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 理情治療中的重要概念ABC 幾個英文字母中,C 所代表的意義為何?
(A)環境因素
(B)行為出現之前的刺激
(C)個人信念想法
(D)事件發生之後的結果。
(A)環境因素
(B)行為出現之前的刺激
(C)個人信念想法
(D)事件發生之後的結果。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64312
統計:A(5),B(12),C(129),D(930),E(0)
內容推薦
- 在這個知識經濟的時代,教育是知識經濟的核心,而以知識為中心的學習則是促成個人與組織進步的工具。(A)O(B)X
- 日治之初為在臺灣推動幣制改革,安定金融,臺灣總督府因此創立了那一家銀行?(A)臺灣銀行(B)華南銀行(C)第一銀行(D)彰化銀行
- 有關標準分數z 和百分等級PR 的敍述,下列何者正確:(A)z 分數是經過常態轉化的分數系統 (B)個別成員在團體中的z 分數愈高,其PR 愈高(C)z 分數是標準參照的分數系統 (D)PR
- 10原住民光復前及光復初期之主要糧食為小米,其原名何稱?(A)栗(B)高梁(C)大芋(D)野芋。
-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國小低年級語文領域學習節數得併同「何者」學習節數彈性實施之?( (A) 數學學習領域(B)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 (C)綜合活動學習領域 (D)生活課程。)
- 教學與灌輸的主要區別,在於教師和學生本身是否具有自由自主的思考空間。(A)O(B)X
- 為要求學生組織資訊以解決問題、分析與評鑑資訊、或運用其他高層次認知技能,是非和選擇測驗是合適的評量工具。(A)O(B)X
- 一個組織機構的知識管理有兩種不同主張,一是由資訊科技所主導,一是由人所主導。後者即Senge(1994)所稱的「學習型組織」。(A)O(B)X
- 九年一貫課程應該包括下列哪些基本內涵? (A)人本情懷 (B)民主素養 (C)鄉土意識 (D)國際意識 (E)以上皆是
- 如果學生以講求互惠的原則來進行道德判斷,請問其道德發展大致上是屬於郭爾堡(L. Kohberg)所主張道德發展三段六期論的那一階段? (A)服從與懲罰導向階段 (B)工具性的相對論導向階段(C)
內容推薦
- 42艾里克森(E. H. Erikson)的心理社會期發展論認為六歲至青春期學生的發展危機是(A)自動自發對退縮愧疚(B)勤奮進取對自貶自卑(C)自我統合對角色混亂(D)自主行動對羞怯懷疑)
- 科內爾流水學習法第二階段為何?(A) 喚起熱誠 (B) 直接體驗 (C) 集中注意力 (D) 分享反思
- 在傳統教育體系中難以獲致成功經驗的學生,甚多面臨教育或學業失敗的危機,易於發生偏差或違規犯過的行為問題,故被學者稱為「危機學生」(at-risk students)。(A)O(B)X
- 下列哪一個不是「多元智慧」的其中一種 ? (A)自然觀察 (B)肢體動作 (C)語文 (D)領導
- 教育活動方面經常舉辦示範教學、觀摩教學以及教學演示等教學措施是受下列哪一種教學理論的影響?(A)認知學習論 (B)學習條件論 (C)社會學習論 (D)訊息處理學習論。
- 弗洛依德對性別角色社會化的解釋,屬於何種理論?((A)心理動力論 (B)社會學習論 (C)認知發展論 (D)性別基模論。)
- 下列有關有效教學的定義何者有誤? (A)必須合規範性 (B)要能提學習成功比率 (C)需是任務取向的 (D)是單一的活動
- 10﹑某國中曾經發生校長與某一教師因些微理念細故不合,由於處理不善,造成教師集體罷課,最後導致學校組織崩壞,校風不振,請問對此細微初始條件的敏感(小爭吵),引發難以預期的系統的變化(校風不振),這種效
- 幼兒能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在遊戲中會與其他小朋友交換玩具,或討論遊戲內容,但彼此互不參與彼此的遊戲,幼兒自己有各自的遊戲主題,稱為何種遊戲?(A)獨自遊戲 (B)平行遊戲 (C)聯合遊戲 (D)
- 九年一貫課程的實施在一二年級時分為五大領域,其中生活領域部分包含那三部分的內涵? (A)健康與體育、社會、藝術與人文 (B)社會、藝術與人文、綜合活動 (C)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綜合活動技 (D)
- 客家山歌中,哪種曲牌常以純四度演唱? (A)平板 (B)搖板 (C)老山歌 (D)山歌子
- 在「教育部的創造偏鄉數位機會推動計畫」計畫書中,下列哪一項敘述是錯誤的? (A)我國為縮減城鄉數位落差,設置數位機會中心 (B)許多先進國家相當重視「數位落差」議題 (C)日本在低收入的都市與
- 九年一貫課程中「以領域取代學科」是屬於哪一項特色? (A)銜接 (B)彈性 (C)統整 (D)鬆綁
- 古典制約所強調的學習原理是:(A)啟發人性(B)刺激連結(C)獎懲安排(D)嘗試錯誤。
-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規定,保育人員知悉兒童有受虐待之情事者,應在幾小時內向主關機關報告?(A)12小時(B)24小時(C)36小時(D)48小時
- 43葛聶的學習階層中,最高階的學習結果是何者?(A)辨別學習(B)原則學習(C)問題解決(D)反應連鎖。
- 皮亞傑認為認知發展的那兩個歷程必須平衡?((A)適應和組織 (B)同化和調適 (C)具體和抽象 (D)內發和外塑。)
- 如果採取人本主義主張價值澄清法的道德教育策略,下列何者是最可能、最直接發生的學習結果?(A)合乎常禮的行為(B)堅持遵守固有道德的態度(C)認識道德的起源(D)思辨道德事件的多層意義。
- 關於除法哪一概念為錯誤? (A)12顆糖平分成3盒為等分除 (B)小孩剛學除法時常運用遞減之概念 (C)12顆糖,每4顆一盒,是包含除的概念 (D)有餘數之除法應於六年級學習
- 普契尼(1858-1924)是哪個樂派作曲家? (A)古典 (B)浪漫 (C)國民 (D)現代
- 下列有關Bruner的發現學習論與Ausubel的意義學習論之敘述何者錯誤? ((A) Ausubel的意義學習論亦稱為「接受學習」,強調學生的被動接受 (B) Bruner的發現學習論強調學生的
- 所謂「引導」就把學生由活動體驗帶到哪一階段的過程?(A) 觀察 (B) 反思 (C) 實踐 (D) 歸納通則
- 何種教學法是透過故事或問題情境的設計,讓學生設身處地,扮演故事中的人物,經由團體討論後,再扮演技巧的運用? (A)討論教學法 (B)練習教學法 (C)角色扮演法 (D)發表教學法
- 下列有關藝術歌曲《菩提樹》(Der Lindenbaum)的敘述何者有誤?(A)出自聯篇歌集《Winterreise》 (B)為歌集中的第五首(C)係依據Schubart 詩集而作 (D)作曲家蘇森墉
- 九年一貫課程的數學領域第三階段是指 (A)6年級(B)7五年級(C)7年級(D)8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