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運用「借代」的解釋說明,何者錯誤?
(A)持干戈以衛社稷──拿起武器保衛國家
(B)巾幗不讓鬚眉──年輕人的表現不輸給年長的前輩
(C)朱門恩怨──富貴人家之間的愛恨情仇
(A)持干戈以衛社稷──拿起武器保衛國家
(B)巾幗不讓鬚眉──年輕人的表現不輸給年長的前輩
(C)朱門恩怨──富貴人家之間的愛恨情仇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1喜上眉「梢」
- 一個黑人學生在入學申請書的自傳上寫著:「童年記憶中最清楚的,是我第一次去找白人孩子玩耍;我站在他們中間,對著他們笑,他們卻好像沒看到似的,從我身邊跑開。我受委屈地哭了,別的黑人小孩,非但不安慰,反而過
- 【題組】3作者藉「春風不度玉門關」透露什麼訊息?(A)把握春光,及時行樂(B)戍守將士心中悲涼之情(C)誓死破敵的決心
- 9關於楓橋夜泊的說明,何者正確?(A)是一首押平聲韻的七言絕句(B)描寫的時間是隆冬的夜晚(C)表達的是作者旅遊他鄉悠閒的心境
- 1夏夜詩中用「歌唱的小河」、「旅行的風」、「提燈的螢火蟲」來表現夏夜的(A)富麗和歡樂(B)寧靜與生機(C)燠熱與煩悶
- 下列何者有錯字: (A)工作熱忱(B)美輪美奐(C)投桃抱李
- 【題組】11這段話的重點在說明(A)指責別人前,應先反省自己(B)別人有難時,貴在能伸出援手(C)凡事應未雨綢繆,及早準備
- 涼州詞(出塞) 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題組】2「羌笛何須怨楊柳」表達了(A)思鄉之情(B)朋友之義(C)愛國之心
- 下列詩句,何者兼具「視覺」和「聽覺」的描寫?(A)白日依山盡(B)唯見長江天際流(C)月落烏啼霜滿天
- 下列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人心巨測(B)一見鍾情(C)一葉之秋(D)一傅眾休
內容推薦
- 【題組】13本文主旨可用哪兩個字來概括? (A)和平(B)自由(C)平等。
- 2「撒」手人寰
- 2夏夜運用「輕輕」「彎彎」等疊字修辭以及「來了」「睡了」等重覆句式,在誦讀時產生什麼效果?(A)輕快有節奏(B)強調夏夜漫長(C)展現生機動態
- 下列何者表達的道理與雅量的主旨最接近?(A)如人飲水,冷暖自知(B)塞翁失馬,焉知非福(C)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 你想長高嗎?我們的身高是由「腦垂腺」控制的,分泌愈多,長得愈高。但是,一過了青春黃金時期,人體各內分泌腺即開始老化,此時,腦垂腺也會停止分泌,因而固定了身高。一般而言,女性大約國中結束,男性大約在高中
- 一個貧困的男孩為了籌學費,挨家挨戶的推銷商品。到了傍晚,他感到非常疲憊和飢餓。這時,他敲開一扇門,希望主人能給他一杯水。開門的年輕女子卻給了他一杯又濃又香的熱牛奶,令男孩感激萬分。多年後,男孩成了一位
- 3「比」鄰而居
- 3「火紅的太陽」的「火」字,原本是名詞,在此句中做副詞。下列哪個「水」字也是這種情形?(A)請擦去瓶子上的小「水」滴(B)這把「水」藍色的雨傘真好看(C)給我一杯忘情「水」吧
- 二、題組題 (30小題 每小題5分 共75分) 如圖為一變壓器的簡圖,回答下列問題:【題組】(1)輸出的電壓為 (A)(B)(C)(D)伏特。
- 假期即將結束,望著桌上堆積如山、尚未完成的作業,我的心在瞬間彷彿變成鉛塊。當下只有悔恨,悔恨自己貪玩,浪費了許多時間。【題組】6句中「鉛塊」比喻了作者的哪種心情?(A)麻木(B)堅定(C)沉重人生,如
- 【題組】15這個故事總共提到幾個人?(A)兩人(B)三人(C)四人
- 4不「羈」之才
- 下列有關「絕句」的說明,何者正確?(A)每首五句或七句(B)偶數句一定要押韻(C)詩中一定要有對仗
- 下列有關雅量寫作方式的說明,何者正確?(A)用抒情的筆調勸說(B)用夾敘夾議的方式論說(C)用歷史故事做為例證
- 【題組】7上文□□中應填入(A)饗宴(B)廚師(C)電影
- 16詼「ㄒㄧㄝˊ」有趣 (A)階(B)偕(C)諧
- 5剛「愎」自用
- 5關於登鸛雀樓的說明,何者正確?(A)是一首描寫邊塞風光的詩(B)韻腳是「流」、「樓」二字(C)表現登高望遠,想念故人的情懷
- 13「如果他能從這扇門望見日出的美景,你又何必要求他走向那扇窗去聆聽鳥鳴 呢?」這句話表達的意思是(A)人各有所好,應彼此尊重(B)自然美景俯拾即是,不須強求(C)平日要善用視覺和聽覺,好好生活。
- 我要翻身看看一直躲在我背後輕唱的溪水是否消瘦【題組】8這首小詩中的「我」應該是(A)天鵝(B)吊橋(C)捷運
- 17 四肢痙「ㄌㄨㄢˊ」(A)孿(B)攣(C)孌
- 6一見「傾」心
- 14做自己的貴人一文中服務生喬治對投宿的夫婦說:「可是我無法想像你們要再一次的置身於風雨中。」這句話表現了怎樣的態度?(A)設身處地的同理心(B)處變不驚的鎮定(C)有事一肩扛的勇氣
- 淮陰侯韓信者,淮陰人也。信釣於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飢,飯信。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 (注解:漂/洗衣。 王孫/公子;對男人的尊
- 18 選出注音正確者:(A)刀「俎」魚肉-ㄗㄨˇ(B)「僧」多粥少-ㄗㄥ(C)「錙」銖必較-ㄗ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