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以下是兩則與原住民有關的地名資料: (一)資料一:「鄒族人在過去稱「阿里山」為「剝松皮之地」。因為很早以前,阿里山是黑松巨木遍布的地方,而鄒族人外出打獵時往往深夜返回,就會在此剝松皮採集松油來點燃火把作為照明用。」 (二)資料二:「高雄的那瑪夏區曾被稱為三民鄉,名稱源自於當地被改名的三個村落:民族、民權、民生;而後原住民自我意識抬頭後,改回那瑪夏,那瑪夏是一位少年的名稱,他為了拯救全族的,因而不幸犧牲,也是族人一直以來對當地楠梓仙溪的稱呼。」上述兩段資料,共同呈現出何種意義?
(A)原住民地名的命名,與其生活方式的改變有關
(B)原住民土地的命名,隱含著與漢人的衝突與合作
(C)原住民對土地命名的意涵與其生活故事有關
(D)兩則文獻都可看出統治者對原住民的同化主義。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