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回答 25-26題甲、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 國以富彊,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彊。(李斯〈諫逐客書〉)乙、秦孝公據殽、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 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賈誼〈過秦論〉)
蘇洵〈六國論〉以下文句之闡釋,請選出說明正確者:
(A) 首段以破題法,揭出「六國破滅,弊在賂秦」的論點,以為全文總綱
(B) 「秦之所大欲,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 」:指出秦國欲併吞六國的野心,六國和秦最根源的衝突就在一戰而已
(C) 「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能守其土,義不賂秦」:意謂燕、趙的國君,從頭到尾都 能基於義憤而不賄賂秦國
(D)「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極言在秦國的威勢下,其他諸侯國手忙腳亂,疲於奔命 於割地,朝不保夕的窘態
(E) 「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全文以「弊在賂秦」為綱領,引古鑑今,藉六國自取毀滅的歷史事件, 諷諫北宋朝廷對契丹(遼國)、西夏納幣求和的不當政策

參考答案

答案:A,D,E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