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3 後設語言能力(metalinguistic abilities)通常於下列那個時期萌發?
(A)當兒童出現主動表達溝通意圖時
(B)當兒童能精熟語言的形式及構造後
(C)當兒童的語法發展進入雙詞期
(D)當兒童的溝通發展進入口語期
(A)當兒童出現主動表達溝通意圖時
(B)當兒童能精熟語言的形式及構造後
(C)當兒童的語法發展進入雙詞期
(D)當兒童的溝通發展進入口語期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88889
統計:A(0),B(16),C(0),D(2),E(0)
內容推薦
- 12 阿寶會假裝餵洋娃娃吃飯和幫洋娃娃梳頭髮,根據 McCune(1995)提出的遊戲行為分析方法,請問阿寶的遊戲發展年齡約略為幾個月大?(A)小於 18 個月 (B)18 至 24個月 (C)24
- 「受了什麼傷? (甲)它不哀叫/也不呻吟(乙)半邊天(丙)在逐漸變黑的臉上(丁)染成了血紅 /浮起似淚的亮光/一點/兩點」上文中標記的詩句,正確順序應是:(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丙
- 7 兒童:「哇!他的頭是毛毛蟲。」成人:「啥?」兒童:「就他的頭髮這樣捲捲的,一條一條的,好像毛毛蟲喔。」請問兒童使用何種方式來澄清訊息中不清楚的部分?(A)詞彙的修正或替換 (B)提供定義(C)添加
- 11 根據研究,兒童可以在何時達成識字的自動化,讓閱讀變得更快速、更流暢?(A)國小 1 年級 (B)國小 3 年級 (C)國小 5 年級 (D)國中 1 年級
- 5 根據 Maratsos(1973)的研究,兒童最早在幾歲時即能依據溝通對象的狀況,而調整話語訊息?(A)1-2 歲 (B)3-5 歲 (C)6-8 歲 (D)9-10 歲
- 6 兒童在作文中描寫今年春節全家在臺北過節的情形,中間穿插回憶去年奶奶還在世時回鄉下過節的情景,請問兒童的寫作方式是採用何種故事情節結構?(A)多重情節(multiple episode) (B)複雜
- 下列文句何者用詞完全正確?(A)面對種種打擊,他不可能完全無動於衷。 (B)要不是他及時趕到,就不會發生如此憾事了。 (C)他最終還是接受了公司的應聘,留下來繼續打拚。 (D)為避免這類悲劇不再
- 10 根據 Applebee(1978)的敘事能力發展階段,兒童要到幾歲後開始能說出完整的故事,達成真正的敘述(true narrative)?(A)3-4 歲 (B)5-7 歲 (C)8-9 歲 (
- 4 根據Stein和Glenn(1979)的建議,在故事中一個完整的插曲情節(episode)必須包含那三個部分?(A)背景(setting)、引發事件(initiating events)、結果(c
- 「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其意在提醒人們說話時應:(A)三思而行 (B)切中要旨 (C)因時制宜 (D)坦誠不諱。
內容推薦
- 14 一般正常發展兒童的最初詞彙(first words)出現/習得的年齡,恰巧與下列那一個皮亞傑學派的發展階段一致?(A)感覺動作期(sensorimotor stage) (B)前運思期(preo
- 22 以下何種療育團隊模式被認為最適合於兒童語言障礙個案及其家庭?(A)跨專業整合模式(Transdisciplinary team model)(B)多元專業整合模式(Multidisciplina
- 15 「上課鈴響了,大家都要回教室坐好,等老師來上課。當我聽到上課鈴響時,我就不能再玩了,我要回教室坐好,等老師上課。如果每個人都在座位坐好,老師會很高興,我也會很高興,因為我是好孩子。」請問上述畫線
- 23 阿虎說話不流暢,常念錯語詞,其語句簡短並常有文法錯誤,會遺漏功能詞和轉折性詞素,對抽象或複雜性的語言理解特別有困難,請問依照 Rapin & Allen’s(1987)的臨床語言分類,阿虎可能是
- 32 對於智能障礙兒童的語言表現,下列陳述何者正確?(A)大多數智能障礙兒童的理解技巧符合其心理年齡,但是表達技巧則低於其心理年齡(B)智能障礙兒童學習文法性詞彙的順序與正常發展兒童相同,但速率較慢(
- 16 小美一面唱:「蝴蝶蝴蝶生的真美麗,頭戴金絲…」,一面將手臂張開,像蝴蝶的翅膀一樣擺動,請問小美的手勢動作是屬於那一種類型?(A)直證性(deictic) (B)符號性(symbolic)(C)表
