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中國人觀水有得,往往取喻於水。下列有關水的文句,何者敘述正確
(A)老子以「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說明聚沙成塔、積水成淵的道理
(B)孟子以「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期勉人要愛惜光陰
(C)李後主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表達對亡妻的追悼之意
(D)蘇軾以「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喻說「變」與「不變」的道理。
(A)老子以「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說明聚沙成塔、積水成淵的道理
(B)孟子以「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期勉人要愛惜光陰
(C)李後主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表達對亡妻的追悼之意
(D)蘇軾以「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喻說「變」與「不變」的道理。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0),B(0),C(0),D(1),E(0)
內容推薦
- 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適當的選項:「堯、舜之傳賢也 (甲)禹之傳子也, (乙)堯、舜之利民也大, (丙)憂後世爭之之亂也。(丁)欲天下之得其所也; 禹之慮民也深。」(韓愈〈對禹問〉) (A
- 下列廣告詞與產品的配合,何者最不恰當? (A)心滿衣足/服飾 (B)e網打盡/寬頻網路 (C)燈峰照極/數位相機 (D)無遠弗屆/手機。
- 二、閱讀測驗(每題 2 分,共 10 分)(一)世人以竹、木、牙、骨之類為「叫子」,置人喉中吹之,能作人言,謂之「嗓叫子」。嘗有病瘖者,為人所誣,煩冤無以自言。聽訟者試取叫子,令嗓之,作聲如傀儡子,粗
- 「 」內的詞語,使用正確的選項是 (A)遇到不如意的事,與其終日「愴悢」,不如發憤圖強 (B)清明時節,祭掃祖先「穹廬」,是慎終追遠的表徵 (C)元稹、白居易兩人心相牽繫卻彼此「攜離」,情何以堪
- 以下四副對聯,依序對應之建築,正確的選項是: (甲)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 (乙)可託六尺之孤,可寄百里之命,君子人與?君子人也/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吾見其人 (丙)大
- 有關駢文與散文,下列敘述完全正確的選項是 (A)駢文辭美、音諧、對偶、用典;散文樸實無華,蘊涵教化 (B)駢文盛行於秦漢六朝;散文盛行於唐宋 (C)駢文多以四六言相偶,故為韻文;散文不用對偶,故
- 下列詞語,何者所指稱的年齡最大? (A)及笄之年 (B)耳順之年 (C)古稀之年 (D)花甲之年。
- 下列敘述何者何者正確? (A)雖然她身上穿金戴銀,卻過得「籠鳥檻猿」般的生活 (B)林偉殷前進大聯盟的心路歷程堪為後輩的「前車之鑑」 (C)他藉由寫小說來呈現社會亂象可謂「三折肱成良醫」(D)
- 下列各組「 」中的字,何者意思兩兩相同 (A)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 (B)迷途知反,往哲是「與」/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 (C)數
- 〈小國寡民〉:「復結繩而用之。」含有何種理念 (A)世界村理想 (B)天下為公 (C)無政府主義 (D)絕聖棄智。
內容推薦
- 下列各文句,何者接近〈原君〉之主旨 (A)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B)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C)殺無道,以就有道 (D)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
- 試從下列各段文字的意涵判斷,不屬於道家思想的是 (A)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B)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C)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
- 「撒手人寰、大去、圓寂、一命嗚呼、白瞪著眼、駕鶴西歸、高風亮節、蒙主寵召」。以上有幾個詞語可用來表示「死亡」的意思? (A)八個 (B)七個 (C)六個 (D)五個。
