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 甲以自己所擁有價值 2,000 萬元之 A 屋,向乙保險公司投保火災保險而未約定 A 屋價值,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若甲向乙保險公司投保火災保險之保險金額為 2,000 萬元,屬定值足額保險
(B)若甲向乙保險公司投保火災保險之保險金額為 2,000 萬元,A 屋其後失火全部焚燬,雖 A屋失火時市價貶值至 1, 800 萬元,甲得向乙保險公司請求給付之保險金額為 2,000 萬元
(C)若甲向乙保險公司投保火災保險之保險金額為 1,000 萬元,A 屋其後發生火災所生損失金額為 1,500 萬元,甲得向乙保險公司請求給付之保險金額為 1,000 萬元
(D)若甲向乙保險公司投保火災保險之保險金額為 1,000 萬元,A 屋其後發生火災所生損失金額為 1,500 萬元,甲得向乙保險公司請求給付之保險金額為 750 萬元
(A)若甲向乙保險公司投保火災保險之保險金額為 2,000 萬元,屬定值足額保險
(B)若甲向乙保險公司投保火災保險之保險金額為 2,000 萬元,A 屋其後失火全部焚燬,雖 A屋失火時市價貶值至 1, 800 萬元,甲得向乙保險公司請求給付之保險金額為 2,000 萬元
(C)若甲向乙保險公司投保火災保險之保險金額為 1,000 萬元,A 屋其後發生火災所生損失金額為 1,500 萬元,甲得向乙保險公司請求給付之保險金額為 1,000 萬元
(D)若甲向乙保險公司投保火災保險之保險金額為 1,000 萬元,A 屋其後發生火災所生損失金額為 1,500 萬元,甲得向乙保險公司請求給付之保險金額為 750 萬元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14 下列對於人壽保險的敘述何者錯誤?(A)利害關係人,均得代要保人交付保險費(B)由第三人訂立之死亡保險契約,未經被保險人書面同意,並約定保險金額,其契約無效(C)受益人非經保險人之同意,或保險契約
- 信義高中在發展學校本位課程時,歷史科教師邀請地區耆老提供昔時聚落與街道影像資料及人物故事給學生進行探究;地理與商科老師則請學生透過該聚落與街道影像資料來分析當時的聚落型態,並訪問當地文史團體有關
- 小美能夠運用各式的工具,做出精細的手工藝品,然而,在國、英、數這幾科的學習表現,卻讓老師大為搖頭。小美說:「上課時雖然老師講解得很清楚,我卻無法完全瞭解老師的說明,但是只要老師有提供教具讓我們操作
- 12 有關住宅火災保險承保因竊盜所致損失之理賠,下列敘述何者正確?①直接或間接因竊盜所致建築物或置於其內之動產損失 ②每一事故賠償金額以新臺幣 15 萬元為限 ③每一事故自負額新臺幣 1 萬元 ④保險
- 13 被保險人因犯罪處死,若保險費已付足 2 年以上者,保險人應如何處置?(A)解除契約 (B)不負給付保險金額之責任(C)返還保單價值準備金 (D)加計利息退還所繳保險費
- 下列關於保險人主張的敘述,何者正確?(A)保險契約訂立時,僅要保人知保險標的之危險已發生或已消滅,保險人得主張不受契約約束。其已收受之保險費,無須返還(B)要保人或被保險人,對於保險標的物無保險
- 教師社群在設計課程時,李老師認為學生會因學習經驗及其與情境的互動,而有各自適合的學習途徑,因此課程應該保留一些彈性與修改的可能性;吳老師認為課程設計時應該考量每個學生最後都應學會的知能,因此應該
- 小穎在放假期間做了一些事,下列哪項行為是受到內在動機的驅使?(A)填寫網路問卷,希望可以參加新款手機的抽獎(B)認真複習學校功課,希望升學考試可以得到好成績(C)和好朋友玩電腦遊戲,因為和他們在一
- 李宗盛〈新寫的舊歌〉:「兩個男人,極有可能終其一生只是長得像而已。有幸運的,成為知己;有不幸的,只能是甲乙。」下列最符合歌詞中「有不幸的,只能是甲乙」所呈現的親子關係是哪一選項?(A)父親漸漸不
- 11 關於「監理沙盒(Regulatory Sandbox)」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我國最早在 2015 年立法(B)適用對象不限於保險業(C)該實驗性場域內得暫時不受一般保險業監理法規之限制(
內容推薦
- 上理化課時,王老師在解說「浮力」概念之後,會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語解釋「浮力」的概念並舉例說明。王老師希望學生使用下列何種策略幫助學習?(A)複誦(rehearsal) (B)序列化(seriati
- 黃老師想落實學生兼具知識、技能及情意等三面向的學習,他規劃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認識海洋的塑膠汙染源,並透過影片讓學生感受塑膠危害的嚴重性。黃老師可以再增加下列何種學習活動?(A)請學生舉例說明政府推
- 23 下列關於超額保險之敘述,何者錯誤?(A)保險人應於承保前,查明保險標的物之市價,不得超額承保(B)無詐欺情事之超額保險,當事人一方將超過價值之事實通知他方後,保險金額及保險費,均應按照保險標的之
