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回答第 21-23 題
       和友人帶著五、六年級的小朋友搭乘平溪線火車,準備一路教學,讓他們認識臺灣金砂和煤礦的開採歷史。大清晨,從菁桐出發的火車,往往沒幾個人,只有幾位歐吉桑和我們一起上車。我建議小朋友,不妨多注意筆筒樹、壼穴、瀑布和險峻的山巒等自然特色。因為天氣太寒冷了,小朋友一邊往車窗外看,一邊相互唱歌、打氣。這時一位歐吉桑,原本默默在旁聽我講話,不知為何,突然抽出了口琴,配合起小朋友的歌聲。
      我和友人為他的即興搭配鼓掌叫好,小朋友也拍手感謝。這下歐吉桑更加興奮了,繼續吹奏起口琴。他吹的還都是小朋友熟悉的歌,於是大伙兒逐一加入,在嘹亮的口琴聲中,開懷地哼唱著。
      等小朋友再唱完一首歌,歐吉桑對面的一位歐巴桑,竟然興奮地要求加入唱歌行列。歐吉桑還未再吹口琴,她已經迫不及待地試唱,只見一張原本皺紋滿布的臉,頓時生氣勃勃地漲紅,嘶聲力竭地唱著我們熟悉的閩南語歌曲。假如這是在卡拉OK店,你可能會被這樣粗啞、滑稽的聲音吵得捧腹竊笑。可是,在這寒冷的小火車車廂上,我們都覺得她唱得可愛而動人,充滿生命的活力。
      猜想是看到學生們的快樂,想到自己的少女歲月吧,歐巴桑竟陶醉地唱起少女時代學過的日本歌來。小朋友雖不知她唱的是什麼,卻也陶醉在這種旋律下形成的情境。火車的搖晃成為她歌聲裡起落分明的節奏,我們彷彿也回到了她的時代。我們都是她少女時代的同事。最後,整輛火車似乎靜止了,只剩下這對老人的歌聲和口琴聲,化作永恆的生命光影。(改寫自劉克襄〈支線火車的邂逅〉)

21. 依據上文,作者以何種角度來凸顯支線火車的特色?
(A) 短暫偶遇的質樸人情
(B) 寒冬送暖的社區互助
(C) 追憶往事的家鄉耆老
(D) 滄海桑田的歲月感懷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