- 下列選項「 」中的數字,何組皆為實數? (A)「七」上「八」下/「七」情「六」欲 (B)「四」分「五」裂/丟「三」落「四」 (C)「三」教「九」流/「三」從「四」德 (D)「四」維「八」德/「三
- 「蜂□而出/道路□塞/始作□者/身材□腫」上述缺空處依序應填入下列何組字? (A)臃/俑/壅/擁 (B)擁/壅/俑/臃 (C)壅/臃/俑/擁 (D)俑/壅/臃/擁。
- 作者說差不多先生是「有德行的人」,又稱他為「圓通大師」,他的用意是什麼? (A)希望人人效法差不多先生的精神 (B)反諷中國人凡事「差不多」的毛病 (C)唯恐差不多先生的事蹟被遺忘 (D)表現
- 「名聲都是民眾的巨大掌聲與空虛無意義的謠言所造成的。這些謠言產生於外表體面、實則愚蠢的人們,再經由那些空有口才卻不懂真正內涵的人傳播出去―如果沒有這些愚人的配合,天才將不可能驟得大名。」這段話
- 差不多先生的臨終遺言:「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上述標點符號「……」的用意是什麼? (A)表示文章摘錄省略 (B)表現差不多先生病情嚴重,上氣不接下氣 (C)表現差不多先生心生不
- 「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小人則以石為玉而又炫之。」根據這句話,君子不同於小人的特質是下列何者? (A)臨財不苟 (B)真實坦率 (C)見多識廣 (D)沉潛含蓄。
- 【題組】下列成語,何者最適合用來形容本文中孔子的教學方式? (A)有教無類 (B)因材施教 (C)教學相長 (D)不言之教。
- 「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掛在大家的口頭。」其原因為何? (A)影射「差不多」是國人的通病,諷刺國人因循敷衍的處事態度 (B)差不多先生的言行有口皆碑,大家都引以為榮 (C)差不多先生的名字滑稽
- 「一路秋山紅葉,老圃黃花」,句中所提到的季節和下列何者相近?(A)月落烏啼霜滿天 (B)煙花三月下揚州 (C) 荷風送香氣 (D)大雪滿弓刀
-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段文字所強調的重點在於下列何者? (A)聞過遷善 (B)惻隱之心 (C)溫故知新 (D)反求諸己。
- <2>顏淵、季路侍。子曰:「盍(1)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2),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 亞榮隆.撒可努:「當時,父親也燒著火,跟我說:『睡吧!我們的祖先待會會來查看我們。』」上述文句中使用的驚嘆號,是表示什麼語氣? (A)呼叫 (B)憤怒 (C)祈求 (D)命令。
- 在本文中,作者對於食蔥的接受程度如何?(A)偶一為之,淺嚐輒止 (B)情有獨鍾,始終不渝 (C)辛辣嗆鼻,敬謝不敏 (D)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 <4>每段人際間的相遇都成為一種冒險,每個人都是生命中的一課。不管是有錢人、窮人、掌權者或寂寞者,都和我一樣充滿夢想與懷疑,每個人也都有一段獨特的故事可以訴說,只要我願意聆聽。(心靈雞湯:關於青少年)
- 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上述文句是孔子所闡述的孝順之道,其中最關鍵的字為下列何者? (A)孝 (B)養 (C)敬 (D)別。
- 【題組】下列選項中的「之」字,何者的詞性與其他三者不同? (A)敝「之」而無憾 (B)願聞子「之」志 (C)老者安「之」 (D)少者懷「之」。
- 「這件童年往事雖是發生在三十年前,但對我來說卻是□□□□,讓我一輩子都忘不掉。」句中缺空處宜填入下列何者? (A)熱鐵烙膚 (B)過眼雲煙 (C)憑空杜撰 (D)來歷不明。
- 請問下列各組「」中注音所表示的字,何者字形前後相同?(A)番薯「ㄉ一ˋ」/取「ㄉ一ˋ」 (B)聊表謝「ㄎㄨㄣˇ」/ 一大「ㄎㄨㄣˇ」 (C)蔥「ㄅㄠˋ」牛肉/火「ㄅㄠˋ」浪子 (D)飢腸「ㄌㄨ
- 【題組】本文的寓意與下列何者最相近? (A)用心傾聽他人的心聲,能更豐富自己的人生 (B)互助互諒是人際相處之道 (C)人因夢想而偉大 (D)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 「在讀山的時候,也會讀到一些偶發的事件。就像那年春天,當我正在初讀一片新鮮的山林時,聽到喊聲自四面八方響了起來,並且,在喧囂中還隱隱約約聽到一些殺殺砍砍的聲音,我便立刻攀登山巔,舉目遠眺,噢!看
- <3>有個年輕人到廟裡要求老師父收他為徒,老師父要求他先去掃地。當徒弟打掃完畢後,便回到大殿向老師父稟報,老師父便問:「掃乾淨了嗎?」徒弟慎重的回答:「掃乾淨了。」但老師父卻仍然很不放心的問:「真的掃
- 下列有關西北雨的寫作手法分析,何者不正確?(A)描寫人面對西北雨時的行動順序:膽破魂奪→氣脫委頓→匍匐不起→蘇醒 (B)描寫西北雨的出場順序:滿天烏雲→大雨滂沱→雷電交加→雨過天晴 (C)「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