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1.( )關於臺灣史前時代的敘述:「大約在五萬年前,人類進入(甲)舊石器時代,人們在石器製作上,多以磨製為主;(乙)到了新石器時代,有陶器、玉器的使用,生活方式的大變革為農耕的出現;(丙)在金屬器時代,人們製作並運用鐵器,(丁)經濟生活局限於島內的維生活動。」請問:上述哪兩個地方是正確的?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 )明文是荷治時期住在臺灣的漢人,有一天他跟著首領一起反抗荷蘭人的統治。請問:這位首領最有可能是下何何者? (A)韋麻郎 (B)郭懷一 (C)鄭芝龍 (D)朱一貴
- 【題組】根據上述,「頂下郊拚」的原因為下列何者? (A)爭奪田地 (B)爭奪水源 (C)信仰對立 (D)商業競爭。
- ( )位於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的向天湖,是群山翠嶺圍繞的美麗湖泊,每兩年一次的「矮靈祭」即在此處舉行,以求祈福消災。請問:在向天湖舉行祭儀的原住民為哪一族? (A)魯凱族 (B)泰雅族 (C)鄒族
- ( )天祥想找尋平埔族留下的遺跡與文化,下列哪個地方不是他應探訪的地點? (A)嘉南平原 (B)中央山脈 (C)臺北盆地 (D)臺中盆地。
- ( )「貴國前不久在臺灣北部的領地,遭受荷蘭人所奪取,如能幫助我們擊敗臺灣島上的荷蘭人,則願將臺灣北部讓與貴國。」這是十七世紀大海盜周四海寫給某國的密函。信中的「貴國」最可能是下列何國?(A)葡
- ( )歷史老師上課時說道:「在此原住民族群中,有嚴格的身分階級存在,在社會上可區分為大頭目、貴族、士、平民等階級,貴族可以不必納稅,主要的稅收來源多來自平民。」這應該是對下列哪個族群的描述? (
- ( )中華民國原本在聯合國享有崇高的地位,後來卻陷入國際孤立的困境。這樣的情況與下列哪些事有關?(甲)民國 68 年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乙)民國60 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丙)民國 43 年簽訂《
- ( )大寶參加學校的畢業旅行,探訪臺南知名的熱蘭遮城遺跡,到了現場卻只看到剩下的殘破城牆。請問:此城最初是哪個國家建立的? (A)英國 (B)日本 (C)荷蘭 (D)西班牙。
- 【題組一】請閱讀下文後回答問題:據《臺北霞海城隍廟沿革誌》記載,咸豐三年(1853),艋舺地區的泉州人因爭奪碼頭而發生「頂下郊拚」,結果頂郊(泉州的晉江、惠安、南安人組成)擊敗下郊(泉州的同安人組成)
- ( )十六、七世紀,葡萄牙人在與中國的貿易中占得一席之地,當時葡萄牙人以何處作為與中國的貿易根據地? (A)廣州 (B)廈門 (C)澳門 (D)金門。
內容推薦
- ( )下列關於原住民的宗教信仰,何者敘述錯誤? (A)巫師是人神溝通的媒介,也是主持祭典的要角 (B)相信世上萬物都有靈魂,並主宰人們的生活,其中以天神最受敬畏 (C)祭典中的歌舞,不只是具有娛
- ( )關於臺灣平埔族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丘陵地帶和蘭陽平原 (B)大約在四百年前移居至臺灣 (C)目前臺灣政府認可的為泰雅、布農等14族 (D)漢化較淺,生活習慣至
- 【題組】霧峰林家每年從祖產中撥出部分經費,祭祀林石以來等歷代祖先的祭祖方式,屬於下列何種宗族組織?(A)唐山祖 (B)開山祖 (C)天公祖 (D)開臺祖。
- ( ) 關於上弦月何者錯誤(A)西邊亮(B)下半夜(AM00:00~AM06:00)可以看到(C)大約出現在農曆7日左右(D)不可能看到月食。
- ( )在現今北港地區,有一開拓臺灣登陸紀念碑。請問:此紀念碑是紀念何人曾經從日本來到臺灣笨港發展? (A)鄭成功(B)鄭芝龍(C)林道乾(D)顏思齊
- ( )有關荷蘭和西班牙人在臺灣的傳教工作,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甲)荷蘭透過學校、教堂來傳教 (乙)西班牙在南臺灣積極傳教 (丙)荷蘭用羅馬拼音方式來傳達教義 (丁)西班牙傳播的是基督教 (A)
