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3. 下列詩文解讀,何者正確?
(A)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描寫春寒料峭的寂寥景色,是柳永典型的婉約詞
(B)蘇轍〈黃州快哉亭記〉:「士生於世,使其中不自得,將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傷性,將何適而非快?」可見他對於遭貶的命運猶有不平之氣
(C)蘇洵:「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邪?』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以開門見山的方式直指六國敗亡之因。蘇轍另一仿作亦繼承此一觀點
(D)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是東坡春秋鼎盛年少得意之作。
(E)歐陽修秋聲賦:「嗟乎,草木無情,有時飄零。人為動物,惟物之靈。百憂感其心,萬事勞其形。有動于中,必搖其精。而況思其力之所不及,憂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質,欲與草木而爭榮?念誰為之戕賊,亦何恨乎秋聲!」以具體形象來摩狀秋聲,具有賦的問答形式和節奏。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357143
統計:A(1),B(5),C(7),D(0),E(1)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