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甲】桓公讀書於堂上,輪扁斲輪於堂下,釋椎鑿而上,問桓公曰:「敢問公之所讀者何言也?」公曰:「聖人之言也。」曰:「聖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讀書,輪人安得議乎?有說則可,無說則死。」輪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觀之。斲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於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輪。古之人與其不可傳也,死矣,然則君之所讀者,古人之糟魄已夫。」(莊子〈天道〉)【乙】余友李公擇,少時讀書於廬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擇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為「李氏山房」,藏書凡九千餘卷。公擇既已涉其流,探其源,採剝其華實,而咀嚼其膏味,以為己有,發於文詞,見於行事,以聞名於當世矣。而書固自如也,未嘗少損。將以遺來者,供其無窮之求,而各足其才分之所當得。是以不藏於家,而藏於其故所居之僧舍,此仁者之心也。余既衰且病,無所用於世,惟將數年之間,盡讀其所未見之書,而廬山固所願遊而不得者,蓋將老焉。盡發公擇之藏,拾其餘棄以自補,庶有益乎!而公擇求余文以為記,乃為一言,使來者知昔之君子見書之難,而今之學者有書而不讀,為可惜也。(蘇軾〈李氏山房藏書記〉)人間事理往往因觀點不同而說法不同。上述兩段材料各有不同的讀書觀點,兩段材料都有價值,問題是能否判別情境適時活用。設想如需借用上兩段材料中的一段,分別運用在下列三種情境中:①為鼓勵青少年多閱讀時②與一個食古不化的書呆子談讀書的藝術時③某圖書館想以一則故事為徵募圖書宣傳時各用那一段材料取義闡發較為合適?
(A)①【甲】②【乙】③【甲】
(B)①【甲】②【乙】③【乙】
(C)①【乙】②【甲】③【甲】
(D)①【乙】②【甲】③【乙】
(A)①【甲】②【乙】③【甲】
(B)①【甲】②【乙】③【乙】
(C)①【乙】②【甲】③【甲】
(D)①【乙】②【甲】③【乙】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64649
統計:A(56),B(89),C(64),D(549),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修辭、人名(代稱)、孟子.滕文公下
內容推薦
- 9 對於我來說,父親還有另一個榜樣,就是一份自在真實的謙抑。畢其一生,父親固然絕沒有因家世的寒薄而來的、任何形式的自卑,尤其沒有常見於刻苦自學成材的人難免的驕躁與刻薄。他從未因自己的知識見解比別人深刻
- 有一個黏土製成的圓柱體,其圓形底面的直徑為20公分,圓柱體的高是20公分。將這個圓柱體重新捏成一個三角柱,已知這個三角柱的柱高為10公分,這個三角柱的底面積是多少平方公分(圓周率以14計算)?(A
- 算算看,下圖中的道路面積是多少平方公尺?(A)192平方公尺 (B)208平方公尺 (C)256平方公尺 (D)288平方公尺
- 著有「愛彌兒」一書,認為『一切出於自然創造者都是善,一經人手即變壞』,這一位教育哲學家是:(A)杜威(B)柏拉圖(C)盧梭(D)奧古斯丁。
- 台灣的公路都有編號,例如國道3號或省道8號,由國道和省道的編號是「奇數」或「偶數」可以大致判斷該公路的何種特性?(A)路線方向(B)路面等級(C)主管單位(D)道路寬度
- 8 北齊徐之才後封西陽王,尚書王元景嘗戲之才曰:「人名之才,有何義理?以僕所解,當是乏才。」之才即應聲嘲元景姓曰:「王之為字,有言為,近犬便狂,加頸足而為馬,施角尾而成羊。」元景遂無以對。文中徐之才
- 【乙】余友李公擇,少時讀書於廬山五老峰下白石庵之僧舍。公擇既去,而山中之人思之,指其所居為「李氏山房」,藏書凡九千餘卷。公擇既已涉其流,探其源,採剝其華實,而咀嚼其膏味,以為己有,發於文詞,見於行事,
- 郵件處理規則之法律性質屬於(A)法律(B)職權命令(C)法規命令(D)以上皆非
- 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其中「挈挈」,意謂:(A)提要 (B)急切貌 (C)攜帶行李 (D)乘坐馬車聲。
- 足球賽門票15元一張,降價若干元後觀眾增加了一半,而收入增加了五分之一,則一張門票應降價多少元?(A)1元 (B) 2元 (C) 3元 (D) 4元
內容推薦
- 一九三○年代哈佛大學心理學家史基納創立行為主義學派,他主張藉著正面增強的獎賞和負面增強的懲罰,就可以訓練動物,他宣稱他的訓練方法「可以讓人類像雕塑家捏揉黏土一樣,塑造動物的行為」。心理學家布萊爾幫夏威
