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英國在 19 世紀末三次的英緬戰爭中最後將緬甸納為殖民地,為了開拓西部若開邦的土地,大量從當時英印地區引入移民,大多從孟加拉來。而英國人在殖民地的政策是兩面施政,對於主流的緬族地區採取直接統治,而少數民族地區則給予較大的自治權,這也是日後緬甸產生許多少數民族割據政權的遠因。就好像許多西方列強在治理殖民地時以少數民族作為中介,治理多數民族的情況一樣,當時英國也比較依賴這些穆斯林,原本居住在這片土地的若開人反而變成次等公民。英國人將大片的西部沿海地區用長時間的租期租給來自孟加拉的穆斯林移民,這些成為地主的穆斯林反而趕走當地佛教徒,不斷引入新的移民,兩者的衝突也上升,許多若開人被迫往東遷徙,離開自己家園。孟加拉經濟也陷入困難,更多的孟加拉人湧入緬甸,當時的緬甸政府沒有拒絕這些難民,這樣一百年來幾波的大移民潮,讓緬甸的羅興亞人有百萬之多。因為過去的族群衝突中,許多佛教徒村莊曾經遭到穆斯林滅村,數千甚至上萬人被屠殺,這樣外來者侵略的記憶深深烙印在緬甸人心中,也是緬甸人非常痛恨羅興亞人的根本原因。許多西方媒體把這樣的矛盾簡單歸納成佛教跟伊斯蘭教的衝突,這是緬甸人不能接受的,在仰光有許多合法來自印度跟孟加拉的穆斯林,也有清真寺林立,而緬甸許多少數民族也是信仰伊斯蘭教,但他們沒有分離傾向以及殺害佛教徒的歷史仇恨,所以也相安無事。-節錄自報導〈當國際撻伐羅興亞人的不公平待遇,其實應聽聽「緬甸人怎麼說」〉關鍵評論網 http://tinyurl.com/ya5ze7qv
35. 在閱讀完以上文字後,請問:造成緬甸國民與羅興亞人衝突的「遠因」為何?
(A)佛教與伊斯蘭教的衝突
(B)兩族分配土地不均造成糾紛
(C)殖民者的規劃不當
(D)孟加拉人以武力入侵。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