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若a為奇數,則a2+2為奇數
(B) 若a為奇數,則(a+1)2為偶數
(C) 若a為偶數,則(a-2)2為偶數
(D) 若a為偶數,則a2-8為奇數
(A) 若a為奇數,則a2+2為奇數
(B) 若a為奇數,則(a+1)2為偶數
(C) 若a為偶數,則(a-2)2為偶數
(D) 若a為偶數,則a2-8為奇數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十大建設是政府於民國 63 至 68 年期間完成的重大工程,以「基礎建設、刺激投資、創造就業、帶動產業」作為目標。不但促使臺灣發展極為迅速,也幫助臺灣度過全球性的經濟不景氣。下圖是民國 69 年發行
- ( )黃教授到北部山區作原住民文化研究,下列哪一項原住民文化,最有可能是他的研究主題? (A)阿美族的豐年祭 (B)鄒族的戰祭 (C)泰雅族婦女的紋面 (D)達悟族的飛魚祭。
- ( )臺灣社會早期有一些漢人移民來臺者,為了取得原住民的土地,多半會娶原住民女子為妻,藉此漢人便能獲取他們想要的土地。請問:漢人必須娶下列哪個族群的女子為妻才有可能取得土地?(A)泰雅族 (B)
- ( )有關荷蘭對漢人統治的討論,下列哪一位學生的說法不符史實? (A)小君:為增加農業的生產量,才招募漢人來臺耕作 (B)小祥:來臺漢人擁有土地所有權,但須繳納賦稅 (C)小恩:「荷蘭人萬萬稅
- 在啟蒙運動中,認為人類擁有生命、財產、自由等「天賦人權」的是何人? (A)盧梭 (B)笛卡兒 (C)孟德斯鳩 (D)洛克。
- 下列哪一個點在直線 2x+3y=4 上?(A)(2,-3) (B)(3,-2) (C)(5,-2) (D)(-5,2)
- ( )下列何者不是並西班牙於十七世紀初在台灣所占領的地區? (A)大員(B)蛤仔難(C)滬尾(D)雞籠
- ( )明太祖曾下令禁止中國東南沿海的人民到海上活動,並將澎湖居民全部遣返福建。關於此項政策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實施的目的在於防範荷蘭人侵臺之舉動 (B)人民迫於生計,仍私自出海捕魚、走
- ( )荷據時期, 荷蘭總督曾說「臺灣真是一頭好乳牛」,因為臺灣物產豐富,讓荷蘭人賺飽了口袋。請問:臺灣本身出產哪些產品獲取大量的利潤? (A)鹿皮、蔗糖、稻米 (B)絲、瓷器 (C)香料、象牙
- 阿金在筆記本中寫著:「乾隆、嘉慶時期,商人若想把中國商品賣到外國,都必須先運送到□□這個港口,花費的時間及運輸成本大增。」上述的□□指的是何處? (A)廣州 (B)福州 (C)上海 (D)天津。
內容推薦
- ( )考古學家在某處遺址中,看到許多陶器及石器的遺跡,因此斷言此遺址屬於「大坌坑文化」。請問:這位學者最有可能是因為哪個線索,才作此推斷? (A)皆為打製的石器(B)陶器有金屬底座(C)陶器上有
- ( ) 可逆反應 ,下列何者無法使正反應速率增加?(A) 加入 N2 (B) 降低溫度(C) 加水使 NH3 溶解 (D) 加催化劑
- 下列哪位學者強調理性思考,並曾說過「我思故我在」的名言? (A)培根 (B)笛卡兒 (C)盧梭 (D)孟德斯鳩。
- ( ) 可逆反應 N2O4(無色) + 熱 2NO (紅棕色), 當達成平衡後,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 溫度上升,反應向右(B) 溫度上升,容器內氣體顏色變深(C) 溫度下降,反應向左(D)
- ( )臺灣東部的太麻里以「日出、釋迦、金針花」交織出原住民部落美麗的畫面,此處自古以來即是排灣族人的居住地。下列關於排灣族的敘述,何者正確? (A)為母系社會 (B)在日治時期屬於高砂族之一 (
- ( )明代時,中國沿海活動的海盜起初以澎湖、金門作為走私與劫掠的據點,後因什麼原因轉移到臺灣? (A)明代政府派兵進駐澎湖 (B)澎湖缺乏資源 (C)明代實行海禁政策 (D)臺灣有豐富的資源。
