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阿呆某日突發奇想,發現了一個分母、分子皆為三位數的分數化簡方式:
,但是卻好像不是每個這樣的分數都滿足這個運算規則,例如:
,阿呆希望找到所有滿足:
的分數,其中x99 與99y表三位數字,試問有幾組這樣的數對 (x,y)?
(A) 2
(B) 3
(C) 4
(D) 5
(E) 6 組



(A) 2
(B) 3
(C) 4
(D) 5
(E) 6 組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 )「和平、土地、麵包」,是那一時期俄國民眾的訴求? (A) 1904年 (B) 1917年 (C) 1945年 (D) 1968年
- 【題組】(3)資料(三)所顯示的生命觀,應是指哪一民族? 。
- 下列選項的古詩詞,所詠者為「梅」的是 ?(A)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B)不受塵埃半點侵,竹籬茅舍自甘心。只因誤識林和靖,惹得詩人說到今。(C)每對春風競
- 【題組】40事親至上,行魯鈍,但志節堅毅,日三省其身,悟聖道一貫之旨。(選一個)
- 他深知「臺地向稱饒沃,久為他族所垂涎,今雖外患暫平,旁人仍眈眈相視,未雨綢繆之計正在斯時。而山前山後,其當變革者,其當創建者,非十數年不能成功。」他是誰? (A) 沈葆楨 (B) 丁日昌 (C
- 「臺灣奸民私煎砲磺,已未論興敗,如在十斤以下杖一百,十斤以上徒一年,每十年加一等,百斤以上及合成火藥至十斤以上,照鑄礮位處斬。」這律令判定的背景是(A)林爽文事件後,清廷治臺轉趨嚴苛 (B) 清
- 【題組】34孔子女婿,舊傳能通鳥語。
- 29依據古人對時間的稱謂、計時的方式,請選出敘述錯誤者 (A)「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句中「晦」、「朔」分別是農曆三十與初一(B)仲夏是農曆五月,臘月是指農曆十月(C)「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
- 【題組】33善貨殖,家累千金。孔子歿,守喪六年。
- 20一般設問的分類有「疑問」、「激問」、「提問」三種,下列與「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相同用法的?(A)人生到處何所似?應似飛鴻踏雪泥(B)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C)往日崎嶇還記否
內容推薦
- ( )從1917年的年初到年尾,俄國政權歷經了什麼樣的演變? (A) 君主立憲→民主共和→軍事獨裁 (B) 民主共和→王政復辟→共產極權 (C) 君主專制→民主共和→共產黨政權 (D) 君主專制
- 一本介紹臺灣原住民民俗的書中,有下列一段描述:「祭拜方式,一般在公廨或住宅內設立祖壇,供奉數個壺甕,內盛清水,插蘆葦葉、甘蔗葉……作全族社的精神寄託。」這種信仰應存於那一族原住民中? (A)
-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是故君之所不臣於其臣者二:當其為尸,則弗臣也;當其為師,則弗臣也。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禮記.學記》)關於此段
- 下列各組文句「」內的字,前後意義不同的選項是:(A)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B)迴車駕「言」邁/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C)絕代有「佳人」,
- 【題組】(2)請問乙生說的是哪位古代學者? 。
- ( )中國的五四運動、朝鮮的三一運動及臺灣的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就這些運動的外部影響而言,主要受下列何者影響所致? (A) 極權政治興起 (B) 全球經濟恐慌 (C) 社會主義勃興 (D) 民族自
- 【題組】35曾任莒父宰,晚年設教於西河之上,為魏文侯師,與「喪明之痛」、「西河之痛」典故有關
- 說話或行文時,並不直說本意,只用委婉閃爍的言辭,曲折含蓄的暗示出本意來,是為「婉曲」。 下列文句不屬於「婉曲」技巧的選項是:(A)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B)然而陳涉,甕牖繩樞
- 下列是杜牧的七言律詩,請依格律及詩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甲)塵世難逢開口笑 (乙)古往今來只如此 (丙)菊花須插滿頭歸(丁)但將酩酊酬佳節 (戊)不作登臨恨
- 【題組】(3)請問丙生說的是哪位古代學者? 。
- ( )一位學者提到二十世紀初的歷史時說:「亞洲一個小王國對歐洲一個強大國家的勝利是近代史上的一個轉折點,這一事件給整個殖民地世界以巨大的希望和極大刺激,……使各地被壓迫民族激動不已。」這位學者所
- 【題組】36敏而好學,聞一知十,不遷怒,不貳過,安貧樂道,其心三月不違仁,後世尊為「復聖」。
- 「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上述文句的意涵,與下列何者意義相近?(A)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B)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
- 關於下表,下列哪一個是合理的解讀? (A)日治時代臺灣民眾遭受日人的經濟剝削 (B)日本殖民的策略為工業日本、農業臺灣(C)戰後臺灣因受中國經濟拖累而物價飛漲 (D)實施耕者有其田後,農民收入穩定
- 【題組】(4)請問丁生說的是哪位古代學者? 。
- 如圖斜線區域﹐可由下列哪一不等式表示﹖ (A) (B) (C) (D) (5) ﹒
- 【題組】37善為說辭,深於自信。曾因晝寢,孔子責以「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
- 曹丕主張:「文以氣為主,氣之清濁有體,不可力強而致。譬諸音樂,曲度雖均,節奏同檢,至於引氣不齊,巧拙有素,雖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此種文學論點,與下列何者相同?(A)文章體製本天生,祇讓通才有
- 「朱鮪涉血於友于,張繡剚刃於愛子;漢主不以為疑,魏君待之若舊。」有關此段文字的敘述,何 者正確? (A)朱鮪、張繡均是東漢末人 (B)漢主指劉邦,魏君指曹操 (C)涉,音ㄉㄧㄝˊ,通「牒」。 剚,
- 24閱讀以下短文,選出解釋錯誤的選項:孟子曰:「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樂之,所性不存焉。君子所性,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君子所性,仁義理智根於心,
- 【題組】38曾為武城宰,行禮樂之教,孔子曰:「割雞焉用牛刀」。
- 閱讀下列短文,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聖人之道不傳於世,周之衰,好事者各以其說干時君,紛紛藉藉相亂。六經與百家之說錯雜,然老師大儒猶在。火於秦,黃、老於漢,其存而醇者,孟軻氏而止耳,揚雄氏而止耳。及
- 柳宗元〈報崔黯秀才論為文書〉:「然聖人之言,期以明道,學者務求諸道而疑其辭。」下列文句,何者最能呼應題旨?(A)今夫不受之天,固眾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邪? (B)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
- 以下二筆資料是關於希臘時期的二個哲學派別。【題組】資料一: 某個哲學學派認為:宇宙萬物皆由原子偶然的組合而產生,人心、靈魂均是如此,原子一旦分裂,一切均化為烏有,既無天堂也無地獄,人不需向鬼神祈求
- 小明在圖書館找到一份地圖如右圖所示,請問:這是哪一時期的臺灣行政區地圖? (A)明鄭時期 (B)雍正時期 (C)乾隆時期 (D)康熙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