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8. 警械使用條例有關沒入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其處罰程序應受行政罰法之規範
(B) 沒入由內政部或其授權之警察機關為之
(C) 不服處分者,得向地方法院簡易庭提出聲明異議
(D) 其執行時效為三個月
(A) 其處罰程序應受行政罰法之規範
(B) 沒入由內政部或其授權之警察機關為之
(C) 不服處分者,得向地方法院簡易庭提出聲明異議
(D) 其執行時效為三個月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4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依警械許可定製售賣持有管理辦法規定,內政部得將警械之許可授權「特定機關」辦理之,下列何者不屬之?(A) 內政部警政署 (B) 直轄市政府 (C) 直轄市政府警察局 (D) 縣政府警察局
- 行政執行分署為拘提、管收之聲請,應向行政執行處所在地之何機關為之?(A) 高等行政法院 (B) 高等行政法院簡易庭 (C) 地方法院 (D) 地方法院行政訴訟庭
- 關於行政執行法「聲明異議」之相關規定及函釋,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 聲明異議,原則上以書面為之(B) 關於人民對臺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之間接強制措施不服所提聲明異議,如該局認無理由,應報由臺中
- 行政執行法規定行為或不行為義務之執行,其中怠金之適用,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有誤?(A) 不適用於能由他人代為履行之行為義務 (B) 得依法連續課處(C) 怠金最高可處新臺幣 30 萬元 (D) 怠
- 關於行為不行為義務執行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間接強制,須經行政處分機關以處分書或另以書面限定相當期間履行,逾期仍不履行者,方能啟動(B) 直接強制,不須經行政處分機關以處分書或另以
- 關於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執行之救濟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義務人得於執行程序終結前,逕向行政執行署聲明異議(B) 行政執行分署對於利害關係人之聲明異議認為有理由者,應即終止執行(C) 義
- 依據行政執行法,下列何者為專屬於直接強制之執行方法?(A) 註銷證照 (B) 扣留 (C) 限制使用財產 (D) 進入住宅
- 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之執行事件,第三人就執行標的物認有足以排除執行之權利時,得於執行程1/4序終結前,依法向管轄法院提起下列何種救濟?(A) 行政訴訟之「債務人異議之訴」 (B) 行政訴訟之「第三
- 關於各種即時強制措施之啟動要件,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 意圖自殺,非管束不能救護其生命者(B) 軍器、凶器及其他危險物,非扣留不能預防危害者(C) 遇有天災、事變,非使用或處置其土地、住宅、建
- 關於公務人員及警察人員權益保障之相關法令規定及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 警察人員權益保障,警察人員人事條例無專屬規定,適用公務人員保障法(B) 依公務人員保障法,警察機關為復審事件文書
內容推薦
- 依據「警械許可定製售賣持有管理辦法」,關於保全公司購置警械之規定,下列何者有誤?(A) 得申請購置之警械種類包括警棍、電氣警棍(棒)(電擊器)、防暴網(B) 購置後不得轉讓或借與他人使用,並由
- 下列何者非警察人員執行職務,依法得使用警棍制止之原因?(A) 依法令執行職務遭受脅迫時 (B) 指揮交通遭受拒絕時(C) 執行拘提須以強制力執行時 (D) 協助偵查犯罪須以強制力執行時
- 警察人員依警械使用條例規定使用警械,因而致第三人受傷,應由各該級政府支付醫療費。下列何者為該「第三人」?(A) 現行共同犯罪者之其中一人 (B) 掩護犯嫌脫逃之屋主(C) 遭歹徒挾持之人 (D
- 依警械使用條例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 使用警械時,須對空鳴槍表明身分(B) 警察協助偵查犯罪,執行扣押措施須以強制力實施時,限用警棍制止(C) 警察人員遇警械使用條例第 4 條第 1
-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及其相關規定,下列何者非得指定身分查證路段的「警察機關主管長官」?(A) 縣警察局副局長 (B) 直轄市警察局督察長(C) 縣警察局婦幼警察隊隊長 (D) 直轄市警察局保安
-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 警察行使職權,不得逾越所欲達成執行目的之必要限度(B) 警察行使職權,應以對人民權益侵害最少之適當方法為之(C) 警察行使職權而不告知其事由者,