- 24 4 歲半的阿寶問媽媽:「阿公是『老人』,因為他很老…可是『小老鼠』也很老嗎?」在這段對話中,阿寶所表現出的心智運作稱為:(A)語意覺識 (B)語用覺識 (C)語法覺識 (D)音韻覺識
- 42 想要評量學前語言障礙兒童的表達性語法和構詞技巧,Cole, Mills 和 Dale(1989)建議下列那一種語言樣本較佳?(A)兩個 10 分鐘的對話樣本 (B)一個 30 分鐘的對話樣本(C
- 33 ①能理解事件發生的順序及其因果關係 ②能以部分的口語或書面訊息預測或解釋故事的結局③能覺知上下文語句概念的相容性。以上①②③屬於下列何種能力?(A)社會互動能力 (B)語法理解能力 (C)語意整
- 17 ①施事者-行為(agent-action) ②施事者-受事者(agent-object) ③擁有者-擁有物(possessor-possession) ④屬性-物體(attributive-en
- 25 當我們使用自身經驗、情境或語言知識預測語言訊息時,這樣的認知歷程屬於:(A)平行處理歷程(parallel processing) (B)被動處理歷程(passive processing)(C
- 52 下列活動何者不適用於評量學生的後設認知能力?(A)物品操弄(object manipulation) (B)放聲思考(think aloud)(C)障礙遊戲(barrier game) (D)同
- 43 下列何者不是 Whitmire(2002)所總結的,近來在學校語言治療服務的三大轉變之一?(A)增加以自然和情境為主的評量程序(B)發展更多與教育相關的介入計畫(C)強調以標準化測驗來決定學生接
- 34 以下何者不是利用「病理類別取向」(etiological-categorical approach)區分兒童語言障礙類別的優點?(A)可讓語言治療師迅速了解個案的語言障礙成因、訂定評估流程與選取
- 18 「語法結構關聯-語意特徵關聯的轉變」(syntagmatic-paradigmatic shift)代表兒童的語言發展進入以下那一階段/層次?(A)更精熟的語法及構詞發展 (B)更精熟的語意發展
- 26 在唱完「妹妹背著洋娃娃」後,小佑對外婆說:「洋娃娃、花、媽媽、笑哈哈都有ㄚ,我愛吃的西瓜也有ㄚ…」。以下那一選項最能適切代表小佑所表現出的心智運作能力?(A)拼音能力 (B)詞彙分解能力(C)音
- 53 Rescorla 與 Lee(2000)對於遲語兒童(late talkers)與特定型語言障礙(SLI)兒童的鑑別診斷上的建議,以下何者正確?(A)遲語兒童沒有構詞-語法的缺陷,SLI 兒童則
- 44 要增進教師轉介語言學障礙學生的效能,Damico 和 Oller(1980)認為,可提供教師那一類型的轉介檢核工具?(A)語用 (B)語意 (C)語法和構詞 (D)音韻
- 35 對泛自閉症症候群(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兒童在溝通方面表現,下列陳述何者錯誤?(A)ASD 兒童的問題主要在溝通方面,而非語言方面(B)ASD 兒童在詞彙
- 一、近來因熱錢氾濫,不動產投機炒作盛行,導致部分都會區市場地價大幅領先收益地價。請試由土地供需層面說明市場地價之意義,以及影響土地供給、需求之因素,並繪圖說明當需求增加時,市場地價與收益地價之關係。
- 27 嬰兒能對人臉、人聲或他人的眼神注視投以「社交性微笑」(social smile),最早出現在以下那一個年齡階段?(A)3 至6 週大 (B)2 個月大 (C)3 個月大 (D)6 個月大
- 54 語言治療師教導重度腦性麻痺兒童使用電子溝通版作為表達需求及與人溝通的方式,請問是想達成何種介入目的?(A)改變或減少潛在的問題 (B)改變障礙(C)改善兒童所處的環境 (D)教導代償性策略
- 45 小偉目前年齡為三歲六個月,語言治療師以修訂畢保德圖畫詞彙測驗(PPVT-R)評估他的詞彙理解能力。測驗結果得知小偉的原始分數為 12 分,此分數相當於兩歲四個月兒童的平均表現;依常模轉換後,他的
- 36 不同的障礙會顯示不同的溝通意圖表達剖面圖,何種障礙兒童的特徵是原型敘述語氣(proto-declarative)的使用會顯著性的多於原型祈使語氣(proto-imperative)?(A)自閉症
- 19 從認知發展的觀點來看,兒童將外來的新刺激(如:「板凳」)整合內化至既有的基模(scheme,如:「椅子」和「沙發」是座椅類),這樣的歷程稱為:(A)轉化(accommodation) (B)習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