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回答第 27-29 題
      我不曉得臺灣鳥類及小型哺乳類是否演化出足以化解樺斑蝶毒素的胃,或料理樺斑蝶的廚藝。但在野外我多次看到蛛網上略顯黯淡的零碎樺斑蝶蝶翅,而蜘蛛仍在一旁冷靜守候著下一個獵物。那意味著即使蜘蛛不吃樺斑蝶,蛛網仍是樺斑蝶的祭壇。
     蜘蛛以腹部末端的四個「紡織器」,製造出幾種不同功能與性質的絲線,懸掛在枝葉間,那是守候的死神,陰間的門戶。網上有兩組經緯線用來捕捉昆蟲的,經絲是無黏性的乾性絲,緯線具有黏性,不會被風吹乾。蜘蛛平常只會在經絲上行走,即使不小心碰到緯絲,其腳前端的爪子及腳上的油脂可以避免他被困在網上。
     蛛網對喪命在此的樺斑蝶來說,其實不是一個   甲    的網子,而是一個    乙   。蛛網的構造簡直就像羅浮宮的壁飾一般複雜而充滿創意,部分蛛網在太陽光下是隱形的,它們就像一組緘默的殺手。而部分則能反射紫外線,發出與吸引昆蟲花朵相似的柔和光譜。一張蛛網就是一座結合光學、力學、化學總成的奇幻陷阱,一個主動誘導獵物「朝這裡來」的視覺誘餌。
     充滿心臟糖苷毒素的樺斑蝶,很可能就是迷失在這種色彩的魔咒下,帶著愉悅的覓食心情墜入。也許也有某種蜘蛛能分泌出將樺斑蝶的肉體化為醣的消化脢,將曾經飛行的生命消化,化為毒液、化為精子、化為演化出奇妙「光之獵食技能」的節肢怪獸的迅捷動能。
     不過,對蝶來說,只有少數會死於獵食者手中,真正讓蝶群感到憂心的是食草或棲地的消逝。大樺斑蝶就面臨著在墨西哥的越冬林地消逝的生存危機。一旦越冬的森林消失,數千萬隻的大樺斑蝶將失去旅途的終點。(吳明益〈死亡是一隻樺斑蝶〉)

27. 文中甲、乙二處,最適合填入的詞語依序為何?
(A) 絢麗地眩人耳目/積極的陷阱
(B) 絢麗地眩人耳目/樸實的原鄉
(C) 愚蠢地守株待兔/積極的陷阱
(D) 愚蠢地守株待兔/樸實的原鄉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