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 )十七世紀時,荷蘭傳教士著有《傳教士見聞》、《福爾摩沙簡報》等紀錄。根據這些資料,最能提供哪個研究主題作參考?
(A)十三行遺址的鐵器
(B)平埔族的祭祀禮俗
(C)粗繩紋陶器的發現
(D)葡萄牙人在臺的統治。
(A)十三行遺址的鐵器
(B)平埔族的祭祀禮俗
(C)粗繩紋陶器的發現
(D)葡萄牙人在臺的統治。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 )大雄家中有一張祖傳的土地契約,他發現其中有些文字看不懂,後來經過詢問才知原來這些文件叫做「新港文書」,現在幾乎已經失傳,大雄因此非常好奇,想進一步了解契約的歷史背景,那麼他應該查閱什麼人統
- 黑龍江原為清朝的內河,但俄國趁著清朝內憂外患,以調停之名,要求簽訂條約,黑龍江以北的土地劃歸俄國所有,黑龍江遂成為今日中俄的界河。會造成這樣的情勢,主要與下列哪個條約的簽署有關? (A)《馬關條約
- ( ) 今天的太陽應該是由(A)正東方(B)東偏北(C)東偏南(D)正西方 升起。
- ( )澎湖縣為了尋根探源,曾舉辦「慶祝建國七十年暨建治七百年祭祖大典」的活動。請問:文中「建治七百年」最可能從何時算起? (A)元代在此設官治理 (B)唐代在此設置市舶司 (C)沈有容驅逐荷蘭勢
- ( )有關荷蘭和西班牙人在臺灣的傳教工作,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甲)荷蘭透過學校、教堂來傳教 (乙)西班牙在南臺灣積極傳教 (丙)荷蘭用羅馬拼音方式來傳達教義 (丁)西班牙傳播的是基督教 (A)
- ( )在現今北港地區,有一開拓臺灣登陸紀念碑。請問:此紀念碑是紀念何人曾經從日本來到臺灣笨港發展? (A)鄭成功(B)鄭芝龍(C)林道乾(D)顏思齊
- ( ) 關於上弦月何者錯誤(A)西邊亮(B)下半夜(AM00:00~AM06:00)可以看到(C)大約出現在農曆7日左右(D)不可能看到月食。
- 【題組】霧峰林家每年從祖產中撥出部分經費,祭祀林石以來等歷代祖先的祭祖方式,屬於下列何種宗族組織?(A)唐山祖 (B)開山祖 (C)天公祖 (D)開臺祖。
- ( )關於臺灣平埔族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丘陵地帶和蘭陽平原 (B)大約在四百年前移居至臺灣 (C)目前臺灣政府認可的為泰雅、布農等14族 (D)漢化較淺,生活習慣至
- ( )下列關於原住民的宗教信仰,何者敘述錯誤? (A)巫師是人神溝通的媒介,也是主持祭典的要角 (B)相信世上萬物都有靈魂,並主宰人們的生活,其中以天神最受敬畏 (C)祭典中的歌舞,不只是具有娛
內容推薦
- 阿金在筆記本中寫著:「乾隆、嘉慶時期,商人若想把中國商品賣到外國,都必須先運送到□□這個港口,花費的時間及運輸成本大增。」上述的□□指的是何處? (A)廣州 (B)福州 (C)上海 (D)天津。
- ( )荷據時期, 荷蘭總督曾說「臺灣真是一頭好乳牛」,因為臺灣物產豐富,讓荷蘭人賺飽了口袋。請問:臺灣本身出產哪些產品獲取大量的利潤? (A)鹿皮、蔗糖、稻米 (B)絲、瓷器 (C)香料、象牙
- ( )明太祖曾下令禁止中國東南沿海的人民到海上活動,並將澎湖居民全部遣返福建。關於此項政策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實施的目的在於防範荷蘭人侵臺之舉動 (B)人民迫於生計,仍私自出海捕魚、走
- ( )下列何者不是並西班牙於十七世紀初在台灣所占領的地區? (A)大員(B)蛤仔難(C)滬尾(D)雞籠
- 下列哪一個點在直線 2x+3y=4 上?(A)(2,-3) (B)(3,-2) (C)(5,-2) (D)(-5,2)
- 在啟蒙運動中,認為人類擁有生命、財產、自由等「天賦人權」的是何人? (A)盧梭 (B)笛卡兒 (C)孟德斯鳩 (D)洛克。
- ( )有關荷蘭對漢人統治的討論,下列哪一位學生的說法不符史實? (A)小君:為增加農業的生產量,才招募漢人來臺耕作 (B)小祥:來臺漢人擁有土地所有權,但須繳納賦稅 (C)小恩:「荷蘭人萬萬稅