- 於公共場所或合法進入之場所之前提下,下列何者(人)尚未構成警察依「警察職權行使法」查證其身分的要件?(A) 有事實足認為防止他人身體之具體危害,有查證其身分之必要者(B) 滯留於應有停留許可之
- 關於「警察職權行使法」所規定之損失補償程序,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 損失補償,以金錢補償為原則,回復原狀為例外(B) 人民有可歸責之事由時,法院得減免其金額(C) 對於警察機關所為損失補償之
-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之規定,下列關於扣留之敘述,何者正確?(A) 扣留期間逾六個月,即應予變賣(B) 保管扣留物所費過鉅時,得予變賣(C) 扣留物有腐壞之虞者,應即銷毀之(D) 因扣留物之所有
-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第 11 條,警察為防止犯罪,認有必要,得經由下列何者之書面同意後,依法進行監視以蒐集治安資料?(A) 警政署長 (B) 警察局長 (C) 警察分局長 (D) 分駐派出所長
-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第 27 條,警察行使職權時,為排除危害,得將妨礙之人、車暫時驅離之措施,其性質屬於下列何者?(A) 間接強制 (B) 直接強制 (C) 行政指導 (D) 即時強制
- 下列何種警察職權之行使,須經警察機關主管長官指定或同意始得為之? (A) 扣留危險物品 (B) 對酒醉者實施管束(C) 對治安顧慮人口定期實施查訪 (D) 遴選第三人秘密蒐集特定人相關資料
- 依據社會秩序維護法第 91 之 1 條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 性交易服務者,應辦理登記及申請證照(B) 性交易服務者,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C) 性交易專區於都市計畫地區,限於工、商業區
- 「18 歲以上人違法從事性交易」,依社維法規定,由何機關裁罰?(A) 警察機關 (B) 地方法院簡易庭 (C) 地方法院普通庭 (D) 地方法院刑事庭
- 「在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意圖媒合性交易而拉客」,依社維法規定,其法定罰為:(A) 處拘留或罰鍰 (B) 專處拘留 (C) 專處罰鍰 (D) 處拘留併處罰鍰
- 依社會秩序維護法關於事務管轄區分之規定,下列何者為簡易庭裁定之案件?(A) 畜養危險動物,影響鄰居安全者(B) 於發生災變之際,停聚圍觀,妨礙救助或處理,不聽禁止者(C) 於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
- 依社會秩序維護法等相關規定,下列何種案件屬地方法院簡易庭專屬管轄之案件?(A) 社會秩序維護法關於拘留執行之案件 (B) 不服簡易庭之裁定提起抗告之案件(C) 核駁被處罰人申請分期繳納罰鍰之案
- 關於第一線執法之警察人員,啟動干預程序所依據之法令規定,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有誤?(A) 依社會秩序維護法,強制現行違序人到場時,在特定條件下,得使用警銬(B) 依警察職權行使法,管束人民時,在特
- 下列何者為現行有效之法規(法律、命令或行政規則)?(A) 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組織條例 (B) 留置室設置管理辦法(C) 警察機關辦理社會秩序維護法案件應注意事項 (D) 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
- 法律對第一線執法者有概括授權之規定者,下列何者不屬之(何者無概括授權之規定)?(A) 警察職權行使法之管束措施啟動要件 (B) 警械使用條例之使用警棍指揮時機(C) 行政執行法之直接強制方法
- 下列何種法律明文授權特定之廣義警察機關得於行使特定職權時,準用警察職權行使法相關規定?(A) 入出國及移民法 (B) 水土保持法 (C) 水利法 (D) 環境影響評估法
- 下列「 」中的字,何者讀音與其他三者不同? (A)嗟!來「食」 (B)以待餓者而「食」之 (C)終不「食」而死 (D)其謝也可「食」。
- 爆竹煙火管理條例第 24 條第 1 項規定:「未經許可擅自製造爆竹煙火,處負責人及實際負責執行業務之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併科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三百萬元以下罰金。」本項規定應歸類為下列何者的範
- 據報載,我國籍某醫師在菲律賓,殺害並肢解分屍其菲籍妻子。問:若其返國,我國法院也得依法追訴處罰其行為,此係因為我國刑法「兼採何種原則」之結果?(A)屬地原則(B)屬人原則(C)保護原則(D)世界原
- 下列何種犯罪是屬於「目的犯」的類型?(A)殺人罪(B)強制性交罪(C)毀損罪(D)竊盜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