- 明清文學以小說為主,關於四大名著與作者的配對,下列何者正確? (A)《三國演義》-吳承恩 (B)《西遊記》-施耐庵 (C)《水滸傳》-羅貫中 (D)《紅樓夢》-曹雪芹
- 世界上第一本百科全書是誰所編成的? (A)狄德羅 (B)亞當斯密 (C)哥白尼 (D)牛頓。
- 【題組】( ) 此三個導體的電阻由大到小排列為(A) 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
- ( ) 十七世紀初期隨著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來到東方進行商業活動的約翰,在他的行程中不可能遇到下列哪一件事情? (A)隨著聯合東印度公司的船員到巴達維亞建立殖民總部 (B)參與占領澎湖的計畫,但不
- ( )亨利是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貨船船長,他的船由大員出發,目的地是巴達維亞。下列對該船的描述,何者不符合史實? (A)船上刻有VOC的圖徽 (B)該船裝有蔗糖、瓷器等貨物 (C)與西班牙人
- 宋朝積弱不振,外患頻仍,最後均被異族所滅。北宋和南宋分別亡於哪一異族? (A)契丹、女真 (B)蒙古、西夏 (C)女真、蒙古 (D)西夏、女真
- 十八世紀啟蒙運動的展開,主要是基於下列何種理念? (A)肯定人的尊嚴與價值 (B)相信理性能解決所有問題 (C)認為科學的發展永無止盡 (D)主張宗教的力量超越世俗的權力。
- 【題組】( ) 電壓增為18V時丙的電阻為多少Ω(A)5(B)2 (C) 4(D)6 。
- ( )歷史老師想藉由演戲讓學生明白「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生活。請問:下列何種場景不會出現在這齣「摩登原始人」的戲劇中? (A)撿拾木柴,準備升火 (B)以敲擊的方式打製石器 (C)種植芋頭等根莖類
- 關於中國古代都城與今日名稱的配對何者錯誤? (A)應天-南京 (B)大都-北京 (C)臨安-杭州 (D)汴京-洛陽
- 下列何人的理論思想和今日資本主義與自由經濟理論關係最為密切? (A)亞當斯密 (B)伏爾泰 (C)盧梭 (D)狄德羅。
- ( ) 當陽光仰角為30度時地面平均受熱是直射時的(A)1(B)1/2(C)1/3(D)1/4倍。
- 咸蘇基在學校中數學成績總是不好,尤其「幾何學」的部分更是糟糕透頂。他常說:「都是□害的啦!如果不是他將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翻譯,也許現在我就不會這麼痛苦了!」請問何者敘述正確? (A)□中應該
- 牛頓曾謙虛表示他的研究成果是累積巨人(前人)所發表各項科學研究成果。請問:以下哪組人物符合牛頓所提之「巨人」? (A)佩脫拉克、但丁 (B)馬丁路德、喀爾文 (C)培根、笛卡兒 (D)達文西、米開
- 誰以「萬有引力定律」和「三大運動定律」奠定了近代物理學的基礎? (A)伽利略 (B)哥白尼 (C)牛頓 (D)克卜勒。
- 「主張政府的組識應採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原則。」請問:這是哪一位學者的主張? (A)孟德斯鳩 (B)盧梭 (C)洛克 (D)伏爾泰。
- ( ) 某日新聞氣象預報內容如下:「近日受到鋒面過境影響,臺灣局部地區轉為有雨的天氣,氣溫也將下降,出門時請攜帶外套及雨具。」下到對此預報之說明,何者最合理? (A)鋒面的前後都是暖氣團 (B)
- 【題組三】下圖為臺灣某時期所遺留的古蹟,請回答下列問題:【題組】右圖建築出現在 19 世紀的臺灣,與下列哪一事件有密切關聯?(A)甲午戰爭 (B)英法聯軍(C)中法戰爭 (D)牡丹社事件
- 法國大革命爆發後,國民會議發表什麼宣言,宣布廢止貴族階級以及沒收教會財產? (A)《人民宣言》 (B)《國民宣言》 (C)《人權宣言》 (D)《獨立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