- ( )臺灣社會早期有一些漢人移民來臺者,為了取得原住民的土地,多半會娶原住民女子為妻,藉此漢人便能獲取他們想要的土地。請問:漢人必須娶下列哪個族群的女子為妻才有可能取得土地?(A)泰雅族 (B)
- ( )黃教授到北部山區作原住民文化研究,下列哪一項原住民文化,最有可能是他的研究主題? (A)阿美族的豐年祭 (B)鄒族的戰祭 (C)泰雅族婦女的紋面 (D)達悟族的飛魚祭。
- ※十大建設是政府於民國 63 至 68 年期間完成的重大工程,以「基礎建設、刺激投資、創造就業、帶動產業」作為目標。不但促使臺灣發展極為迅速,也幫助臺灣度過全球性的經濟不景氣。下圖是民國 69 年發行
- 「1543年這本提出『太陽為宇宙中心』的書籍《天體運行論》出版了,請問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應是以下何人所提出的? (A)牛頓 (B)哥白尼 (C)伽利略 (D)笛卡兒。
- (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 若a為奇數,則a2+2為奇數 (B) 若a為奇數,則(a+1)2為偶數(C) 若a為偶數,則(a-2)2為偶數 (D) 若a為偶數,則a2-8為奇數
- ( )下列關於「海商」的敘述,何者正確? (A)為明代在海上從事非法走私貿易的商人,因缺乏自己的武力,所以常依附日本的海盜以對抗官府 (B)十七世紀初主要以金門、馬祖為根據地 (C)明政府派兵進
- ( )考古學家在某處遺址中,看到許多陶器及石器的遺跡,因此斷言此遺址屬於「大坌坑文化」。請問:這位學者最有可能是因為哪個線索,才作此推斷? (A)皆為打製的石器(B)陶器有金屬底座(C)陶器上有
- ( ) 可逆反應 ,下列何者無法使正反應速率增加?(A) 加入 N2 (B) 降低溫度(C) 加水使 NH3 溶解 (D) 加催化劑
- 下列哪位學者強調理性思考,並曾說過「我思故我在」的名言? (A)培根 (B)笛卡兒 (C)盧梭 (D)孟德斯鳩。
- ( ) 可逆反應 N2O4(無色) + 熱 2NO (紅棕色), 當達成平衡後,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 溫度上升,反應向右(B) 溫度上升,容器內氣體顏色變深(C) 溫度下降,反應向左(D)
- ( )臺灣東部的太麻里以「日出、釋迦、金針花」交織出原住民部落美麗的畫面,此處自古以來即是排灣族人的居住地。下列關於排灣族的敘述,何者正確? (A)為母系社會 (B)在日治時期屬於高砂族之一 (
- ( )明代時,中國沿海活動的海盜起初以澎湖、金門作為走私與劫掠的據點,後因什麼原因轉移到臺灣? (A)明代政府派兵進駐澎湖 (B)澎湖缺乏資源 (C)明代實行海禁政策 (D)臺灣有豐富的資源。
- 明清文學以小說為主,關於四大名著與作者的配對,下列何者正確? (A)《三國演義》-吳承恩 (B)《西遊記》-施耐庵 (C)《水滸傳》-羅貫中 (D)《紅樓夢》-曹雪芹
- 世界上第一本百科全書是誰所編成的? (A)狄德羅 (B)亞當斯密 (C)哥白尼 (D)牛頓。
- 【題組】( ) 此三個導體的電阻由大到小排列為(A) 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丙>乙>甲。
- ( ) 十七世紀初期隨著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來到東方進行商業活動的約翰,在他的行程中不可能遇到下列哪一件事情? (A)隨著聯合東印度公司的船員到巴達維亞建立殖民總部 (B)參與占領澎湖的計畫,但不
- ( )亨利是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貨船船長,他的船由大員出發,目的地是巴達維亞。下列對該船的描述,何者不符合史實? (A)船上刻有VOC的圖徽 (B)該船裝有蔗糖、瓷器等貨物 (C)與西班牙人
- 宋朝積弱不振,外患頻仍,最後均被異族所滅。北宋和南宋分別亡於哪一異族? (A)契丹、女真 (B)蒙古、西夏 (C)女真、蒙古 (D)西夏、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