- 有關《詩經》,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又稱詩三百,有三百十一篇,其中六篇有目無辭,僅有三百零五篇 (B)是中國現存最早韻文總集,作者非一時一人一地之作 (C)詩之六義指的是風、雅、頌、賦、比、興,前
- .Gordon在教師效能訓練中用以解決教室管理問題的策略,不包括(A)「積極聆聽」來處理學生問題(B)用「焦點團體」確定問題特性(C)「聽我說」策略處理教師問題(D)「雙贏策略」處理師生共同問題。
- 今日農業常見的作物有:(甲)玉米、(乙)可可、(丙)咖啡、(丁)橡膠、(戊)馬鈴薯、(己)小麥等,請問:何者「不是」拉丁美洲的原生作物?(A)甲 (B)乙 (C)丙 (D)丁
- 下列選項對文中提及動物「頓悟」的敘述,何者正確?(A)海豚能因「頓悟」完成表演正印證了史基納的行為主義學派的理論(B)動物不一定需要外在的刺激獎勵才能學習,牠們本身即可學習領悟(C)莫兒害怕被
- 中國的舞蹈形式繁多,以類別的性質歸納為哪三類(A)雅舞、雜舞與戰鬥舞(B)古典舞、民俗舞與武舞 (C)古典舞、民俗舞與創作舞 。
- REI(regular education initiative)的描述何者正確?(A)Will於1986年提出,是針對安置在自足式隔離環境中產生的缺失,所提出的不同看法(B)Bricker於1
- 中國傳統水墨畫中發展最早的是:(A) 山水畫 (B)人物畫(C)花鳥畫 (D)蟲魚走獸。
- 甲、作文部分:(60 分)桃應問孟子:「舜為天子,皋陶為士,舜的父親瞽叟殺人,皋陶應該怎麼辦?」孟子回答:「把瞽叟抓起來治罪就是了。」桃應又問:「難道舜不會阻止嗎?」孟子說:「舜怎能阻止皋陶?皋陶在執
- 下列關於行政處分與行政契約關係之敘述,何者錯誤?(A)行政處分為單方公權力行為,行政契約為雙方行為(B)行政機關選擇行政契約與人民形成法律關係後,除非法有明文,否則不得再以行政處分方式要求人民履約(C
- 我國學校教育中的體操課程引自哪一個國家?(A)日本(B)美國(C)韓國(D)自創。
- 依據「國民教育法」之規定,校長遴選委員會應有家長會代表參與,其比例不得少於多少?(A)五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 (D)二分之一
- 古文閱讀測驗齊田氏祖於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獻魚鴈者。田氏視之,乃歎曰:「天之於民厚矣,殖五穀,生魚鳥,以為之用。」眾客和之如響。鮑氏之子,年十二,預於次,進曰:「不如君言,天地萬物與我並生,類也
- 以下哪一組啦啦隊舞伴特技,結束動作通常是以搖籃下進行?(A)L形立姿(B)上走式立肩(C)電梯延伸(D)雙底層肩分腿
- 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吾居鄉,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句中「長人者」是指:(A)身材高大的人(B)眼光長遠的人(C)治理人民的官吏(D)比別人年長的人
- 財政部所發布之「稅務違章案件裁罰金額或倍數參考表」之法律性質為何?(A)法規命令(B)行政規則(C)對人的一般處分(D)對物的一般處分
- 下列有關行政罰法裁罰規定之敘述,何者正確?(A)一行為同時觸犯刑事法律及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者,依刑事法律處罰之。但其行為應處以罰鍰者,亦得裁處之(B)一行為違反數個行政法上義務規定而應處罰鍰者,分別
- 運動力學的運用在球類運動中下列何者非為麥格那斯效應的運用(A)足球發角球(B)桌球的抽球(C)棒球的投球(D)籃球的投籃。
- 《詩經‧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所運用的寫作技巧是什麼?(A)直敘法(B)聯想法(C)譬喻法(D)對比法。
- 鄭和、哥倫布、庫克(JamesCook)三位航海家,從事探險事業年代的先後順序是:(A)鄭和、哥倫布、庫克(B)鄭和、庫克、哥倫布(C)哥倫布、庫克、鄭和(D)哥倫布、鄭和、庫克
- 以下各項國際運動賽會,何者不是四年舉辦一次?(A)世界大學運動會(B)世界運動會(C)亞洲運動會(D)東亞運動會。
- 對於唐氏症(Down's syndrome)的描述下列何者錯誤?(A)出現率女多於男(B)平均壽命較一般人短(C)通常四肢短小、皮膚鬆弛(D)除了鑲嵌型染色體的唐氏症患者外,一般的男性
- 這是一個線對稱圖形,虛線是它的對稱軸,圖形的周長是64公分,已知邊ㄅㄆ是8公分,那麼邊ㄅㄊ是多少公分?(A)8公分 (B)10公分(C)16公分 (D)32公分
- 下列何種行政行為為行政處分?(A)土地現值公告(B)地方行政機關對公有停車場利用人所為之停車費繳納催繳通知(C)都市計畫因定期通盤檢討所為之變更(D)行政機關答覆人民法令疑義申請之解釋(E)以上皆非
- 下列何者屬發生法律效果之行為?(A)香菸盒上之警語(B)全民健保之宣導(C)集會遊行下令解散(D)氣象報告之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