘缺不全的人體骨骸,反映此期
- 下列兩段資料是介紹一位著名的臺灣人物:資料一:「甲生於清道光十八年出生於福建廈門。自十五歲信奉基督教,宗教信仰使他接受西方的思想,也藉著和外國教士接觸的機會,學會了一口流利的英語,奠定日後成功的基
- 大炳和小炳是生活在西周時期的一對親兄弟。大炳說:「我將以繼承人的身分繼承我父親的地位」,小炳說:「身為小宗,我只能擔任諸侯的位子」。根據以上談話,兩人的父親應該是 (A)西周的天子 (B)西周的
內容推薦
- ( )當以下情況發生時,下列何者不可能是臺灣麵粉市場隨之變動的現象? (A)美國小麥收成欠佳,麵粉價格將會上漲 (B)進口小麥被驗出含有農藥殘留,造成麵粉交易數量增加 (C)澳洲小麥豐收,麵粉價
- 二、多重選擇題(每題3分,共12分)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大陸福建泉州府晉江縣黃某來到臺灣,他會有哪些遭遇? (A)他在臺灣製造農具或鍋具要向當地政府申請許可 (B)他沒有找到適當的工作,只
- 下列標示之「視星等」,何者在地球上所見感受最亮? (A)-(B)+(C)-(D)不一定。
- ( )請問右圖應是何時的臺灣行政區域圖? (A)清乾隆年間 (B)沈葆楨治臺時 (C)劉銘傳治臺時 (D)日治初期
-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臣光曰:「臣聞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嗚呼!幽、厲失德,周道日衰,綱紀散壞,下陵上替,諸侯專征、大夫擅政,禮之大體什
- ( )曉明在書店用特價180元買了1本小說,但實際上,他願意以不超過250元的價錢來購買這本小說,假設這本書原價為400元,則曉明的消費者剩餘等於 (A)70元 (B)150元 (C)220元
- 清朝中期,可以發現在臺人不再以原鄉稱呼自己,而改以「頂港人」、「下港人」等稱呼。關於這個現象,該如何解釋才合理? (A)因為實施海禁,臺灣漢人因為無法返鄉,所以忘記祖籍 (B)這是臺灣從移墾社會
- 和去年相比,今年水果產量增加,所以若 S1 為去年水果供給,S2 為今年水果供給,不考慮其他因素下,附圖中哪一個是正確的?
- 下表是美國在 2004 年針對幾個國家的一項調查所做的統計,這個表的標題最可能是 (A)女性占全部就業人口比例 (B)全國人口的自然年增加率(C)主要民族占全國人口比例 (D)佛教徒占全國人口之
- 周幽王由於任用小人,寵信褒姒,引起犬戎入侵,最後逃出鎬京仍被敵人所殺。稍後其子被擁立為平王。請問這位新君主後來採什麼方式維繫王朝命脈? (A)實行變法革新,重振國威 (B)號召諸侯打退敵人,重返
- ( )下列何者可以增加貨幣供給? (A)央行增加法定存款準備率 (B)央行透過公開市場操作賣出公債 (C)央行提高重貼現率 (D)央行透過公開市場操作買進公債
- 臺灣被迫開港通商後,對臺灣帶來何種衝擊? (A)樟腦的栽種迅速發展成重要產業,占輸出總額第一 (B)由於臺灣北部丘陵地適合種植茶葉,因而使臺灣北部生產力提升,經濟地位更形重要 (C)西方傳教士積
- ( )臺灣有一句俗諺說:「第一憨吃煙吹風,第二憨種甘蔗乎會社磅。」這句諺語應出現於何時? (A)鄭氏治臺時代 (B)荷據時期 (C)日治時期 (D)清領時期。
- 經濟學主要有兩個範疇,一為個體經濟學;一為總體經濟學。下列敘述何者屬於個體經濟學探討的問題? (A)政府對工業區失業問題的探討 (B) 接受義務教育對勞工收入的影響 (C) 一個工廠決定要僱用
- 羅馬帝國滅亡後,後世有不少統治者曾以正統繼承者自居,企圖復興這個古代一統帝國。下列何人屬之?(A)君士坦丁 (B)狄奧多西 (C) 查理曼 (D)拿破崙。
- 1920~1930年代,臺灣的政治抗爭、文化啟蒙運動興起,正確的敘述有 (A)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民族自決的思潮瀰漫全世界 (B)日本殖民政府致力於普及初等教育,並鼓勵臺人接受高等教育 (C)
- ( )日本為了在臺灣建立資本主義發展的「基礎工程」,曾經提出一項主張,內容為:「……旨在為工商業及公共事業……開發臺灣的富源,謀求經濟的發展,進而將營業範圍擴大到南洋地方及南洋諸島……同時逐漸為
- 生產可能曲線由原點向外凸出代表了機會成本: (A) 遞增 (B) 遞減 (C) 先遞增後遞減 (D) 先遞減後遞增。
- 社會區分階級是常見的現象,但依據的理論基礎各異。下列哪一社會階級的區分是建立在宗教理論上?(A)中國先秦時代 (B)古代希臘 (C)中古歐洲 (D)古代印度。
- 三、簡答題(共10分,請依題號順序將答案寫在答案卡背後)閱讀下列兩段資料,回答問題:資料一:「臺灣自古不屬中國。我皇考(先帝)神武遠屆,拓入版圖。(先帝)末年逆賊朱一貴倡亂攻陷府城及全臺各地,諸臣
- 依 19 世紀匈牙利詩人斐多菲˙山多爾的名言「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看起來,下列何者為選擇自由的機會成本? (A) 生命 (B) 愛情 (C) 金錢 (D) 自由。
- 【題組】(2)資料一朱一貴起兵抗清,曾攻陷「府城」,當時的府城係指現今何地?(2分)
- 下列有關我們日常生活中「選擇」的敘述,何者正確? (A) 當我們做選擇時,所放棄價值最高的部份,就是所得的利潤 (B) 相對於我們所做的各種選擇,金錢是所有選擇中最稀有的資源 (C) 我們日常
- 以下兩圖是1820-1840年間,中國海關一項進口物品的統計圖。根據你的歷史知識,該項物品指的是什麼?(A)樟腦 (B)鴉片 (C)蔗糖 (D)茶葉
- 如下圖為一生產可能曲線,若欲生產較多A,則放棄B的機會成本為: (A)遞增 (B)遞減 (C)先遞增而後遞減 (D)先遞減而後遞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