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6〜28顥組:仔細閱讀下段文章 > 回答26〜28題。 《牡丹亭》的主題,有著強烈的時代意義。明代是我國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統治階級已經變得更加頑固和腐朽。他們竭力鼓吹程 朱理學,高唱「女德」,表彰貞潔。《明史•列女傳》所收節烈婦女的數目,比《後漢書> 以 下任何一代正史多出許多倍。可見,明代對人們從肉體到精神的摧殘是何等嚴酷。但是,勇於 反抗的青年一代,為了不讓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在禮教的束缚下窒息,要求打碎枷鎖,擺脫羈絆,探索生活的道路。不管成功還是失敗,他們總是一靈以求,生死以之。湯顯祖把這種解放的要 求,這種對理想世界的強烈憧憬,解釋為「情」;把封建禮教、程朱理學和封建道德觀念對人 們思想上的禁錮,解釋為「理」;把人們為粉碎枷鎖、擺脫羈絆、衝出牢蘢所作的鬥爭,解釋 為「情與理的鬥爭」。湯顯祖堅信未來,因此他對這種「情」寄託了很大的希望,賦予它一種 駕凌三界、擺脫生死的超現實力量。他認為「情」能夠達到「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若 是「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因此,劇本中的那種夢中相戀、起死 回生的奇蹟都源於「情」。即所謂「第云理之所無,安知情之所必至耶!」 超越一切的抽象的「情」,在現實社會中是不存在的,但湯顯祖所宣揚的反封建的「情」1 是作為封建的「理」的對立面而提出來的,它乃是對中世紀禁欲主義的有力批判,表達了不願 被禮教吞噬的青年一代,對愛情、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和追求。體現在劇本中,就是杜麗娘、柳夢梅與封建家長杜寶之間的尖銳衝突。《牡丹亭》在愛情領域内所表現的「情」與「理」的衝 突,與明中葉進步思想家反對程朱理學、擺脫禮教束缚、爭取個性解放的鬥爭是一脈相通、遙 相呼應的。正因為這樣,《牡丹亭》才比其他愛情劇有著更高、更深刻、更廣泛的意義。角色的塑造別具意義如果說《西廂記》中的崔鶯鶯還缺乏獨立行動的能力,一舉一動都離不開紅娘幫助;兩 百年後的杜麗娘則全靠自己的勇氣和智慧,在探索一條通向自由解放的人生道路了。這就是這 個形象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改寫自馬積高•黃鉤主編《中國古代文學史-明清篇》)
26.依據文意,敘述正確的是
(A)從正史中可見> 明代對女性貞潔的要求,更甚以往
(B)湯顯祖認為程朱理學是社會風氣腐敗的根源
(C)《牡丹亭》之所以成功,在於它代表了反封建權威的民主思潮
(D)杜麗娘的角色形象為全新創作,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