- 14 下列那些基本事項包含在保險契約的基本條款?①保險金額 ②保險標的之價額 ③保險費④保險責任開始的日時及保險期間(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陳老師認為要讓學生自主且持續的投入學習,關鍵在於引發學生的內在動機而非外在動機。若想要引發學生內在動機,下列作法何者不適切?(A)透過科學影片的製作,讓學生對科學相關知識更加關注(B)關注學生的
- 16 要保人終止保險契約,而保險費已付足 1 年以上者,保險人應於接到通知後多久償付解約金?(A) 10 天內 (B) 1 個月內 (C) 2 個月內 (D) 3 個月內
- 健康國中的社會領域評量,趙老師對七年一班採用選擇題的紙筆測驗,唐老師則對七年四班採用專題報告評量。下列對於兩位老師評量方式的描述,何者較為適切?(A)趙老師的評量方式較適合程度高的同學(B)唐老
- 24 於責任保險契約中若約定被保險人對第三人就其責任所為之承認、和解或賠償,應經保險人參與,未經保險人參與者,保險人不受拘束,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被保險人未經保險人參與即賠償第三人,保險人可免除
- 趙老師偏好認知學習理論,在學生學習上,下列何者是他最可能傳遞給家長的教育信念?(A)讓孩子主動學習才能真正學會知識(B)大人以身作則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榜樣(C)賞罰分明對孩子的學習行為是重要的(D)
- 25 關於責任保險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被保險人因受第三人之請求而為抗辯,所支出之訴訟上或訴訟外之必要費用,除契約另有訂定外,由保險人負擔之,被保險人並得請求保險人墊給前項費用(B)第三人依法得
- 15 有關汽車第三人責任保險的「第三人」,不包含下列那一種人?①附加被保險人 ②上下被保險汽車之人 ③列名被保險人之家屬 ④行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7 保險費之釐訂應遵守下列那些原則?①充分性原則 ②合理性原則 ③保證性原則 ④公平性原則?(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下列哪一個例子最能闡述刻板印象威脅(stereotype threat)?(A)大多數的人都相信男性語文能力較女性差(B)數學考試時女性因性別偏見而引發焦慮與低表現(C)在美國亞裔學生的好成績是因
- 張老師在批閱申論題試卷時,連續批改幾份回答不佳或答非所問的試卷後,接著對下一份回答稍佳的試卷給予很高的分數。下列何者最適合解釋這種現象?(A)遺留效應 (B)月暈效應(C)溜滑梯效應 (D)文字
- 26 若要保人以自己所有之房屋向保險公司投保不足額火災保險,雙方並特約約定要保人應自行負擔該房屋火災所生之損失 200 萬元,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要保人得向他保險公司另行投保火災保險 200 萬
- 李老師要小文專心寫數學題目,小文說:「我不會做!」。李老師鼓勵他說:「你試看看。」結果寫出來的數學式子果然是錯的。小文對著李老師說:「我就是笨嘛!數學怎麼學都不會。」從溫納(B.Weiner)的歸
- 16 108 年臺灣汽車數量為 8,118,885 輛,當年度汽車肇事件數為 322,374 件,死亡人數為 1,849 人,受傷人數為 428,753 人。依此,其平均每輛車發生肇事頻率為:(A)0
- 18 下列有關保險業申請設立許可之敘述,何者錯誤?(A)申請設立保險公司,其最低實收資本額為新臺幣 20 億元(B)保險公司之設立,應委託金融機構代收股款,並以籌備處名義開立專戶存儲(C)保險公司之設
- 評分規準(rubrics)是許多教師用來評量學生實作表現的工具。建立評分規準的步驟,下列何種順序較為適切? 甲、收集多樣的學生表現或作品樣本 乙、針對各個表現面向,找出對應分數的表現或作品樣本,
- 以下為某文教基金會市民學院成人教育課程訊息,《 》中所指的書是下列哪一選項? (A)四書 (B)史記 (C)三國志 (D)資治通鑑
- 臺南市的王老師自創「王氏遊戲教學法」,一堂五年級數學的統計圖表課,他用古蹟探查的方式進行。王老師先讓學生分組規劃古蹟探查路線,學生就交通工具、費用等議題討論後上臺發表,再表決選出最佳路線。接著王老
- 27 以未滿 15 歲之未成年人為被保險人訂立人壽保險契約之效力,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除喪葬費用之給付外,其餘死亡給付部分無效(B)其死亡給付於被保險人滿 15 歲之日起發生效力(C)被保險人滿
- 17 我國傷害保險的失能程度與保險金給付表中,將失能分為多少等級與項次?(A) 11 等級 79 項 (B) 11 等級 80 項 (C) 15 等級 79 項 (D) 15 等級 80 項
- 19 保險業之所在地有變更時,應於變更後多少日內向主管機關申請變更營業登記?(A) 5 日 (B) 10 日 (C) 15 日 (D) 20 日
- 依照蓋聶(R. Gagné)的學習條件論,下列有關內在學習歷程的敘述,何者正確?(A)教師提醒學生注意本課各種修辭法及其差異,此為「期望」(B)教師請學生回想過去所學的各種修辭法並加以比較,此為