- ( )澎湖縣為了尋根探源,曾舉辦「慶祝建國七十年暨建治七百年祭祖大典」的活動。請問:文中「建治七百年」最可能從何時算起? (A)元代在此設官治理 (B)唐代在此設置市舶司 (C)沈有容驅逐荷蘭勢
- ( ) 今天的太陽應該是由(A)正東方(B)東偏北(C)東偏南(D)正西方 升起。
- 黑龍江原為清朝的內河,但俄國趁著清朝內憂外患,以調停之名,要求簽訂條約,黑龍江以北的土地劃歸俄國所有,黑龍江遂成為今日中俄的界河。會造成這樣的情勢,主要與下列哪個條約的簽署有關? (A)《馬關條約
- ( )大雄家中有一張祖傳的土地契約,他發現其中有些文字看不懂,後來經過詢問才知原來這些文件叫做「新港文書」,現在幾乎已經失傳,大雄因此非常好奇,想進一步了解契約的歷史背景,那麼他應該查閱什麼人統
- ( )老師請班上的原住民同學介紹自己的族群。娃郁:「我的族群在西元2008年正名成功,成為我國第14支原住民族。莫那魯道是我族的著名英雄,領導抗日的事件,得到族人的敬仰。」請問:娃郁應該屬於哪個
- ( )十七世紀時,荷蘭傳教士著有《傳教士見聞》、《福爾摩沙簡報》等紀錄。根據這些資料,最能提供哪個研究主題作參考? (A)十三行遺址的鐵器 (B)平埔族的祭祀禮俗 (C)粗繩紋陶器的發現 (D)
- ( ) 埔心漁港今早8:00滿潮,下一次乾潮大約會是在(A)明早8:50(B)今晚8:25(C)今天中午12:00(D)今天下午2:12。
- 阿金在筆記本中寫著:「乾隆、嘉慶時期,商人若想把中國商品賣到外國,都必須先運送到□□這個港口,花費的時間及運輸成本大增。」上述的□□指的是何處? (A)廣州 (B)福州 (C)上海 (D)天津。
- ( )荷據時期, 荷蘭總督曾說「臺灣真是一頭好乳牛」,因為臺灣物產豐富,讓荷蘭人賺飽了口袋。請問:臺灣本身出產哪些產品獲取大量的利潤? (A)鹿皮、蔗糖、稻米 (B)絲、瓷器 (C)香料、象牙
- ( )明太祖曾下令禁止中國東南沿海的人民到海上活動,並將澎湖居民全部遣返福建。關於此項政策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實施的目的在於防範荷蘭人侵臺之舉動 (B)人民迫於生計,仍私自出海捕魚、走
- ( )下列何者不是並西班牙於十七世紀初在台灣所占領的地區? (A)大員(B)蛤仔難(C)滬尾(D)雞籠
- 下列哪一個點在直線 2x+3y=4 上?(A)(2,-3) (B)(3,-2) (C)(5,-2) (D)(-5,2)
- 在啟蒙運動中,認為人類擁有生命、財產、自由等「天賦人權」的是何人? (A)盧梭 (B)笛卡兒 (C)孟德斯鳩 (D)洛克。
- ( )有關荷蘭對漢人統治的討論,下列哪一位學生的說法不符史實? (A)小君:為增加農業的生產量,才招募漢人來臺耕作 (B)小祥:來臺漢人擁有土地所有權,但須繳納賦稅 (C)小恩:「荷蘭人萬萬稅
- ( )臺灣社會早期有一些漢人移民來臺者,為了取得原住民的土地,多半會娶原住民女子為妻,藉此漢人便能獲取他們想要的土地。請問:漢人必須娶下列哪個族群的女子為妻才有可能取得土地?(A)泰雅族 (B)
- ( )黃教授到北部山區作原住民文化研究,下列哪一項原住民文化,最有可能是他的研究主題? (A)阿美族的豐年祭 (B)鄒族的戰祭 (C)泰雅族婦女的紋面 (D)達悟族的飛魚祭。
- ※十大建設是政府於民國 63 至 68 年期間完成的重大工程,以「基礎建設、刺激投資、創造就業、帶動產業」作為目標。不但促使臺灣發展極為迅速,也幫助臺灣度過全球性的經濟不景氣。下圖是民國 69 年發行
- 「1543年這本提出『太陽為宇宙中心』的書籍《天體運行論》出版了,請問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應是以下何人所提出的? (A)牛頓 (B)哥白尼 (C)伽利略 (D)笛卡兒。
- (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 若a為奇數,則a2+2為奇數 (B) 若a為奇數,則(a+1)2為偶數(C) 若a為偶數,則(a-2)2為偶數 (D) 若a為偶數,則a2-8為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